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台灣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劉少雄。台大的詞學,由鄭騫、葉嘉瑩到我的指導老師吳宏一,可以說是台灣詞學界最堅強的一脈。我從事詞學研究三十多年,深受他們的影響,精註義理、詞章、考證。
近年來,我專注於「東坡文學」研究,所寫的《東坡詞專論》得到國內外專家的肯定,曾獲得優良圖書獎項。我多次被邀請赴國外講學,主要的講題就是蘇東坡和宋詞,先後去過美國、捷克、韓國和香港等地,得到很大的回響。
在詞的世界裡,我感受到詞情之美,體會到各種面對情感的態度和方式,尤其在東坡詞中,更得到許多啟發。我不敢說自己是台灣詞學的權威,我只是用心做我喜歡做的事,樂在其中,希望能做出有生命的學問,更樂於與人分享。
這是我第一次錄製音頻課程,對一直在大學教室裡講課的我來說,這是十分新鮮的事。在台大,我開了兩門通識課:「宋詞之美」和「東坡詞」,都是兩三百人的大課。高興的是,台大的同學都很喜歡,一直到現在,每個學期選課的同學少的有八百多人,多的超過一千人,也因為這樣,這兩門課還被評為台大最受歡迎的課程。後來,這兩門課被選為了「台大公開課」,成為開放式課程,大陸也有很多平台轉播。聽說觀看或者收聽的人數,已累計到四五十萬人了。
2018 年,我很榮幸地獲得台灣高校教學最高的獎項,台灣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雖然我之前曾兩度榮獲台灣大學傑出教師獎,還被列為終身傑出教師,但能夠獲得這個獎項,還是很興奮的。因為這是對我作為老師這個角色的肯定,是對我多年傳播宋詞的工作的肯定。
宋詞,是我授課的內容,是我研究的專業,我很願意把我這份喜愛,把宋詞之美,傳達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宋詞的美,為什麽宋詞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詞的語言雖然是古典的,但詞所抒發的卻是人類共通的情緒,那是超越時空的。在中國文學裡文辭最優雅、音調最諧暢,最能傳情的,而且容易觸動我們的情懷的,那就是宋詞了。宋詞長於言情,好景不長,人生易逝,此情不渝是它的主調。
記得從前看《神雕俠侶》的時候,讀到楊過念著蘇東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我一邊讀也一邊跟著楊過黯然神傷。連殺人都不眨眼的女魔頭李莫愁,卻一次次念著元好問《摸魚兒》的詞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使得我,也跟著心生幾縷惆悵。我們為何受困於種種情織就的網呢?歐陽修早就有此體認,他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宋詞之所以容易引起共鳴,因為它書寫的大多是我們曾經有過的經驗,雖然有著相類似的感覺,但是詞人就是比我們有辦法用更精妙、更貼切的語言表達出來,說到我們的心坎裡。
除了情感的共鳴之外,宋詞和現代的流行歌曲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我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聽流行歌曲,他們借著流行歌曲來抒發自己的情緒,在感動中得到心靈的慰藉。那你知道嗎?詞其實也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呢!作用也差不多,但當然普及度不如現代的流行歌曲。
在宋代歌壇,柳永可以說是當時最受歡迎的作家了。甚至有這樣的說法:「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歌唱柳永的詞了。可見他受歡迎的程度比周杰倫也不遑多讓了。柳永的《雨霖鈴》應該可以說是「中國歌曲排行榜」上雄踞榜首時間最長的歌曲了,從北宋到南宋,由南宋到元代,兩三百年間,這首曲子最常被歌女傳唱。好啦,那我們為何要讀宋詞呢?或者說,讀宋詞對我們有什麽幫助呢?
第一,欣賞文辭之美確實是一種享受,這個可以提升個人的涵養與品味。開一個玩笑吧!如果你能夠用漂亮的詞句來寫情書,那就更容易使人感動,也許會帶來很多奇異的效果。
第二,借詞來尋求慰藉,也是一種不錯的療癒的方式。讀了詞人傾訴的話語,會讓人感到有一種很貼心的感覺,好像自己心底裡的悲郁情緒,也一並地宣泄了出來。
第三呢,詞是最能抒情的文體。詞的情感世界十分豐富,因此閱讀宋詞能讓我們更認識人情世界的面貌,更能從詞中得到啟發,知道如何去面對複雜的情緒。
情感問題是我們人生的大問題,在過分追求功利,著重理性的世界裏面,我們尤其需要情感的滋潤。那如何去理解、面對、表達情感呢,這是我們最關心的課題。在唐宋詞裡,會讓人有更深刻對詞情的一種體認,會得到一些啟發,這不只能幫助我們疏解情緒,更使我們認識自己,引發同理心,突破疏離、冷漠的心理屏障。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省的生活不值得活。」,閱讀與聆聽是面對自我最好的一種方式。我們不斷的閱讀,讀進不同作家的世界,分享他們的經驗,同時也許就會讀到了自己。透過閱讀文學,我們學會了感受作家的感情,能夠自己被感動了,學會了如何去表達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已經在學習到如何去處理情緒了。宋詞既然是最能表達情感的文體,我希望大家在閱讀宋詞的時候要能夠效法古人,認識情感,相信情感,知道如何去面對人間的情誼。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人以優美動人的筆觸言愁說恨,著實令人沈醉。但我們讀詞不一定是尋愁覓恨,耽溺在其中的。宋代許多偉大的詞人,如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辛棄疾,都表現出那種勇於承擔,面對失落情緒的態度,歷盡艱辛,仍然不失對人世的信任,依舊相信人間情愛的美好。東坡說:「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多情難免會帶來煩惱,但也只有情,能夠讓生命展現光彩,不至於枯萎。
詞,具備一種陰柔中的韌性,表現為一種此情不渝的精神,感情好像水一樣,看似柔弱,其實持久堅韌而且有彈性,可帶來活化生命的力量。我希望大家在理性之外,還能兼具感性的生活體驗,這樣才能算是完整的生命形態。
我為什麼要特別規劃這個節目呢?我之所以特別強調文學的情感意義,是有鑑於我們現代人的情感世界而說的。我們利用各種電子媒介,互通消息,加了許多朋友,但是為什麼夜深人靜的時候仍然感到孤單、寂寞呢?我們真的能夠用最明白、精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嗎?真的聽得懂別人所說的話嗎?我們用文字、貼圖能夠充分表達我們想要表達的情緒和內容嗎?
