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彼得.杜拉克 | 自我管理六堂課
聲音課程 56分31秒 商業職場 6集

身為知識工作者,必須當自己的老闆。你必須自行決定要在何處安身立命,知道何時該換跑道,讓自己在可能長達五十年的職場生涯中,都努力投入工作,保持生產力。要做好這些事情,已故的管理大師杜拉克認為,你必須深刻了解自己。而要了解自己,你必須先問自己以下的五個問題。

 

第1問:我的長處是什麼?


大多數人都自認了解自己的長處,結果往往是誤解。唯有發揮長處,才會有優秀的表現,靠短處不可能展現績效,若是靠自己一竅不通的項目,更不可能成功。


發現自己長處的唯一方法,就是進行回饋分析。每當你作了重大決策或行動,記下預期會發生的情況,等9到12個月後,再把實際的結果,與原先的預測相比對。


只要持之以恆,你可以藉由這個簡單的方法,在短短兩、三年內,就了解自己的長處是什麼。

 

第2問:怎麼把事情做好?


把事情做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而這與你的人格特質有關。畢竟,唯有以自己最能發揮的方式做事,才會成功。

下列幾項人格特質,往往就能決定一個人怎麼把事情做好。


人格特質1 我是閱讀者或聆聽者?


首先,要分辨自己是閱讀者或聆聽者。杜拉克說,閱讀者就是發表者,極少人知道有這種區別,也少有人能兼具兩者,而了解自己屬於哪一類人的,就更少了。不過,從以下的例子可以看出,要是缺乏這方面的認識,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二次大戰時,歐洲戰場聯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將軍(Dwight David Eisenhower)堪稱媒體寵兒,他的記者會以風格獨具著稱:不論記者提出什麼問題,艾森豪將軍都能全盤掌控,以優雅圓融的措詞,用兩、三句話就清楚描述某種狀況或解釋某項政策。

十年後,他擔任美國總統時,當年對他仰慕有加的同一批記者,卻公開對他表示不屑。他們抱怨,艾森豪總是不正面回答問題,反而沒完沒了地談些不相干的話題。


艾森豪顯然不知道自己是閱讀者,而不是聆聽者。他擔任聯軍最高統帥時,幕僚要求記者,必須在每次記者會召開前至少半小時,先以書面提交問題;更何況,他那時掌控全局。他擔任總統之後的情況不同,他之前的兩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哈利.杜魯門都是聆聽者,而且,他們也很清楚自己是聆聽者,面對自由發問的記者會游刃有餘。艾森豪或許認為自己應承襲前兩任總統的作風,結果卻連記者提的問題也沒聽進去。


很少有聆聽者能變成好的閱讀者,反之亦然。因此,大家要了解自己是哪一種。


人格特質2 我是怎麼學習的?


第二件事,就是必須了解自己如何學習。


許多一流的作家,例如溫斯頓.邱吉爾,在學校的表現都很差,他們記憶中的學校生活,完全只有折磨。原因就出在作家的學習,通常不是經由聽與讀,而是透過書寫。但學校不容許他們用這種方式學習,所以他們的成績很差。


其實,學習方式可能有六種之多:有些人透過書寫來學習,如邱吉爾。有些人是靠寫下大量筆記來學習,像貝多芬留下許多筆記本,卻表示自己作曲時從未翻閱這些資料。據說有人問他,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記下那些東西?他的回答是:「如果不立刻寫下來,我很快就會忘記;但寫到筆記本上,我就永遠不會忘記,而且事後也不需要再查看。」另外,有些人由做中學,有些人則靠著聆聽自己談話來學習。


人格特質3 我善於合作或單打獨鬥?


為了有效地自我管理,你還必須問:我善於和別人合作,還是適合單打獨鬥?如果確認自己善於和別人合作,還必須再問:我以什麼關係和別人合作?


有些人在團隊內表現最好,有些人在獨立作業時最有成效。有些人特別擅長擔任教練與指導者,有些人就是無法勝任指導者的工作。


人格特質4 我適合作決策或當顧問?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我適合當決策者還是顧問?很多人擔任顧問時表現傑出,卻無法承受作決策的負擔與壓力。還有很多人需要顧問來強迫自己思考,之後他們就能根據這些思考來制定決策,並且能充滿自信、迅速勇敢地執行。

 

第3問: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為了管理自我,你最後還得問: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舉例來說,藥廠為求績效,應持續進行小幅度改良,或是砸重金尋求高風險、但不常發現的「突破」?如何抉擇,基本上並不是經濟問題,而且往往是兩種價值體系的衝突,也就是說,藥廠究竟認為應該致力協助醫師改良既有做法,或是要追求科學上的新發現。


又如,企業應該追求短期成果,或是著重長期發展,也同樣是價值觀的問題。基本上,這並不是經濟面的分歧,而是價值觀的衝突,各企業對於企業功能與管理職責,也各有不同看法。


如果組織的價值系統讓你無法接受,或是不符合你個人的價值觀,在那裡工作,勢必會讓你感到挫折而難有表現。

 

第4問:我的歸屬在哪個領域?


只有少數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歸屬在哪裡。例如,數學家、音樂家和廚師,通常四、五歲時,就已經嶄露天分。物理學家通常在十幾歲、或是更小的時候,就決定一生的方向。可是大多數人,尤其是天賦高的人,往往過了二十好幾才真正了解自己該走的路。


或者說,他們應該能決定自己不屬於哪裡。如果體認自己在大型組織中不會有什麼表現,就必須學會拒絕到大型組織工作;如果知道自己不是決策者的料,就必須學會拒絕擔任決策的工作。


如果了解自己的長處、做事的方法、價值觀,自然能把握機會,發展出自己的事業。平凡的人如果知道自己的歸屬在哪裡,可以靠著努力而勝任工作,變成績效不凡的傑出人物。否則要是放在其他地方,就會只是個平庸的角色而已。

 

第5問:應該貢獻什麼?


知識工作者尤其該學會問一個問題:我應該有什麼貢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釐清下列三項重點:這需要什麼條件配合?如果考量我的長處、行事方式與價值觀,我要如何才能對該做的事做出最大貢獻?應該要達到什麼樣的成果,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力?


獲致成果的祕訣,就是要了解與你共事,或是你仰仗的人,才能運用他們的長處、工作方式與價值觀。


我們幾乎不可能預測太久以後的事,通常,把期限訂在18個月內,計畫仍能維持清晰明確。因此,通常應該要問的是:從今天起,一年半的時間內,我該在哪些領域,以及該怎麼做,就能達到改變現狀的成果?答案必須綜合考量幾個因素:首先,成果必須有一點難度,但又不能遙不可及。其次,成果必須有意義,要能發揮影響力。最後,成果必須明顯可見,最好還能夠衡量評估。

 

結語


以上第一堂課「從了解自己開始」,摘自哈佛商業評論的《杜拉克教你自我管理》這篇文章。杜拉克提醒大家從思考五個問題,來了解自己。這五個問題:第1問:我的長處是什麼?第2問:怎麼把事情做好?第3問:我的價值觀是什麼?第4問:我的歸屬在哪個領域?第5問:應該貢獻什麼?希望這五個問題有助於大家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