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謝智翔 | 外語怎麼學?
聲音課程 4小時15分28秒 自我成長 25集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語言習得」是我們學會任何一個新語言必經的歷程。你也知道了,語言是一種術科。「語言習得」用另一種方法來說,就是用「跟小孩子一樣的方法」學語言。你可能會想,「那還不簡單,我只要跑去美國或日本生活,幾年後我就一定能精通英語或日語,這還需要教嗎?」


然而,期待跟現實總有許多落差,我們知道很多人在其他國家住了很多年,甚至在當地工作、留學、念語言學校,仍然無法掌握當地語言。看來這當中的關鍵,不只是「環境」或是「到國外生活」這麼簡單。


其實,沒有一個人真的知道甚麼叫「像小孩一樣學語言」,大部分的人都只憑著自己的印象和僅存的幼年記憶在想像。小朋友如何學語言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叫做「第一語言習得」(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或者 child languageacquisition),在向小孩學習之前,我們要來概略了解一下小孩是怎麼學語言的。


沒有孩子「被教會」語言


不論母語是哪個語言,全世界的孩子大約都在2歲的時候,達到能聽能說的程度,5歲時發音和語句正確率已經和成人99.99%相同,只剩字彙量和知識量和成人有差異。


仔細觀察孩童如何學習語言,我們會發現兩件有趣的事。首先,沒有一個孩子是「被教會」語言的,不論父母親是否有糾正、強迫練習或獎勵懲罰,全世界的孩子們都照著語言發展的進度學會語言。


在此我要跟大家介紹知名心理學家 Steven Pinker 做的「孩童英語不規則動詞習得研究」。我們都知道英語裡面有很多不規則動詞,像是「come、came、come」、「 fly、flew、flown」、「 do、did、done 」、「go、went、gone 」等等。從小說英語的孩童,上學前是怎麼學會的呢?難道家長們都一個字一個字教,一個字一個字訂正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Steven Pinker想研究小孩到底是怎麼學會的。


這邊我必須簡化很多研究細節,但簡單來說,就是長期追蹤1-5歲孩童「使用不規則動詞」的正確率。他們發現1-2歲的時候,正確率非常地高,知道過去式的「go」是「went」。但很意外地,大概從2歲開始一直到4歲,正確率居然下降,而且會出現他們從來沒有聽過的形式,像是「goed」。英語的母語人不可能會說「 goed」,所以小孩不可能是聽來的,一定是自己發明的。大概到了4-5歲的時候,小孩又會回到100%的正確率,知道哪些規則動詞可以直接加「

ed」,哪些不規則動詞,有特殊的型態。


能全心陪伴,就是最好的老師


為什麼學語言有這樣的學習過程,是科學家們討論不休的題目,我們不是科學家,只要知道小孩學語言不是靠糾正的,而是靠「不知不覺」的自我摸索,身為家長只要在旁陪伴即可。


因此家人對孩子學語言最大的幫助,就是全心全意的陪伴,而對外語學習者來說,這代表最好的老師不一定是「語言老師」,而是不管怎麼樣都願意陪伴我們的母語人士。


參考資料:Steven Pinker Exp

http://www.bcp.psych.ualberta.ca/~mike/Pearl_Street/Margin/OSHERSON/Vol1/Pin

ker.1.5.html


開開心心互動就行了


第二個有趣的發現是,孩童沒有所謂的「害羞」、「防衛心」等心理障礙,和任何人都能聊得來,也和任何人都能做朋友。


在這種「沉浸式環境」,學習者不需要平常語言課那些刻板的練習,像是背單字、學文法、考試、被糾正、被罵,只要開開心心、時時刻刻和母語人士在一起,做有意義和輕鬆的互動就行了。


「打開心胸」和「全母語人士環境」,是孩童習得語言的秘密,這也是最快最好的外語學習法,這才是造成大人和小孩學外語有差異的真正原因。


除了孩童,我們大多數人若小學、中學甚至高中到國外去念,後來都能說一口流利的當地語言。這是因為高中以下的教育,都符合了「打開心胸」和「全母語人士環境」的條件,吃喝拉撒睡都用當地語言。所以說,要當交換學生的話,國小到高中這段時間,對學語言而言是最省力的。


大學之後的留學,想學好語言的話,就真的要靠自己了。大學不像小學一樣,從早到晚有課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比較低,要交到朋友其實不容易。


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身旁的日本交換學生都有「交不到美國朋友」的感嘆。其實我們只要想想以前念大學的時候,會特別注意班上的外國人嗎?有在學校跟外國學生講過話嗎?就算我們自己有,身旁又有多少人跟我們一樣,對外國留學生有興趣呢?


大多數研究所留學或是成人的留學、遊學,包括語言學校,因為沒有符合「打開心胸」也沒有「全母語人士環境」,到國外去學語言的效果都會不如預期。


一傅眾咻,自古皆然


那成人該怎麼做呢?首先,對內我們要先改變自己既有的習性,練習和不同的人相處,即使自己很害羞,也要想說為了學外語,面對外國人的時候好歹要改變一下個性;另一方面,我們需要透過各種管道,創造大量的機會和母語人士互動。


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孟子的故事。


如果各位中國史念得不錯,應該記得在秦統一六國之前的戰國時代,語言、文字、車軌沒有統一,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為了通商、外交、求學,必須學習各國不同的語言文字,就像今天我們要學英文、學日文一樣。


這個故事是,孟子問宋國大夫戴不勝,如果有一個楚國的官員,想要讓他的兒子學齊國話,應該要讓齊國人教他?還是要讓楚國人教他?戴不勝說,應該請齊國人教。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發現,古代的家長跟現代的家長,在「迷信外師教英文」這點上,沒有甚麼不同,戰國時代的人也認為要「找齊國人教齊語」。


但孟子卻說:「找齊國人教他,但周圍的人還是都跟他說楚國話,就算每天鞭打他要他說齊國話,也是沒用的。相反的,若是帶他到齊國住上幾年,就算天天鞭打他,要他說楚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


放在現代情境裡就是:「你找外師教他,但周圍的人還是都跟他說中文,就算你每天鞭打他要他說英文,也是沒用的。相反的,若是帶他到外國住上幾年,就算天天鞭打他,要他說中文,那也是不可能的。」


這個二千多年前的故事,後來衍生出一個成語「一傅眾咻」,除了告訴我們環境的重要外,還準確的預言了現代人語言學習的困境,和出國到語言學校去學外語的荒謬。


我們在台灣學外語「一傅眾咻」學不好還有道理,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到國外學語言了,還是讓自己「一傅眾咻」呢?若你上過語言學校,回想一下,班上除了老師以外,還有哪一位是當地人,可以每天跟你說當地的語言,幫助你建立語言環境?如果你班上除了老師之外,都是跟你說同樣語言的人,這樣跟在台灣學又有甚麼不同呢?


這一集就分享到這邊,想要知道比唸語言學校更好的學習法,不要「一傅眾咻」,就請收聽我們下一集的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