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傅佩榮 | 《論語》300講
聲音課程 45小時14分42秒 藝術人文 300集

《論語·學而第一》第四章,原文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段話是曾子說的,我們前面提過,曾子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曾參十五六歲時,父親讓他也來向孔子學。孔子的學生裡面有好幾位是父子一起來上課的,像曾皙與曾參,顏路與顏淵,都是父子檔。

 

這段話,裡面有很多重要的觀念,意思是這樣的:

曾子說:「我每天好幾次這樣省察自己,為別人辦事沒有盡心盡力嗎?與朋友來往沒有信守承諾嗎?傳授學生道理沒有印證練習嗎?

 

我們首先看何謂「三省」?有些人說「三省」是省查三次,也有人說「三省」是這三件事我來反省一下。其實都不是,「三」這個字在古代代表多數,不一定指正好三件事。曾參的孝順是眾所皆知,但「三省」裡面卻沒有提到孝順,可見本章所言只是在舉例,並不是只有這三件事情要去省察,人生還有各方面的問題要去思考。但是你只要與別人來往,在外面工作,就要格外注意反省以下幾點:

 

第一點是為人謀,替別人做事,譬如做官,上有領導;做事,上有老闆,那麼就要問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忠」這個字代表盡心盡力,我們稱為盡忠,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是第一個要求。

 

第二點是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守信用?儒家很強調守信,信守承諾。但是說到守信,儒家的討論非常複雜,在實現諾言的時候有一個時間差,這中間可能發生任何事。以前答應的事情隔了一段時間去實現不見得恰當,有時候我答應你,認為沒有問題,後來發現有問題,那我還要做嗎?所以這是比較複雜的一種狀況。在正常情況下,說話應該算話,這一點沒有問題。所以曾參說「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第三點,「傳不習乎」。有人認為這是曾參在自我反省,要翻譯成:「老師傳給我的,我有沒有去實踐?」我認為這樣翻譯不太適合,因為曾參比孔子小了四十六歲,孔子過世時曾參才二十六歲。但是前面兩句話,替別人做事,與朋友交往,似乎曾參又已經成年了,在社會上工作了,所以把「傳不習乎」理解為曾參自己當老師來教學生比較恰當,因為曾參後來是有名的老師,教出很多弟子,所以他的「傳不習乎」是說:「我當老師,我教給學生的,自己有沒有去實踐呢?」這個「習」就是《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的「習」,表明要去實踐,要自己做到才能教學生,自己沒做到,憑什麼教別人做呢?

 

這三句話有一個共同特色,都用「不」來問。不忠乎,不信乎,不習乎,這便是反省,從反面來省察自己,這是非常正確的態度。

 

 通常我們在反省的時候,老想著別人有沒有對不起我,別人有沒有做錯事,很少意識到應該反省自己的問題。別人有沒有過錯,我們反省了也沒用,因為他不見得會改;自己有過錯,能夠不斷地反省,就能不斷地長進。自己改變之後,別人也會調整對我們的態度的。曾參這幾句話是很有特色的,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觀,什麼事情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沒有注意到與別人相互之間的關係,也沒有考慮到別人的立場。所以我們講到曾參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這三句話,它所強調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交往。

 

儒家思想的特色是個體不能離開人群,儒家沒有關起門來的賢人。要做賢人、要做君子,就要打開門與別人來往。在家,與父母兄弟姐妹相處;到外面,與朋友,與老闆、同事們交往,與天下人都有來往的機會。任何事情發生時都要先問自己做得對不對。孟子把儒家的思想發揮得很好,他很喜歡強調四個字,他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做任何事只要做不通,都要「反求諸己」,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問題,而不是先指責別人有意阻攔或者其他的問題。要問自己,當發現自己沒有問題之後,再去看看別人有什麼不足,並用善意的方式來勸導。

 

曾參這三句話講到「吾日三省吾身」,大家都覺得講得特別好,特別親切。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它是曾參的話,我對孔子的學生始終是尊敬的,但是有一點保留態度,因為這些學生還在成長,還在努力的過程中。如果把《論語》裡面每一句話都看作聖經,都完全正確,那自己恐怕就受到限制了。因為孔子也說過,曾參特別魯鈍。魯鈍不是壞事,代表這個人很老實,孔子有很多學生很聰明,都建立了自己的學派,但是只有曾參,他通過《孝經》,通過《大學》把孔子的學說傳到後代,像孟子這些學者,都受曾參的影響。

 

而曾參作為魯鈍的學生,他從小是受盡各種折磨的。曾參的父親曾皙,又名曾點,他在孟子眼中是一個狂者。狂者就是志向非常高遠,總是拿古人作比較,表明他理想很高,要向古人學習。與這樣的人相處是很辛苦的,所以曾參小時候經常挨打,他爸爸理想很高,沒什麼耐心,曾參反應比較慢,就經常挨打。古人認為責罰是出於愛心,希望小孩子能夠改善。曾參小時候受了很多苦,但是他不會有任何抱怨,孟子很推崇曾參,說他特別孝順。

 

曾參的孝順,我們用一個故事就能說明,當父親老了,眼睛看不到了,給父親準備的每一頓飯都有酒有肉,父親吃完畢之後就問:「還有剩下的嗎?」曾參說:「有剩下的。」然後他還請示父親,剩下的飯菜要給誰呢?他父親就很高興,人雖然老了還是會希望能夠行善,因為人性向善,曾參的父親眼睛瞎了,年紀老了,他的兒子照樣可以按他的意思把飯菜送給窮困的人。孟子說他除了養身之外,還能養體、養志,也就是說曾參讓他的父親的志向可以實現,因為人性向善,讓他父親年紀老了還可以行善,那才是真正的孝順。

 

不是只需要奉養父母親,讓他們活著而已,而是要讓他們可以繼續實踐,做向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