cover
avatar
黃豪平 | 脫口秀主持人教你:從簡報到演說都適用的全方位表達力
聲音課程 2小時19分39秒 商業職場 19集

你好,我是黃豪平。 

第二堂課,我想跟你聊一聊,如何從結尾開始思考你的演講或簡報。 

講到結尾,你記得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那部轟動全世界的電影《全面啟動 Inception》嗎?當你看完整部電影、走出電影院的時候,你跟朋友有沒有為了「最後一幕那個陀螺到底有沒有倒下來」而激動地爭論了一番呢?這可以說是史上最讓人恨得牙癢癢的電影結局,但我今天不是要來跟你討論電影劇情的,我想告訴你,有時候結局給你的震撼,決定了整場「秀」在台下聽眾心中的最終評價,而這點,也可以運用在簡報當中——舉例來說,每一次我在設計自己新的脫口秀段子時,都會思考「我要怎麼樣,才能讓聽眾對這場秀的印象是充滿了掌聲和笑聲呢?」很簡單,我只要給大家一個充滿掌聲跟笑聲的「結尾」就好了,因為結尾是聽眾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再精彩的內容,如果結尾空虛,就會陷入「虎頭蛇尾」的窘境,聽眾不會記得前面的精彩,只會帶著結尾的強烈空虛感離開,對你的印象也就只有空虛而已了。 

所以,無論你要演講或是簡報,請一定要記得:報告內容的每一步,就算是開場,都應該以結尾開始往回思考。 

你可能會問,這要怎麼做呢?寫作文不都是從第一個字開始寫的嗎?從結尾開始想會不會很難啊?其實很簡單,上一堂課我們提到了架構表達內容的2個W和1個N,還記得嗎?也就是Want、Why 和 Need,而聽眾所需要了解的「Need」就是你希望他們最後帶走的那個目標。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你的整個簡報內容,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沙漏,當代表資訊的沙不斷從上半部流到下半部,也就代表聽眾在你報告中的思考進行方式:開場勾起的注意力,中間的轉折,到結尾的震撼——你希望聽眾帶走的印象,就是這個沙漏的底,是你細細鋪陳後扎實的「結論」。 

我以前寫過一個笑話,是這樣說的:「我有一個剛考上駕照的基督教朋友,他考上駕照的第一個週末,就問我要不要搭他的車去教會參加週末的活動。此時我一臉很不信任地跟他說——你確定嗎?你是新手、剛考上駕照都還沒有經驗,確定要載我嗎?我朋友自信滿滿地對我說:放心啦,我是新手,我有新手運啊!我心想,你有新手運,我沒有啊!而且新手運通常指的是,當車禍發生的時候,你會是活下來的那一個!但拗不過他,那天我還是上了他的車,果然,他技術差、又不熟路況,活動都開始了,我們離教會還有半個小時車程,他一緊張就越開越快,我說你開慢一點,他回我:不行啦,我們已經遲到了!我說沒關係,今天就算不去教會也沒事的,結果他非常堅定地說:『不行,我今天一定要讓你見上帝!』」 

通常只要鋪陳得好,最後那句「我一定要讓你見上帝」出來的時候,全場就會爆出笑聲,而這句「基督徒在情急之中說出的話」也成了絕大多數的人對於這場表演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但為什麼這句話的效果會如此強烈呢?因為我在這個最終爆點之前的每一句話,都是專門為了強化爆點效果而鋪陳的——首先,為了讓「見上帝」這句有雙關的話會被某個人說出來,我要先設定這個人是基督徒的背景;再來,我要創造一個能合理產生危機感的環境,所以我讓這位基督徒加上「剛考上駕照,又想載朋友」的新手駕駛身份;最後,我讓自己出現在他的故事中,讓「我」這個角色代表聽眾進入那個緊張感節節升高的情境,當聽眾都能透過你的鋪陳感受到那個危機,最後一句「讓你見上帝」的力道就會用力地烙印在聽眾的心中。 

撰寫這個笑話時,我便是先從結尾想回來,我先想好要有這個能讓觀眾拍手大笑的結尾,然後在前面填入能讓結局合理發生的各種元素——簡報內容也是一樣,有了結論之後,你就可以開始思考,要怎麼樣導向這個結論?我們來練習一下吧,假如你正在對潛在客戶做簡報,你想要讓他們知道的結論是「貴公司應該採購我們的產品」,那麼往回鋪陳,我們要如何讓客戶接受這個結論、甚至覺得是自己做出了這個結論呢?我們可以先列出自家產品跟其他家廠商的比較、客戶為何目前比較適合與自己的公司合作,以及自家的產品能帶給客戶的未來優勢是什麼.....?當結論底定,你的簡報製作方向,也就呼之欲出了。 

當我們把簡報製作方向設定完成,接下來,就是在骨架之間填滿肉的時候了,下一堂課讓我們來研究如何用「三層式遞進法」,一步一步整理你的思緒,進而填滿你的簡報內容。 

我是黃豪平,希望這一堂課對你構想簡報的方向有所幫助,我們下一堂課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