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連純慧 | 古典時期維也納三傑
聲音課程 2小時20分25秒 藝術人文 10集


各位喜歡音樂的好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音樂沙龍、人生沙龍」,在音樂家的生命故事裡,覓得生活的愉悅豐盈。

 

韋瓦第與海頓的隔世相遇

 

今天節目的一開始,我想請各位欣賞一小段人人都耳熟能詳的旋律,請聽聽,這首大家都熟悉的作品,是出自哪位作曲家的手筆呢?

 

聆聽這段旋律的當下,各位腦海裡一定是立刻反應:「我知道我知道!這首樂曲是義大利威尼斯出生的作曲家韋瓦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舉世聞名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Op.8 No.1-4 Le Quattro Stagioni)當中,〈春天〉的第一樂章!」沒錯,這段怡人爽朗的律韻,就是來自紅髮神父韋瓦第的神筆!它節奏清晰、流暢易聽,是許多朋友愛上古典音樂的原因!


不過,韋瓦第跟我們今天要分享的古典時期音樂家-海頓-的故事有何關聯呢?這段有點悲傷的歷史交會,要從韋瓦第時不我予的晚年開始講起…。

 

西元 1740 年,已經年逾花甲、62 歲,因為男歡女愛誹聞纏身,在故鄉鬱鬱不得志的神父作曲家韋瓦第,從威尼斯北往維也納發展,希望可以得到當時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六世(Charles VI,Holy Roman Emperor,1685-1740)的支持,在維也納宮廷內覓得音樂事業的第二春。


無奈,曾經南下造訪威尼斯,對韋瓦第創作和行政能力極為器重的查理六世皇帝,偏偏就在 1740 年秋天食物中毒、一命嗚呼!有人說他是誤食毒香菇而死,也有謠傳他是喝了毒雞湯而亡。總之,當韋瓦第將所有盼望都寄託在查理六世身上的時刻,這位皇帝竟然駕鶴西歸,徒留人去樓空的憾恨…。


於是,身體狀況不佳又年事已高的作曲家悲苦交集,自己也於隔年,就是 1741 年夏天飄渺遠行,在維也納結束他奔波蒼茫的一生。


韋瓦第過世後,他無人聞問的寒酸葬禮在維也納聖史蒂芬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的小堂舉行,燈火閃爍、樂聲寥落,潮濕淒苦間,韋瓦第因病瘦癟的遺體被潦草掩埋,只有 6 位唱詩班小男孩的歌聲,遙送一代巨匠至枯土裡長眠,而這 6 位歌聲悠揚小男孩其中的一位,便是當年未滿 10 歲的海頓。

 

愚人節出生的小鎮男孩

 

其實,海頓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維也納人。講到這兒,我們要先順帶一提,事實上,所謂古典時期的維也納三傑-海頓、莫札特,以及貝多芬,沒有一位是土生土長的維也納音樂家,海頓是 1732 年出生於奧地利邊界的羅勞(Rohrau)小鎮;莫札特則是來自薩爾茲堡;至於擁有眾多樂迷的貝多芬,是成長於波昂。


那麼既然他們都不是道地的維也納人,為何後世史家還要合稱他們為「維也納三傑」呢?那是因為,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雖然都不是土生土長的維也納人,但他們三個人的音樂事業,都是在音樂之都維也納發光發熱的,而他們彼此之間也有許多糾葛傳承的關係,各位只要繼續把這一系列故事聽下去便會知曉。


方才我們說到,海頓並非土生土長的維也納人,他是1732年4月1日,也就是愚人節當天,誕生在奧地利東邊資源匱乏的羅勞。即使現今許多關於海頓的傳記都說他是3月31日出生,包括大家常常在網路上使用的 Wikipedia 維基百科都是這麼寫,可是我們從近年考證的音樂史料裡,已經能夠 99%確定,海頓其實是愚人節出生的音樂家,只不過他的弟弟米歇爾(Michael Haydn,1737-1806)不願意人家說哥哥是「四月阿呆」,才對外界堅持海頓的誕生日是3月31號。


因此,海頓為什麼會在他未滿10歲那年,以唱詩班團員的身分,出現在韋瓦第的葬禮上呢?這位音樂史上的大師,小小年紀從貧窮羅勞到富庶維也納的奇妙過程是這樣的…

 

充滿音樂與愛的家庭

 

海頓的父親馬提亞斯(Mathias Haydn,1699-1763)是一名替人製造輪子、修補輪子的車匠,母親瑪莉亞(Anna Maria Koller,1707-1754)結婚前則曾經在羅勞領主哈拉賀家族(Harrach family)的宮殿裡擔任廚娘。換句話說,海頓是出生於一個平凡的勞工家庭,父母系家族中也沒有任何音樂背景,童年時期唯一的聲響啟蒙,是來自爸爸的豎琴和嗓音。


怎麼說呢?海頓的父親馬提亞斯很特別,他從事黑手工作、勤奮賺錢養家的同時,也非常喜歡唱歌,所以,為了替自己悠揚的歌聲伴奏,他便購置了一台豎琴自娛娛人,憑藉著優異的自學能力,在豎琴上當起有模有樣的遊唱詩人!有點類似今天買一把吉他自彈自唱的概念。


不僅如此,馬提亞斯還鼓勵孩子們加入他樂樂的行列,跟隨豎琴汩汩流淌的和弦,任由想像力編曲高歌。就是因為這樣,小海頓與他的手足們,從年紀很小的時候開始,便自然而然培養出即興哼唱,以及快速編歌的興趣與能力。


活潑聰明的小海頓,甚至還會撿取塊狀木頭和樹枝,假裝自己是技藝超群的小提琴手,引領合唱的家人朋友馳騁樂海,他是羅勞小鎮鄰里之間出了名的小歌手,有著清澈響亮的歌喉,也有著溫暖易處的個性。

