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劉軒 | 給未來少年的心理學通識課
聲音課程 4小時49分28秒 自我成長 36集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劉軒老師,歡迎收聽「心理學通識課」。

 

哎呀呀,可憐的小米!她原本好好的心情,被這個birthday party的消息給毀了。

 

如果你是小米的話,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呢?我相信,應該有不少同學,有過類似的經歷吧?一個你原本認為跟你很要好的朋友,竟然約了別人出去,而沒有約你。或是你很期待見到一個很久不見的朋友,但當你終於見到他的時候,他卻只跟別人玩,對你非常的冷淡。你當時是什麼心情呢?一定很受傷、很沮喪,對吧?

 

友情帶給我們笑容,有時後也會帶來淚水。但無論如何:交朋友是必要的,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所以在這一集,我將著重在教你「如何當個好朋友」。


從小到大,我們交朋友的方式會隨著年齡而改變。幼兒時期的小朋友,還不太會跟朋友們互動。跟朋友玩耍,往往只是在同一個空間裡各玩各的。這時候孩子們的行為也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常常會看到孩子們搶玩具的戲碼。搶玩具的小孩好像不覺得怎樣,被搶的則是嚎啕大哭。

 

到了4-5歲,開始學會什麼是公平,什麼時候該分享。這時候孩子們也會開始有自己特別喜歡的玩伴,但這時候跟朋友也最容易吵架,往往玩著玩著意見不合,就翻臉了。但這些爭執發生得快,結束也快,前一秒兩人都在哭,一轉眼又和好了。其實這段期間的摩擦,也正是孩子們開始學習如何化解衝突的時候。

 

再大一點,進入小學。這時候,朋友之間會開始分享信息,例如什麼音樂最流行,什麼電影好看...這時候的我們,會開始找相似的人交朋友,例如有一樣的興趣,或個性上相同的。

 

到了四、五年級左右,朋友之間就會開始發展出「共同的語言」,像是自己的笑話,自己的通關密語。這時候也會有很明顯的「我們」跟「別人」的意識出現,朋友之間也會開始有「八卦」發生了。

 

到小學畢業,進入中學,也進入青少年時期,這時候朋友又變得更重要了。這時候,我們在心理層面,已經逐漸開始往外去尋找自己了,而朋友,則是可以讓我們認識外面世界的重要夥伴。於是,我們會開始跟朋友說一些我們不會跟家人說的事情,包括一些內心的感覺和私密的事情。我們一起摸索、一起成長、一起跟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時候交的朋友,也更可能會深刻的影響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和價值觀。所以大人總是叫我們要「慎選朋友」,也就是希望這個時期交的朋友能夠互相幫助,一起進步。

 

如何當個好朋友呢?心理學家發現,友情有記得必要的元素。

 

第一、許多的相處時間

相處時間越久,友情越深,這個是少不了的;你不能只花一點點時間,就指望一個人會跟你有深刻的友情。深刻的友情,絕對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

 

第二、共享好的感覺

雖然話說朋友能夠同甘共苦,但「甘」絕對要大過於「苦」。所以朋友聚在一起會去吃飯、看電影、玩遊戲、跳舞、聽音樂...這些事情都能促進「好的感覺」,而這種一起經歷的好感,也是友情的關鍵元素。

 

第三、互相幫助彼此

真正的朋友,要看你需要他的時候,他是否會來幫你。這不表示朋友一定要隨傳隨到,或是勉強自己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但基本上,能夠幫助彼此的朋友,更容易維持友情。

 

相處時間、好的感覺、幫助彼此。這就是心理學者發現,三個最基本、也最關鍵的友情元素?

 

想想你的任何一個朋友,然後根據這三個標準,每個從1-100打個分數,會是幾分呢?如果你三個分數都很高的話,你的朋友也一樣這麼認為的話,那你們真可以說是「好朋友」了。

 

那你猜猜看,一個人平均會有幾個真正的「好朋友」呢?平均來說,只有五個!

 

是不是很少呢?

 

所以說,朋友真的要慎選,因為真正的友情,是要投入很多相處的時間,而我們每個人一天也都只有24小時,所以好朋友當然也就多不了了。

 

我們也可以用這三個元素標準,來理解為什麼有些時候,朋友會逐漸疏遠,友情會逐漸淡化或變質。

 

加入你跟一個同班同學是好朋友,但後來你們分班了,不再一起上課了。你一直很想念他,他也很想念你。但後來,他在班上交了新的朋友。這時候你下課見到他,他卻在跟新的朋友玩,你會不會很傷心呢?

 

同樣的,假如我們反過來,是你先交了新朋友,那個朋友跟你有很多共同興趣,有很多話聊,又在同一個班上,這時候下課時,你原本的好朋友來找你,如果看到你跟新的朋友互動,可能也會吃醋吧!

 

就像是一開始的話劇裡,小米認為凱特是好朋友,但凱特竟然沒有邀請她參加她的生日派對。不僅這樣,而且她竟然還邀請了她以前不喜歡的Tina! 這讓小米特別受傷。

 

我們想想,有沒有可能,她們兩人因為一些生活變化,而友情也開始改變了呢?也許,小米和凱特也是分班了,所以比較少玩在一起了。也許凱特真的想要請小米,但剛好那幾天她請假?也許那個原本凱特不喜歡的Tina,最近幫了凱特一個忙,所以她們開始變成朋友了?

 

我要說的是,友情是會改變的。雖然我們很希望我們的BFF(那是美國青少年喜歡用的簡稱,就是Best Friends Forever),覺得我們一輩子都會是最好的朋友,但其實友情是需要不斷維持的。靠什麼維持呢?

 

多多的相處時間、共享好的感覺、以及對彼此的幫助。

 

你現在知道了三個友情必要的元素,以下,劉軒老師再給你幾個建議,讓你更能夠交到好朋友:

 

朋友之間,難免會有一些摩擦,一些不開心的時候。這時候你需要找對方溝通,不是為了抱怨,也不要一開口就怪人家。你可以把這個做為「分享自己的心情」。


例如,從我們開始的話劇,如果小米後來打電話給凱特,我會建議她不要問說:「你為什麼沒有請我去你的party?」她可以分享自己的心情:「我這個週末很鬱悶,真的很不開心。」凱特應該會問怎麼了,這時候小米可以敘述這個過程,不要帶著指責凱特的語氣,而是讓凱特知道她很難過,再聽聽凱特怎麼說。也許,後來發現是誤會一場。但即便不是,小米能夠直接勇敢的說出來,總是比悶在心裡來的好,如果凱特的確處理得不成熟,也可以讓凱特學到以後該怎麼樣對待朋友。

 

我們也一直在學習,如何當個更好的朋友,也同時在尋找那些真正可以交往一輩子的BFF們。

 

朋友不用多,但朋友要夠好。真正的好友得來不易,所以特別要珍惜。祝各位同學,都能找到朋友,創造這麼可貴的友情。

 

我們先講到這裡。下一堂課,我將把「友情」的議題帶到家裡,聊聊「親情」。

 

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