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 (30min)
主題:學一件事:學如何拒絕別人?
開場:
活到老學到老,生活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挑戰要學習。
我們用心理學和管理學幫你解決生活大小事。
我是執行長劉宥彤、我是諮商心理師許皓宜。
歡迎收聽學一件事
不能拒絕的五大原因是什麼?
怕被人家討厭 (同儕壓力)
無意識地取悅別人 (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面)
怕面對別人對你的失望(責任感作祟)
虧欠感作祟 (付出是美德/吃虧是佔便宜)
真心話說不出口 (社會制約/權威/長輩...)
不能拒絕他人最扯的案例:
例:上班族小美新購入了一台麵包機,前一天為自己製作了一條吐司,並將剩下的一塊分給了隔壁同事小明,小明一吃成主顧,並分享了一小口給對面的小華,小華讚不絕口,並覺得吃得不夠,並跟小美說希望明天可以吃到一塊,就這樣小美今天晚上需要製作兩條麵包(不包含自己的),到了隔天,整個部門都知道小美有一台麵包機,而且製作出來的麵包超級好吃,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供不應求的麵包,小美因為擔心別人對她的失望,所以不敢/不願拒絕。
例:不能拒絕幫別人選總統 (怕面對別人對你的失望/責任感作祟)
其實在職場上更重要:
判斷力: 先判斷應不應該做 (團隊的目標和責任)
不想做應該做:例:公司在改組,所以你就要符應公司的要求,跟著一起調整。
不想做也不應該做:例:花了時間去完成他人的事情,會損害公司的利益,且工作時間是會被排擠的,所以應該要拒絕。
可做可不做:例:幫大家訂東西、團購
個人的意願
若真的選擇去做了,可以舒緩的建議方式
可以適度地忍耐
當成自我成長的機會
不能拒絕的心理盲點:背後的心態是什麼?
取悅三角形
討好別人
刷存在感
非我莫屬 / 沒有我不可以的角色 (ex. 每次爸媽吵架, 希望小孩擔任平撫者, 因此錯過班車) 不能拒絕的心理盲點:背後的心態是什麼?
總結: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拒絕是可以有比例來判斷,前提是如果你想跟這個人維持良好的關係:黃金比例: 接受60% vs 拒絕40%。
不論是從管理學還是心理學,從你生活中的一個小事來學習拒絕,學習說不。
大到選總統,小到訂便當,都要學會如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