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台灣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劉少雄,歡迎進入《唐宋詞的情感世界》。上一講,我們談了詞的文體特點,它含蓄委婉,擁有文辭美,有音樂性,以及以時空對照人事的這種特殊抒情性。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如何來讀一闋詞,怎樣進入詞的這種美感世界和情感世界。
首先要說,詞和詩歌的語言是不一樣的。杜甫的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意境雄渾,語意奔放,這是詩的語言。而范仲淹的詞句,「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含煙翠」,同樣寫秋天的落葉和江水,意境綺靡,語調委婉,這是詞的語言。看這些詩詞的用字造句,稍稍讀一遍,就能夠體會它們聲音的差異,情調的不同。
雖然,詞與詩歌的情調不同,但它們都潛藏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某種特殊的情感基因。詩在古老的年代,是與歌樂舞一體的,而且不是單純給人閱讀聆聽的文本和歌曲,它需要人們參與投入,透過發聲跟著節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人同感共樂的一種活動。
換言之,它充滿一種興發感動的力量,讓人們精神得以提振,並且反應出來的情緒觀察到個人和社會間和諧與否的情形。而且在與人一起互動中,有著群體的感覺,也會借此來發泄個人的情緒。那就是孔子說的:「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了。不要忘記,這個作用是用整個身心去感知,會為生命帶來一種啟發、洞察、共感、宣泄的反應,這對我們調理情緒,促進情誼,提升生命境界,應該會有幫助。這是傳統詩教的理想。
詩能夠這樣,而詞也應該要做到這樣。詞如果不想把它視作書本知識,就應該賦予它生命力,真正去感受它,用情感來體會,必定能夠喚起精神,達到「興觀群願」的效果。
確實,唐宋詞是千百年前的作品,靠著一套文字符號,一種文體形式流傳了下來,即使是經歷過朝代的改變,由元朝、明朝到清朝,都有著不少讀者。更何況南北各省各縣大家說著不同的話,既有古今之變,文體有簡繁之別,而我們依舊讀著、聽著,我想能夠超越這些時空限制,外在的形體變化,而依然令我們喜歡,引起共鳴的,應該是文辭中潛藏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某種特殊的情感基因。
那麽,我們怎樣找到潛藏在詞裡面的情感基因,怎麽進入詞的世界呢?那就要從詞的情感表達特色談起。詞的情感表達方式有三個方面。首先,要知道詞有著一種如當面向人訴說的特色。歌唱的臨場感本身就包含著主唱者和聽眾主客觀的互動關係。
像周邦彥的《少年遊》下篇,他這樣寫: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這裡模擬女子的口吻,向人嬌嗔地探問,希望對方留下來,因為太晚了,天氣又不好,路上行人也少,你能去哪裡住宿呢?不如不要走吧。如果在歡宴場合演唱,這些話一說出來,必定能讓王孫公子醉倒不已,產生很好的互動效果。
其次,是詞的當下展現的臨場感。詞中敘述的情景,無論是回憶過去,或者想像未來,往往都在當下呈現,仿佛一切如在幕前,就好像電影所展現的一種方式。我們在觀賞時,當下同時看見過去、現在、未來的畫面穿插出現。
如李後主《憶江南》這樣寫: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其中用「正」這個字,就是指正在發生著的事。當年種種在夢中重現,而在填詞當下,一切都呼喚到眼前來,讓人感覺仿佛現在就身處在當時的情境之中,一切都好像沒有變化一樣。
第三,還需要注意的是,詞的往前推進的運作模式。音樂是一種運動的形式,它有方向性、時間性和空間性,音樂本身運用節奏、旋律向前推進,層次發展,表現一種連續進行、整體一致,而且又充滿動力的形式。前面說過,詞有音樂性,有一套有別於詩文的敘述模式。與音樂往前行進的方式一樣,詞的構編也採取有層次的推進步驟,前句與後句相接,韻與韻之間脈絡相連,情節安排往往是由遠而近,由景及情,由外而內的方式,很少突兀的轉折。
而詞的篇章結構特別重在最後一句。一首闋詞的境界高低就要看它的收篇,這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那些樂章終止的地方要重點處理,受到餘音蕩漾的效果。比如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辛棄疾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李清照的「知否,知否,依是綠肥紅瘦。」,這些都是令人激賞的佳句,都安放在詞的最後,就是這個道理。
