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馮勃翰、陳鳳馨 | 10分鐘商學院
聲音課程 4小時41分40秒 商業職場 28 集

陳:馮老師今天要談價格策略,不管是傳統商品、傳統服務,到現在網路平台的定價策略,都要考慮價格敏感度嘍?

 

馮:這時候會遇到的問題,是誰的價格敏感度?我們就拿網路餐廳訂位的服務來說,我正好有美國最大的網路餐廳訂位服務OpenTable的資料。網路訂餐服務連結了兩個客群:第一,每個城市有足夠多的餐廳願意採用、願意加入;第二,需要觀光客跟在地的消費者願意使用它找餐廳、訂位。他們現行的定價策略是什麼呢?消費者上網訂位,是免費的。

 

陳:甚至我知道有一些餐廳還會有一點折扣。

 

馮:等於是我透過你訂位,會比我透過其他管道訂位,或是直接去吃要更便宜。

 

陳:對,沒錯。

 

馮:那OpenTable這家公司,靠什麼賺錢呢?他們的加盟餐廳每個月要繳199美元的月費,之後的訂位服務,每被訂一個座位,還需要給付OpenTable 1塊錢美金。

 

陳:一個月繳199美金,等於是免打廣告。

 

馮:上架、露出,然後讓消費者選擇要不要來這邊訂位。

 

陳:一個月等於收了新台幣6000元。然後每成功訂位一個客人,再收1塊美金。

 

馮:譬如我一次訂一桌四個人,餐廳就要付給OpenTable 4塊錢美金。

 

陳:OK。

 

馮:我們現在要看的是,到底要跟餐廳收多少錢?這對餐廳的影響其實滿大的。舉例,如果餐廳的月費從199漲到300或299,餐廳要付更多。這時可以想像,想加盟opentable提供訂位的餐廳數量就會減少。

 

陳:那就會排除掉一些小型餐廳。

 

馮:對,如果是傳統的銷售,就只是使用服務的人變少而已。可是平台有可能出現滾雪球式的惡性循環。

 

陳:少十家餐廳,就有可能減少上千位使用者。

 

馮:因為我對餐廳收費變貴,加盟的餐廳變少,這時候消費者會覺得,我去這個平台選擇不多,願意使用的消費者就會減少。消費者減少之後,原本還留著的餐廳會覺得,在這裡上架可能划不來。

 

馮:然後就會有更多餐廳退出,變成一種滾雪球式的惡性循環,接著這個平台服務可能因此而瓦解。

 

陳:OK。

 

馮:我賣傳統商品、玩具,定價錯了,就只是我這批貨賣不掉。之後再調整定價再打折,我還是可以把貨出清。可是平台如果定價不對,就造成網路外部性失靈,於是平台雙向的使用人數開始往下降,當使用人數低於critical mass,它就倒了。

 

陳:OK。

 

馮:所以有人說平台的定價,很像馬戲團裡面走鋼索的特技演員,他們不只要走鋼索,同時還要拋球、雜耍。

 

馮:所以一方面腳要平衡,手也要同時能平衡才行。

 

陳:這是很難的藝術耶!

 

馮:這是平台定價之所以困難,卻是最根本的地方。

 

陳:所以這樣的平台恐怕一開始需要兩邊補貼吧?或者至少餐廳那邊,在推廣期免月費,然後只要成功訂位一位,平台也只收取很低的價錢,讓餐廳覺得不用白不用,接下來才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使用這個平台,藉由大量的使用者,再吸引真正願意付費的商店。

 

馮:從這個概念出發,對於平台的定價我們必須考慮的,不是價格高低多少,而是一整套的定價結構。

 

陳:對。

  

馮:這個結構可以分兩個面向來看。第一個面向是,網路平台連結了兩方,那平台要讓誰付錢?要讓誰得到補貼?有的時候是一方付錢、一方補貼;有的時候是兩方我都跟他們收費,這是第一個面向。

第二個面向是,平台收費的項目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叫做「為使用權而付費」,像是餐廳付月費199,就可以在OpenTable上架,這是使用權付費;第二個叫做「為使用量而付費」,每一個人次的訂位,餐廳需要付平台1美金,這個是使用量。

 

陳:這兩件事情我們可不可以舉一些例子,來更清楚地了解,什麼樣的情況下是「為了使用權而付費」?什麼情況之下是「為了使用量而付費」?