李清照不是說過:「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如何能完全說清楚、說明白我們心中的感受呢?顯然文字未必能充分達意。於是我規劃了這個課程《唐宋詞的情感世界》。我選擇了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詞篇,分析這些作品裡的情感特質。每首詞裡面所說的怨、恨、傷、痛、悲、愁,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要依據文本的脈絡,細細去體會,用更精確、詳盡的語言去分析、描述、說明,才能夠把詞中所呈現的詞情充分的掌握。
什麼是惆悵?什麼是斷腸?什麼是銷魂?這些情緒語言我們又了解、懂得多少呢?我希望為大家講解這些詞,讓大家學習如何去聆聽,分享詞人的心事,體會他們的心情,並且知道怎樣去理解這些詞中的情緒,分辨它們的異同。我相信,每闋詞裡面有詞人的情感,也有你的心事。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課程的內容框架。這也是我深思熟慮之後,確定的框架,希望能全面、深度的去解析唐宋詞的美。這個節目分為十六個單元,約六十期內容。我會先跟你介紹詞是怎樣一種文體,解說我們怎樣去閱讀詞,之後我會依據時代先後,分析各時期、各名家的情感特質。首先,我會分析唐代文人詞所展現的樣態,主要是跟大家討論白居易、劉禹錫等詞人,他們的詞會教你如何表達相思之情和回憶舊日情誼的美好。
接著,我會講到《花間詞》的物質性和精神面,帶你分析溫庭筠的客觀敘寫和韋莊的主觀抒情兩種風格,了解詞的文辭生色之美,以及如何在情誼濃密疏淡之間展現不同的特色;之後呢,在第四個單元,南唐詞的情感境界中,我會通過南唐中主李璟、馮延巳,看時代如何影響個人,他們那樣的身世之感,又怎樣深化了詞的意境。
第五個單元,講到李後主的悲劇人生時,我會帶著你一起探索李後主的個性,分析他逃避人生的態度,並談論他的真性情對我們有何啟發。至於宋詞的部分呢,會談到宋詞裡的時間意識,主要是分析詞人對美景不再、不堪回首、身不由己、功名未就等種種情事的感觸與哀嘆。之後會講到蘇軾的時空意識,深入探討東坡對人生虛妄的一種體認。
而接著在課堂中,還會介紹宋詞裡化解憂慮的幾種方式。談談宋人如何面對離愁,如何表現時代的深悲,怎樣寫今昔之嘆、男女間怎樣地互動,也會教你體驗如何留住那美好的時光。在詞中學習成長,以達到此心到處悠然的境界。
有了以上這個內容框架之後,那我會具體採用怎樣的講解方式呢?
回歸文本,以情感喚起情感,回到感官世界去體認,我認為這是詮釋詩詞最好的準則。中國文字兼具形、音、義,中國的詩詞也融合了聲色之美,言外之意,對於聽眾讀者就文本講解詩詞,講述的人就好像展演一種藝術,就好像將文字符號如同音符一樣的演繹出來,又將簡單的幾行詩句、詞句,鋪演、引申、發揮,給人歷歷在目的感覺,好像看見作家所看見的,體會到所經歷的情事,不只是將它呈現出來,更能知其所以然地加以評論分析。那這樣說來,講解詩詞的人,不僅僅是一個演奏家,他同時也扮演著指揮、導演、評論家的角色。
我採用這樣的講解方式,主要是希望能夠為你帶來詞中有畫,詞中有樂的立體感受。如果你在讀詞、聽詞的過程中,透過想像看到了畫面,聽見了聲音,彷彿走進了詞的世界,身臨其境,那是多麼美妙的體驗啊!
如果能將聽課變成一種享受,不是很美好的事嗎?對我來說,與大家分享詩詞的人情之美,是十分快樂、美好,又有意義的事。我在課程的內容中,也會提到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希望大家能積極留言,大家一起探討,互相學習,逐步感受到唐宋詞情世界之美。我是劉少雄,歡迎你訂閱《唐宋詞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