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第一》第八章,原文是: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段話可以分為好幾個小段。孔子說:君子言行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多方學習就不會流於固陋,以忠信為做人處事的原則,不與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過錯不怕去改正。
這幾句話好像座右銘一般。我們一段一段來分析。首先看君子是什麼意思,如果君子是一個已經完成的君子,那為什麼還要這麼多要求呢?所以我們在讀《論語》的時候看到「君子」這兩個字要記得,要把他當作立志成為君子的人,這樣才正確。
換句話說,一個人要立志成為君子,就有很多地方要改善。如果已是君子,何以還會有要改善的毛病呢?所以君子也是一個動態,也就是說人生是一個趨勢,究竟有沒有志向。在古代分君子小人其實並不困難,有一句話說「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小人老是立志就等於沒有志向。君子立定了志向就絕不改變,也就是說要成為一個擁有完美人格的人。所以孔子談到的君子,是立志成為君子的人。如果言行不莊重就沒有威嚴,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言行要莊重,這樣才有威嚴,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
接著說多方學習就不會流於固陋。我特別分開這兩句話,因為有些人把它連在一起,說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會有心得。不是那個意思,要分開來看。多方學習就不會流於固陋,因為孔子很反對一個人太過於頑固,太過於拘泥,以至於不知道變通,儒家思想很強調變通,強調時機。
孔子描寫自己的時候說,古代的那些賢者,他們都要這樣做、要那樣做,我與他們不同,我是五個字:「無可無不可。」什麼叫「無可無不可」呢?就是我沒有一定要怎麼做,也沒有一定不要怎麼做, 要看時機來判斷。儒家思想除了強調仁德也很強調明智,仁智並重,仁德表明內心真誠,真心願意主動地做好事做好人;明智表明判斷,如果不懂得判斷,做好人說不定反而被騙上當了,甚至還幫助壞人了。
所以儒家很強調仁與智要配合,一個人學習了,心思便比較靈通,碰到問題時,思考起來就會有各種線索。如果沒有學習,就只能按照過去的經驗,非常有限的經驗,來面對眼前的挑戰。那怎能去突破困境呢?所以學習了以後心思開通,對許多問題的掌握就不會這樣呆板,這便是「學則不固」,學習就不會流於固陋。
「主忠信」,孔子很強調要以忠信為做人處事的根本。孔子說過,有十家人住的地方,一定有人像孔丘我這樣忠信的,但是沒有人像我那麼好學,表明孔子強調做人處事就是要忠信。
下一句「無友不如己者」,有人把它翻譯成「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這樣的翻譯有問題。為什麼?因為你要與別人做朋友的時候,既然還沒有做朋友,怎麼知道誰比誰更好呢?已經知道誰比誰更好了,便說我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我要和比我好的人做朋友,那比我好的人也會說我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他也不理我了,如此一來,誰能結交朋友呢?所以我特別強調,「不如」兩個字可以理解為「不相似」,在《論語》裡面例子很多。
什麼叫「不相似」呢?前面有個原則叫做忠信,交朋友一定是以忠信作為基本原則。然後就要看朋友之間志趣是否相合,比如我喜歡爬山,你喜歡游泳,我喜歡下棋,你喜歡打球,一到放假的時候根本湊不到一起,請問,怎麼做朋友呢?志趣相似才有許多交集,我們才能夠在許多方面,好比喜歡念哪一類的書,喜歡看哪一種電影,都志趣相似,大家交朋友就很容易了,就很自然了,前面有一個「主忠信」,所以不用擔心交到壞朋友,因為忠信是做人處事的根本,然後與自己志趣相合的人、相似的人可以做朋友。
最後一句,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這一句話事實上很難做到。一般人的過錯都來自於性格,什麼性格的人犯什麼樣的過錯,要改正過錯,等於要修改性格。我們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不容易的,雖然難,但還是要盡力去改正。
《孟子》有個故事,有一個做官的人和孟子談了話後知道自己錯了,自己不應該收那麼多稅,於是他說:「好吧!我從明年開始減少稅收,達到你的要求標準,今年稍微少收一點。」孟子如何回答呢?他非常聰明,也喜歡比喻,他說:「假如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一隻雞,別人指出這是不好的行為,最好改過。他說好,我改一改,現在開始每個月偷一隻,明年開始才完全不偷。」這種比喻很好笑,因為從每天偷一隻變成每個月偷一隻,聽起來好像差三十倍,你為什麼不立刻停下來,都不要偷呢?孟子就是這個意思。他說如果知道錯,何必等到明年呢?應該立刻就改。但是人最難的就是改過。因為過錯與性格有關,你叫我改過,等於叫我調整性格,這是很大的挑戰。
從這一章我們可以瞭解,孔子說的是君子的自我要求,必須言行莊重,必須以忠信為做人處事的根本,這是一個很好的原則。有過錯不要怕改正。我們學習儒家會有什麼壓力呢?孔子說的話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這種應該做的事做到了之後有什麼收穫,它的收穫是在內不在外。
今天照孔子的說法去做,考試會考得好一點嗎?不一定。可以順利地升官發財嗎?不一定。所以儒家一定要保證,我這樣做之後合乎做人的要求,我應該有由內而發的快樂,這種快樂與外在的成就不一定同步。如果就外在的成就來看,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明顯的利益讓人享受。
照孔子的方式來做,不一定有這些成就,但是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內心的快樂是來自於做到了人性的要求,而這種要求是普遍的,自有人類以來,不管東方、西方,古代、現代,只要是人,只要做到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然後做到孔子說的要求,犯了過錯去改正,會不會快樂呢?這需要體驗。我們可以從小地方做起,有小的毛病,改正之後就會發現,別人對我們也比較尊重了,我們對自己也比較肯定,慢慢地再往大的方向走,這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比較具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