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第一》第十四章,原文是: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段話很特別,是因為它提到「好學」這兩個字,意思是:孔子說一個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住不求安適,辦事勤快而說話謹慎,主動向志行高尚的人請求教導指正,這樣可以稱得上是好學的人了。
談到好學,在《論語》裡總共有三次提到具體的人,第一就是孔子自己,孔子曾經說過:「有很多人與我一樣忠信,但是不像我那麼好學。」孔子說自己好學,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種非常有自信,甚至有一點自負了。但是他這樣說正好代表他認為自己不夠,才要好學,我好學勝過別人代表我知道自己不夠,所以這反而是一種謙虛的表現。然而,好學並不容易,因為人有惰性,往往是讀了書覺得似乎派不上用場,或者讀太多書了還沒有實踐,缺乏心得,讀後很容易忘記。所以孔子說自己好學這是一種他的特色。
《論語》裡第二個好學的人,是孔子的學生顏淵。有一次魯國的國君魯哀公問孔子說:「你這麼多學生,有哪一個好學的?或者有哪些人好學的?」孔子本來可以列出一大堆名單,他有三千弟子,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他可以好好推薦,讓國君去重用他的學生,但孔子非常實在,他說只有一個學生好學,就是顏淵,但是很不幸,他活得不久。孔子說這個話的時候已經過了七十一歲,因為孔子七十一歲的時候顏淵過世,所以他回答魯哀公:「只有一個顏淵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他用「不遷怒,不貳過」,評價好學的顏淵,學習與德行配合,以顏淵做代表。
孔子提到的第三個好學的人是一位大夫,名叫孔文子,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非常聰明,並且好學,他不以向別人請教,向身份低的人請教為可恥。不懂,就請教別人,不管別人年紀多大或多小,不管別人身份高或低,不恥下問,非常好學。
這一章有三個含義:
第一為「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有飯吃就好了,不要求吃得很滿足;有地方住就好了,不要求住的地方一定要很舒服。這代表要降低物質欲望,因為人的時間有限,多追求物質欲望,自然少了很多學習的時間,老是忙於去滿足各種外在的要求,哪裡有時間去好學呢?
第二還是屬於言行方面,「敏於事而慎於言」。做事眼明手快,稱為敏捷;說話要儘量謹慎,這兩方面一般人其實不容易做到,平常我們做事慢吞吞,說話卻比什麼都快,先說為妙,說出來又不見得做得到,孔子就有這樣的學生,我們將來會看到,孔子特別提醒他,話說得很好,但是不要那麼急,要先做到再說。我們往往就有類似的缺點,所以說話要儘量謹慎,做事要儘量勤快,這是第二步。這與好學也有關係,因為這樣才能夠證明我們在培養德行,不斷在成長。
第三個,「就有道而正焉」。志行高尚的人稱作有道,現在還常說「有道之士」。如何知道一個人有道呢?社會上有許多共識,公眾的評論意見都認為這個人是有道之士,一定有他的特定的表現值得肯定的。那就要向他請教,請求校正,讓他來指導我改善自己。一個年輕人能做到這三點,孔子認為就算好學了。一方面減輕物質欲望,同時自己說話做事能夠恰到好處,然後再向那些有道者去請求指導。
好學的目的不是多聞、多見,好像見多識廣,與別人談話的時候什麼都懂,或者是什麼書本都看,知道很多秘笈,知道很多奇聞怪事。這不是好學,而是有好奇心,可以有很廣的見聞。
真正的好學不能離開行為,也就是說一方面要瞭解,一方面要實踐。透過實踐,使前面所學習的心得更加得到肯定,肯定了之後還要繼續往前走。孔子的學生子路,很可愛,在《論語》裡說他:「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十二個字,說子路這個學生他只要聽到老師說什麼事情該做,如果還沒有做到的話,就很怕老師又談到各種新的道理。如果老師把道理全部講出來,我做不到,那學了半天只是耳朵聽到,嘴巴說說,口耳之間不過四寸,那樣的學習不能算真正的好學。
儒家對於好學是非常謹慎的,有一定的要求標準,所以孔子才會說:「我與別人不同,別人和我一樣忠信,但只有我特別好學」,而他的學生那麼多,只有顏淵一個人好學。儒家認為人有理性,一定要發揮理性的能力才能改善人的生命品質。如果不能瞭解好學,不能做到好學,這一切都要打折扣。譬如我們講人性向善,只講向善沒有用,還要能夠實踐,能夠做到所謂的善,也就是擇善固執,才能夠體會到人性如何從潛能趨於實現。隨著生命的成長,在德行方面也慢慢趨於圓滿,才是真正好學的表現。
方才提到孔文子的好學是不恥下問。通常我們在學習的過程,對於年紀、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會覺得向他請教不好意思,其實不必如此,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別人懂得比我多,我就向他學習。從孔子說的很多話可以驗證他確實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都是千古名言啊!
孔子說:「有幾個人在一起,一定有可以讓我學習的地方,我要從他們身上找到優點來效仿他們,找到缺點提醒自己不要和他們一樣。對方如果言行表現不理想,也可以做我的老師,提醒我不要和他一樣。」所以我自己學習時,看到優點,就要想和他一樣,這是見賢思齊。看到不賢的,就要內自省。不要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就嘲笑、就批評,而應該自己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毛病,通常我們容易看到別人的毛病。
耶穌說過:「不要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小草,而忽略自己眼中的大樑」。當然,宗教家有時候講話會比較誇張,讓人聽著就不會忘記。它是種比喻,就是說我們會因為自己太過於主觀,看不清楚;而看到別人有毛病時,就念念不忘。
我們無法瞭解自己,當局者迷。所以我們在談到儒家的好學,其中含義非常豐富,它可以概括成為我們做人處世的原則,也就是要自我要求。
好學不是為了顯示給別人看的,是為了讓自己長進的,這也是孔子的一句話,叫做「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所謂的「古之學者」是代表商朝、周朝初年,「今之學者」的「今」是代表孔子當時的情況。「古之學者為己」是為了改善自己,「今之學者為人」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所以我們應學古人,好學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讓自己生命趨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