 

馮:好,我舉另外一個傳統的平台,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就是「信用卡」。當我們持有信用卡刷卡,它連結的是賣東西的商家跟持卡人,幫助我們交易能夠更便利、更順暢。我手邊有的資料是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通)。

 

陳:這場交易中間有一個支付的機構,這個收付款的機構,就是一個平台連結商店跟消費者,理論上不管是商店或者是消費者,都是這個機構的顧客。

 

馮:商家跟消費者都是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通)信用卡的顧客。以我拿到的數字,就持卡人來說等級比較高的信用卡,是需要繳年費的,這個就是為使用權付費。等於付了錢,才能每年擁有這張卡,方便我刷卡消費。

 

陳:對。

 

馮:但是消費者的使用量,其實是能得到補貼的。因為刷卡購物買愈多,可能會有回饋金、紅利或贈品。

 

陳:對。

 

馮:等於使用愈多,我就能從信用卡公司那裡得到更多

 

陳:而且它的折扣量,確實都是受到刷卡人的消費量來決定。消費一萬塊錢,跟消費十萬塊錢得到的折扣,比例是不同的。

 

馮:所以對持卡人而言,它的使用權可能要付年費,可是使用量的部分,是能得到補貼的,這是持卡人這端。那麼對於商家這一端來說,基本上,商家要能夠加入使用這張卡,我不用為使用權付費,沒有年費這回事,可是我每一筆交易,根據金額可能有3%的錢需要付給信用卡公司,而這個收費金額可能隨時會調整。

 

陳:這是屬於使用量的部分。

 

馮:對,所以對商家來說是使用權不用付費,使用量要付費。

 

陳:OK。

 

馮:所以我們現在要來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構?

 

馮:第一件事情,我們要看的是整體的消費結構,而這個結構很複雜。接下來我們要問,為什麼信用卡會發展出這樣的模式?

 

陳:為什麼會發展出商家不需要為它的使用權付費,只要為使用量來付費;而消費者是使用權付費,但是使用量不但不付費,還會有一點折扣。

 

馮:這裡的關鍵就在於,信用卡本身是一個平台的角色,希望消費者多刷卡、多花錢,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商家加入American Express(美國運通)。那信用卡公司要怎樣讓消費者多刷卡呢?就是補貼你購買東西!

 

陳:所以使用量是重要的。

 

馮: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刷卡購物時,常常可以有額外的折扣或是贈品。信用卡公司就是透過這樣的誘因機制,來吸引持卡人多花錢。消費愈多,這張卡對商家的吸引力就愈大,這是為什麼需要補貼消費者的原因。

 

陳:所以在使用量的部分補貼消費者,是因為可以鼓勵消費者消費,就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加入這項服務的行列。

 

馮:如果消費者覺得,辦了這張卡之後有種種福利,再加上還能超支借款、消費,整體來說是划算的,那麼有些人就會願意繳年費,取得這張卡的使用權,這是消費者端我們得到結構。那商家的情況呢?平台總是希望有愈多的商家採用這張卡愈好……

 

陳:這樣消費者才會便利嘛!

 

馮:所以對商家不要有任何門檻,把年費的門檻移掉,讓商家都加入來使用我的卡。

 

陳:甚至有一些銀行是直接「補貼商家使用刷卡機」,因為使用刷卡機還是要付錢啊!

 

馮:對,還是有一些技術面的部分。

 

陳:可是部分消費者會有部分的折扣選擇,部分商店也可能會選擇更好的優惠,這就是更細膩的操作。

 

馮:所以我們會看到,某一方在某種費用上免費,完全是取決於這個平台要怎麼樣創造網路外部性。信用卡公司希望消費者多花錢,所以補貼你買東西;它需要商家多採用,所以移掉年費門檻,甚至協助商家免費安裝刷卡機。最後,信用卡公司還是要有收入啊!除了利息收入之外,就是透過交易,跟商家收手續費。


講到這裡,我們從信用卡的例子,可以看到怎樣移植到現在的網路平台上,正在創業的朋友們,或者是說你如果有相關投資,可以藉由我這段音頻篩選出,哪一個網路的平台會成功,觀察他們的「定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怎麼觀察?又或者怎樣決定?下一集,我們會繼續講這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