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傅佩榮 | 《論語》300講
聲音課程 45小時14分42秒 藝術人文 300集

《論語·學而第一》第三章很簡單,只有幾個字,原文是: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很少有真誠的心意。」

 

這裡把「仁」翻譯成為「真誠的心意」,恐怕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其實這樣的解說是對照來的,前面談說話和表情,這都是表現在外的,那內心呢?這種人很少有真誠的心意。

 

「巧言令色」今天也成為常用的成語,事實上在《尚書》裡就出現過「巧言令色」四個字。孔子念書很有創造性,古代是說一個人只要聰明又大方,何必在乎別人去「巧言令色」呢?孔子把它轉換了,如果巧言令色,就很少有真誠的心意,因為缺少「仁」。這是《論語》裡首次出現的「仁」字,這個字非常特別,在《論語》裡面出現了一百多次,有的說是一百零四次,有的說是一百零九次,總之從數量上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

 

孔子的核心思想究竟為何?用一句話來說,我們平常講承先啟後,就是把過去的承接過來,再開啟後代的發展。而孔子就是「承禮啟仁」,禮代表禮樂,周公制禮作樂,但到孔子的時代已經 「禮壞樂崩」,孔子把它承接過來,加以完善,並開啟了「仁」。

 

簡單來說,就是當外界的禮樂不再能夠成為行為規範,不再能夠分辨善惡是非,讓人們依照著去做時,只有設法由真誠引發內在的力量。外在不再能夠規範人,只有靠內在的力量來規範自己,這也是儒家思想的特色,讓我們從真誠引發力量,由內而發,讓自己做該做的事,從被動變成主動,守規矩不是為別人,而是我應該這麼做,因為人就要行仁義。所以孔子說,一個巧言令色的人,很容易只注重外表而忽略內心真誠的情感,最終與別人來往都是做戲作秀,浪費了大好的生命,太可惜了。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在社會上找工作,表現得木訥呆板,說話也吞吞吐吐,那怎麼找得到工作呢?今天找工作當然要巧言令色了,說得很動聽,表情很熱絡,讓老闆看了很愉快,覺得這是個人才,可以用。這不是矛盾嗎?我們學儒家的經典要記得,孔子說:「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誠的心意。」他說很少有,不是完全沒有。我們就要在這個點設法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是一定要有真誠的心意;只要有真誠的心意,巧言令色又何妨?這是表達我對別人的尊重。如果到任何地方都板著臉不說話,別人看到那麼嚴肅的表情,一定會盡量保持距離。所以我們要瞭解孔子的本意,知道不要太注重外表,任何外在的言行表現都要基於內心的真誠,這才是儒家真正的教導。

 

談到「仁」要分三層來看:第一個是人之性,第二個是人之道,第三個是人之成。由真誠帶來向善的力量,稱為人性。所以往後會常常提到人性向善是因為真誠引發力量,力量代表「向」。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第二層,人之道,是所謂「擇善固執」,「擇善固執」四個字出於《中庸》,「人之道,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至於說人之成,人的生命的完成在於《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這樣才是儒家的完整系統。

 

在本章,我們看到了《論語》第一次出現「仁」字,後面還會有很多篇章談到仁,大家要理解它代表人的本性,人生應該走的路,以及人生的完成。學生們請教孔子關於仁的問題時,通常是就人之道來說,換句話說,每一個學生都要問老師:「我這一生該怎麼做人處世,應該走什麼路,才是合理的?」而孔子的回答,對每一個人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學生三次問「仁」,孔子三次的回答都不同,因為在生命的三個階段有三種不同的情況,人生是充滿變化的,所以孔子教學時最難的就是教學生如何擇善,因為人生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每一次都選對,人生越來越充實圓滿;如果選錯了,恐怕就要用以後的正確選擇來彌補前面做錯的事情。生命不就耽誤了嗎?

 

「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樣的一句簡單的話,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當然我們還是要再次強調,在今天這個社會上,巧言令色有時候表示對別人的尊重。比如我上課時如果沒有巧言令色,講得呆板無趣,就無法把我的心得向各位介紹了。所以只要我有真誠心意,非常真誠地把我的心得向各位介紹,在表達的時候就不妨說得婉轉一點、說得動聽一點。平常與別人來往也是一樣,大家相處氣氛和諧,但是又有真誠的心意。否則本末倒置,變成迎合世俗而忘記內在自我,就很可惜了。

 

《論語》裡這樣的話不止出現一次,孔子還說過:「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他說:一個人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太過分恭順的話,左丘明覺得可恥,我孔丘也覺得可恥。會覺得這樣的人可恥,是因為對方只知道討好別人,態度恭順,而缺乏真誠的心意。

 

左丘明是魯國的史官,孔子非常佩服他的。左丘明認為一個人應該以真誠為主,否則很可恥,孔子也這樣認為。「恥」字也很重要,我們會常常提到。在《論語》裡面會出現一些有關情緒的描述,比如說怨、慍、悅、樂,「恥」代表羞恥心。很多人常常比較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說西方文化是一種罪惡感的文化,西方人常常覺得如果沒做好事,就有罪惡感。對誰有罪惡呢?對神。因為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響,常常強調人與神的關係,人在神面前都不完美,常常覺得自己有罪。

 

我們中國文化受儒家的影響,比較強調羞恥心。羞恥心來自於將個人與團體比較,如果達不到團體的標準,就覺得很丟臉、很可恥。「恥」字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特別重要。一個人最怕失去了羞恥心。譬如說有一種人達不到社會的標準,卻不在乎,那一般人就幫不上忙了,他沒有羞恥,他不在乎,那誰能救得了他呢?這樣的人對社會是一個災難。

 

我們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瞭解,儒家思想希望我們能從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應該達到的基本標準,只有超越標準,才能夠帶來內在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