 

馬提亞斯儘管教育程度不高,賺的錢也不多,卻很願意讓他的小孩順應天賦發展,可惜羅勞資源過度貧乏,無法提供小海頓充分的知識與訓練。幸運的是,海頓有音樂之神的眷顧,導引他走蜿蜒的音樂路。


他5歲快6歲那年,在離羅勞10多公里,多瑙河畔海恩堡(Hainburg)聖菲利普詹姆斯教堂(Saints Philip and James)擔任唱詩班指揮的姑丈法朗克(Mathias Frank,1708-1783)南下拜訪海頓一家。擁有音樂專業的法朗克聽了海頓純淨的歌聲後大為讚嘆,於是乎積極遊說馬提亞斯和瑪莉亞,讓小男孩跟隨自己至海恩堡,一方面可以讀書受教育,一方面可以在唱詩班裡磨練歌藝,說不定還有機會晉升為教會的牧者。


對信仰虔誠的海頓父母而言,法朗克的提議相當具有吸引力,所以即使內心有千千萬萬個捨不得,小海頓最終,還是隨法朗克姑丈定居海恩堡。

 

秒學打鼓的小海頓

 

海恩堡的歲月對海頓超過70個寒暑的音樂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在姑丈的督促下,海頓過著既繁忙又扎實的學習生涯:清晨6點起床,早上7點到下午 3點之間排滿學校課程及教堂彌撒,放學後,繼續上鍵盤樂器和小提琴課,然後做功課、練琴,或參加各種各樣的排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對才 6、7歲的小朋友來說,如此規律的作息的確辛苦,但正是這般早年的辛勤耕耘,成就往後學習力與恆毅力都高人一等的作曲家。據傳,海恩堡時期的海頓,藉由教會樂團的排練與表演,幾乎學遍所有的管樂器與絃樂器!


雖然歷史上像這樣的傳言難免誇張,不過我們確實可以合理推測,當時的海頓對各類樂器必然具備相當程度的熟稔。舉例而言,有一則關於海頓「秒學打鼓」的故事是這樣的:

 

某年復活節前夕,原本在教會樂團打鼓的鼓手突然過世了,為了因應慶典活動的奏樂需求,一時找不到替代人選,心急如焚的法朗克就將腦筋動到了學東西認真又勤快的小外甥身上。


他把小海頓喚來,粗略的模擬示範一次打鼓的方法後,就要求他趕快練習。於是,沒有適當樂器實際操做的小海頓突發奇想,用一塊布包裹一個鄉間婦女烤麵包的籃子當鼓面使用。他忘情的敲啊敲啊打啊打啊… 沉浸在俐落變化的節奏當中,絲毫沒有注意到籃子裡殘餘的麵粉漫天亂飛,連他用來放置籃子的軟墊扶手椅也已經髒得面目全非!


最後,大人們厲聲的喝止令小海頓瞬間意識自己闖了大禍,內心驚恐不已!幸好,他短時間練出精確節奏的能耐,已讓法朗克另眼相看,不但沒有責備他,還給他讚美嘉獎,使這位隻身在異鄉求學的小小孩感到無比溫暖。


海頓的一生搬過數次家,但無論他到哪兒, 房間裡總有一面牆掛著法朗克的肖像,他感念姑丈法朗克在他幼年時期給他的一切,那是一個偉人生命最初的亮光。

 

因緣巧合維也納

 

對於像海頓這樣來自貧窮鄉下的孩子來說,能夠到各樣活動都熱鬧的海恩堡念書,已非容易之事,根本不可能奢望有再一次的幸運,帶他去更遼闊的地方。原本以為自己會在海恩堡長住的海頓想都沒有想過,到了 1740 年的一個機緣巧遇,會帶他飛往更遠的城市…。


這一年,維也納著名的聖史蒂芬教堂唱詩班指揮-卡爾•喬治•路特(Karl Georg Reutter,1708-1772)-為了四處招募新團員走訪海恩堡教會,他測試了小海頓的各種能力後甚為滿意,不假思索、直接了當就向法朗克要人。


聖史蒂芬教堂,是奧地利總教區大主教之所在,法朗克怎麼敢不給人!而且以法朗克的見識與胸襟,他也明白維也納這個如萬花筒般的世界,必然會給資質優秀的海頓無限機會。內在的動力加上外在的壓力,剛滿 8 歲的海頓懵懵懂懂又充滿好奇,告別法朗克與朋友們後,就跟著路特的腳步踏上他音樂之都的冒險之旅。


而 8 歲的海頓接下來在維也納會有怎樣的際遇呢?下一集的節目中,再為各位細細述說。



本集搭配全球可商用之知識共享曲目如下:

1.  Vivaldi Violin Concerto in EmajorRV 269Spring

Performer:John Harrison with River Cities Symphony Orchestra

2.  Vivaldi Violin Concerto in FminorRV 297Winter

Performer:John Harrison with River Cities Symphony Orchestra

3. Haydn Symphony No. 94 in GSurpriseH. I:94

Performer:European Archive

4. Haydn String Quartet Op.64No.1 in C Major

Performer:Musopen String Quartet


照片授權Shutterstock


 

按口稿順序出現的圖畫及說明如下:

image.png

紅髮神父韋瓦第,因為自幼擁有遺傳自父親的紅頭髮而得名。這幅愛樂人都熟悉的肖像畫作者不詳,據考證約為西元 1723 年左右的作品。


image.png

維也納著名的聖史蒂芬教堂,韋瓦第與海頓就是在這裡隔著此生彼世相遇。德國藝術家魯道夫•馮•埃爾特(Rudolf von Alt,1812-

1905)1831 年前後的水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