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傅佩榮 | 《論語》300講
聲音課程 45小時14分42秒 藝術人文 300集

《論語》總共分為二十篇,它是以每一篇第一章裡面提到的特殊的字,或前面兩個字來作為篇名。每一篇有若干章,這二十篇,總共加起來有五百多章。我們特別從裡面選擇三百多章來學習,第一篇就是《學而第一》,它的內容我們都很熟悉。我在介紹前會先把每一章的內容梳理一遍,再解釋其中的重點,看它與我們人生的關係,能給我們何種啟發。

 

《論語·學而第一》第一章,原文是: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你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在適當的時機去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覺得快樂嗎?別人不瞭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

     

以上翻譯,很多人都會發現,為什麼「學而時習之」的「時」沒有翻譯成「時常」呢?古時候,「時」字通常不做「時常」講,多做「適當的時候」解。如果孔子說學了以後要時常複習,因為要考試,很少人會快樂的,孔子教學時也沒有考試。所以我們將這話理解為: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要在適當的時機印證練習。


譬如,今天孔子教我們要孝順父母,當然要在與父母相處時練習,不可能滿街練習,這樣別人也會覺得莫名其妙。所以學任何東西都要把握時機,在適當的時候去實踐,就會增強自己的能力,這時候的喜悅必是由內而發的,關於溫習而得的愉快,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們可以和別人分享學習心得,尤其是朋友從遠方來時,會讓我們覺得特別開心,因為大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再則,如果我們已經有點成就了,但是有別人可能不瞭解我們,古代媒體也不夠發達,所以需要靠親身的接觸或者別人的介紹。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怎麼辦呢?君子風度,就表現在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不著急。


這一章的重點是「學」。第一,到底「學」什麼?答案是「五經」與「六藝」。「五經」代表古人的知識,「六藝」代表古人的技能。學習一定要有材料,五經就是《詩》、《書》、《禮》、《樂》和《易》這五本經典,裡面包括文學、歷史、生活禮儀、音樂、藝術以及哲學。六藝是六種生活技能,也包括禮樂,因為禮樂既有理論的部分,也有操作的部分,禮節的道理講得再精湛,要自己能夠實現在做人處世中才有意義。再加上射箭、駕馬車、書寫和計算,稱做六種技能。把這些學會了才能立身處世。

 

第二,學習的方法是學與思並用,將來會讀到「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只學習不去思考,毫無效果,考完試就忘了,很難有特別的心得。只思考而不學習,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經驗的範圍,沒有系統的知識,也沒什麼用,只會陷於迷惑。所以學思要並重,書本是人人可念,但是每一個人念完都有不同的心得,然後才能用在生活上。


第三,學習的目的何在?學習的目的對孔子來說就是培養德行。有個學生叫做顏回,也就是顏淵,非常好學。孔子特別強調只有他一個人好學,而他的表現是什麼呢?「不遷怒,不貳過」,這都是德行上的事情。他和張三吵架,不會去怪李四,這是「不遷怒」;他犯了過錯,不再重犯,這是「不貳過」。這都是一種高度的德行修養。


所以孔子的「學」,可以從三點來看:學的內容、學的方法和學的目的。如此一來,大家就知道為什麼在學了之後,要在適當的時機印證練習。


本章提到「君子」,最初的意思是「君之子」。「君」代表貴族社會裡有身份、有背景的領導,天子、諸侯、卿大夫,都稱為「君」。他們的子弟稱為「君子」,是政治上的權貴階級。但是後來孔子把這個詞慢慢轉換成指德行美好的人。所以在儒家思想裡,比如在《論語》裡面,在《孟子》裡面,君子的指稱有二:一指政治上的領袖;另一種是指德行比較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來是一種身份,像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後來在民間就把「子」當作老師的稱謂了。像孔子,本名丘,字仲尼,到後來,學生直接稱他老師,就叫孔子了。戰國時代的孟子也都一樣。


而在《論語》裡面,除了孔子以外,還有兩個人經常被稱「子」,就是「有子」和「曾子」。是因為《論語》這本書的編輯者是這兩個人的學生,學生在編輯時,要對自己的老師稱「子」。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像曾子,他的父親曾皙也在《論語》出現過,也是孔子的學生,但沒有被稱曾子,而曾參被稱「子」,主要是因為他的書教得很好,他的學生負責編《論語》。


「子曰」這一段,學而時習之,大家都非常熟悉,「不亦說乎」的「說」要念成「悅」,喜悅的「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代表內心的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樂」,就從外在表現出來了。說到「朋」和「友」,古代也有各種說法,比如說同門曰朋,同志曰友。你和我同一師門,我們算朋,你和我志向一樣,稱為友。今天很多稱謂不用分得那麼細,我們就把「朋友」當作一般交往的人。


《論語》裡面經常提到情緒,像這段話提到的悅、樂和慍都是情緒。人是有情緒的,有時候高興,有時候難過,這和你的處境、心得有關,這種情緒是很自然的。儒家不反對你有情緒,但是要做好情緒管理,提高情緒智商,讓自己在各種情緒出現時「發而皆中節」,恰到好處。


《論語》的《學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告訴我們,學習的內容、方法與目的,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可以讓人快樂,因為大家志同道合。同時在社會上與別人來往,如果別人暫時不瞭解我們,該如何是好?因為在交往中,別人往往需要通過我們的各種表現,才會瞭解、欣賞我們。儒家說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不急著表現,有能力的人,只要時機到了,別人自然會欣賞我的才華,給我機會。儒家的「慍」是來自我對社會的使命感,我要能夠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古代讀書人,出路比較單純,就是要出來做官,做官是為了造福百姓,這是儒家思想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