了解這三點,一、詞的向人傾訴的話語方式;二、詞的當下展現的臨場感;還有第三、詞的往前推進的運作模式,我們就應該知道,面對詞這樣的文體,不能單純只憑文字去理解它,還是需要主動的參與,運用各種感官去看、去聽,用身體和心靈去感受、去體會,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講到這裏,如何讀一闋詞,也就非常清楚了。
第一,回到感官世界。中國的文字兼具形、音、義的特色,中國的詩詞自然也融合了聲色之美、言外之意。過去的教學,特別重視內容意境的詮釋,很少教我們如何透過語言文字,體會詩詞的情境,享受感官世界之美。通常,分析語法修辭,得到的是客觀的知識,無法讓我們感動,激起主動參與的熱忱,真切體會詩詞的詞情跟美感。詩詞詮釋是以情感換取情感的過程,也是一種觀察、發現,而創造意義的活動。
我們閱讀詩詞不是被動的去接受,而是透過文本的內容,憑借個人的生活體驗,互為主動的去組織各種感官意象,拓展一個新的世界,創造新的意義來。詞人既是透過文辭語音向我們傾訴,我們也要學著吟誦詞句,隨著語音的起伏、跌宕,感受作者的情緒,同時扮演聆聽者的角色,體會他的心聲。
第二,是心歷其境。就是說用心去體驗他的情境。我們可以學會運用想像,由情入境。現在流行歌曲配合著 MV 影像,讓我們容易進入歌詞的意境,以前沒有這些設備,因此作者要引起讀者的共鳴,在詞中就需要具體寫出看見的景物,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而且交代情節,配合動作,構成可觀、可感的世界。
那聽眾讀者在聆賞閱讀時候,就可以隨著樂音、文辭,在腦海中轉化並且創作出如在幕前的景象,走進作者所在的時空,彷彿從鏡頭一幕一幕的推進中,看到實際的情境,身臨詞人所見所感。因此過去的歌詞著重寫景敘事不是沒有道理的。王國維《人間詞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是說詞中的景物都是寓有情意的。換言之,在文學裡面沒有完全客觀的事物,文學裡所呈現的景物都有主觀的色彩,所以欣賞詩詞不是去理解它的意義而已,而是更應該透過它所寫的景物,去感受它的情,享受它的美。
以前面引用過范仲淹的《蘇幕遮》這個詞為例,我再說說。我們先聽上篇: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這是在寫景。當然,這景中也是有情的,充滿著時間消逝的感傷。空間由藍天白雲的飄逝,寫到黃葉墜落大地,一片簫瑟的秋色,連接到江面,綠波上彌漫著冷冷的煙藍。詞中景物書寫常常就是這樣的,逐漸推進、加強、加深,著色,渲染,相當有層次。
就在這裡類比遊子眼中所見的景象,由近而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就引申的畫面之外,說無情芳草,跟在落日山頭之外,一直綿延生長,比喻思鄉的愁緒無窮無盡。那芳草遙接天涯,連接遠方的故鄉,令寂寞望鄉的遊子難以為懷。通常所謂以景喻情,關鍵就在這景色中意識到時間的變化。當一切都在變化中,人們就會更想留住那不變的情。
所以這首詞的下篇就從情感方面來書寫了: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就是寫情了。「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遊子思鄉既久了,早已因歸期難定而黯然神傷,無可奈何的是,自己的愁思依然追纏不已,揮斬不斷。所以他說除非每晚都能做歸家的好夢,讓人酣然入睡。否則別無慰藉,終夜難眠。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在明月高照下獨倚樓頭,否則愁懷醉飲,恐怕會引來無限相思淚痕。而事實上詞人應該是明知故犯了,畢竟壓抑不住對故鄉的思念,因此望月興懷,更添加愁緒,借酒澆愁愁更愁,終至於淚流不止啊。這首詞所寫之景,所述之情,娓娓道來,歷歷在目,都是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情境,所以容易引起共鳴。
好啦,我們小結一下。我們知道詞和詩歌的語言和情調是不同的,但都潛藏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某種特殊的情感基因。因而要找到並感受這種情感基因,就要認識詞的三個情感表達的特色,也就是詞的向人傾訴的話語方式、當下展現的臨場感,以及詞的往前推進的運作模式。
之後,回到感官世界,並心歷其境去閱讀、欣賞、體悟這一闋詞。這是我在正式講解唐宋名家詞的時候所依循的方法。下一期,我們要進入唐代,感受唐代文人詞所展現的幾種樣態。我是劉少雄,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