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黃楷君 | 伊斯蘭Talk
聲音課程 3小時48分14秒 藝術人文 24集

As-salaam ʻalaykum,大家好,歡迎收聽「伊斯蘭talk」第二集。

 

這一集延續了上一集,談到伊斯蘭教一神信仰的基本觀念,以及所衍生出來的謙遜精神,接下來我們將從信仰和文化的角度,來聊聊伊斯蘭教是個暴力的宗教嗎?

 

上一集我分享過,伊斯蘭教如何改變了阿拉伯半島的社會氛圍,從自大傲慢的互相競爭,轉變成溫和寬厚的和平共處。在阿拉伯文中,「salaam」也就是「和平」這個字,和伊斯蘭「islam」的「順服」是一樣的字根,因此也有人認為,「和平」是伊斯蘭教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我在節目開頭講了一句阿拉伯文「As-salaam ʻalaykum」,這句話的意思是「願你和平」,也可以翻譯成「願你平安」。全球十幾億穆斯林都是這麼打招呼的,就連說再見時,他們也會說「Maʻ salaama」,意思是「和平與你同在」,由此可見他們對於和平的重視。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疑惑,伊斯蘭居然是個和平的宗教?這和我們平常在國際新聞上看到的不一樣啊。在世界各地發動激進攻擊的恐怖份子,不全都是穆斯林嗎?但是恐怖攻擊是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很難單純用宗教的角度去解釋。

 

以不公平的條約換來和平

 

不過,我想先分享一個穆罕默德的故事。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建立者,也是最重要的先知,西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接收到真主的啟示,開始將神的話語,傳遞給周遭的族人和親友,開啟傳教的工作。

 

可是,阿拉伯半島的原始信仰是多神教,和伊斯蘭教的一神教理念大不相同,這也引發了許多人的不滿和打壓。反對派陣營的主力,是當時勢力最為龐大的古萊須族(Quraysh),他們一方面認為,穆罕默德褻瀆了他們信仰的神明,另一方面,他們也害怕穆罕默德會取得政治勢力。

 

早期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因此受到了嚴重的生命威脅,穆罕默德不得不帶領這批新的信徒,離開他們原始居住的城市麥加,遷徙至麥地那。西元628年,穆罕默德想要回麥加朝聖,在雙方劍拔弩張的狀態下,他卻選擇不帶任何武器,回到麥加,因為麥加是穆斯林的聖地,在聖地是不能打仗的;同時,他也想向古萊須族表示和解的善意。

 

穆罕默德一行人騎著駱駝前往麥加,可是穆罕默德的駱駝,卻停在麥加城外一座名為胡代比亞的水井旁邊,跪坐在地,不管大家怎麼驅趕,駱駝都不願意往前走。穆罕默德認為這是個徵兆,一定是真主要駱駝告訴他們,不該再繼續往前。

 

古萊須族中有些人感受到穆罕默德的善意,認為應該派遣使節去和穆罕默德對談,中間經過好多次的爭吵與嘗試,總算促成了一次和談。但是,古萊須族卻提出了不公平的條件,包括要穆斯林返回麥地那,明年才能到麥加來朝聖。而且,如果有穆斯林未經監護人同意,就遷移到麥地那,他們就必須回到麥加,可是古萊須族人卻不用歸還叛逃到麥加的穆斯林。

 

面對如此不公平的條件,穆罕默德仍然簽下了這份契約,希望能換來和古萊須族人十年的和平停戰,歷史上稱之為《胡代比亞和約》。

 

戰爭是不得已的手段

 

但穆罕默德並不能稱得上是絕對的和平主義者,他認為有時候發起戰爭是無可避免的,尤其在剛開始傳教的非常時期,穆斯林面臨許多的壓迫,為了保障伊斯蘭社群的安全,在必要時,就必須以武力反擊。

 

和平的好景不常,在《胡代比亞和約》簽訂之後的短短一年內,古萊須族刻意的煽動了一支貝都因部族的盟友,去攻擊與穆罕默德聯盟的另一支部族。古萊須族率先打破了協議,穆罕默德也決定,率領穆斯林軍隊英勇奮戰,雙方再度不斷交戰。

 

就在這個時期,穆罕默德接收到一則新的啟示,日後也收錄在《古蘭經》的第九章第五節。真主告訴他:「當禁月逝去的時候,你們在哪裡發現以物配主者,就在那裡殺戮他們、俘虜他們、圍攻他們,並在每一個埋伏的地方準備好對付他們。」所謂「以物配主者」,指的正是除了真主以外,還信仰其他事物的多神教信徒,也就是攻擊穆斯林的古萊須族人。

 

這段經文,在日後被人們稱為「寶劍經文」或「殺戮詩句」(Verse of the Sword),或許穆斯林「一手拿《古蘭經》,一手拿劍」的刻板印象,就是從這裡來的。這段經文也曾經被賓拉登引用,呼籲穆斯林對美國人發動聖戰。

 

擁有這麼多信徒的伊斯蘭教,竟然在最重要的經典中,大剌剌的要穆斯林攻擊非我族類!這豈不是違反了和平的核心價值嗎?可是,如果你繼續讀下去,就能明白箇中道理。

 

在後面幾節經文中,真主雖然提到,只要穆斯林的宗教受到誹謗,就應當討伐壓迫者,但如果「以物配主者」,也就是異教徒向穆斯林請求保護,穆斯林就必須保護他們,並譴責這些異教徒打破盟約的行為。

 

最重要的是,早在第五節的後半段,《古蘭經》就已經提到:「如果他們悔過自新,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你們就放走他們。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

 

意思是在必須反擊時反擊,而在對方求饒,或是再次提出和平協議時,穆斯林就必須接受和解。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必須讓戰爭的傷亡降到最低,因為戰爭只是迫不得已的必要手段,這正是《古蘭經》對戰爭的看法。

 

隨著時代的演變,或許在一千四百年後的今天,經文已經有了不同的詮釋,我們無法說和平就是伊斯蘭唯一的面貌,但不可否認的是,伊斯蘭的信仰,的確為七世紀的阿拉伯半島除去了一些暴戾之氣,這在寸草不生、資源稀少又珍貴的沙漠環境中,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一集節目裡,我們解釋了伊斯蘭教對和平的重視,以及《古蘭經》並未強調絕對的和平,戰爭有時是必要之惡,但當目標達成,就必須立即停戰。

 

在之後的節目裡,我會更詳細的談談伊斯蘭教的「聖戰」觀念,以及當代「恐怖主義」興起的脈絡。


你還記得穆斯林怎麼說「再見」嗎?Maʻ sala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