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琍瑩律師。比特幣 (Bitcoin) 即將邁入12歲囉!比特幣白皮書在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衝擊的當下發布,十年來帶動區塊鏈 (Blockchain) 與加密貨幣,或者稱作虛擬通貨 (Cryptocurrency) 整體產業不斷演化,你對「鏈圈」或是「幣圈」的觀察是什麼呢?未來十年,你的想像又是什麼呢?
我想像有那麼一天,當我忽然想去北海道滑雪,我的手機、電視、智慧音箱,都因為具備「人工智慧」,不約而同推薦了五顆星行程,只要我 Say Yes,機加酒一秒搞定。無奈年關將近、手頭比較緊,我只好從「純網銀」借了一筆錢,不過反正是跨境通用的「加密貨幣」,當地也都支援「電子支付」,所以不用急著機場換匯。因為大部分都待在雪場,租車的時候我選擇了「Pay As You Go」(開多少算多少) 的車險,也省了荷包。最棒的是,透過「去中心化身分識別機制」(Decentralized Identifier;DID),這一切的交易,都是在「5G」系統「萬物聯網」的情境下,自動執行「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從我的電子錢包直接扣款,快速又方便。
你知道剛剛這一段白日夢有講到我們全部課程的哪些關鍵字嗎?準備「1 號課堂」錄音的過程雖然很緊湊、很辛苦,但是我發現跟平常斷斷續續寫文章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看似無關的主題,最後都可以系統性理出一個頭緒。比方說,聽完全部課程,你一定知道每一個主題都跟「數據」兩個字有關,你也會發現,隨著全球各地的 5G 佈局落地,物聯網裝置也將翻倍成長,人工智慧有更堅強的大數據支撐,區塊鏈技術強化物聯網時代的邊緣運算 (Edge Computing),加密貨幣則協助串接從資訊流到金流的最後一哩路。我們系列課程的每一個主題,都會在 2020 年交織成相輔相成的複雜網絡,這些非典型的新興科技與商業模式,將會與傳統主流路線產生黃金交叉與爆發性地開展,收聽這一系列的課程,就是幫助我們準備好迎接新的主流、新的常態。
關於區塊鏈,可以解釋的方式有很多,但我發現朋友們最容易接受的一種說法,就是:「Blockchain is the new Internet.」為什麼呢?因為 Internet 和 Blockchain 相同的地方,在於「Peer to Peer」也就是「點對點」的本質,減少中間人、減少資訊不對稱、同時達到跨境、無國界的運作。而主要的差異,則在於 Internet 是進行「資訊」(Data) 的傳遞,而 Blockchain 是進行「價值」(Value) 的傳遞。簡單說,在 Internet 的架構下,當我傳一張照片給你,其實是傳一個 copy 副本給你,你有一份,我也有一份,這對資訊的傳遞非常方便,但是就完全沒辦法進行價值的傳遞,因為當我要付你一塊錢,運作上不能你也一份我也一份。Blockchain 的技術,可以做到我這邊 -1,你那邊 +1,正好解決價值傳遞的問題,因此被稱為「The Internet of Value」(價值的網路)。
換句話說,當既有的痛點在於「價值傳遞」、尤其是「跨境的價值傳遞」的時候,區塊鏈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區塊鏈發展初期,環繞加密貨幣的應用是對使用者最直覺、最有感的情境。你還記得在 Messenger、WhatsApp、LINE 普及之前,我們打越洋電話有多麻煩、多昂貴嗎?那你有發現,今天的我們,還在用很麻煩、很昂貴的方式,在進行跨境轉帳嗎?Internet 透過點對點的資訊傳遞,幫我們解決了越洋電話的問題,未來 Blockchain 透過點對點的價值傳遞,也會幫我們解決跨境轉帳、跨境借貸、跨境投資…這些所有跨境金融的問題。
雖然區塊鏈的應用不是只有「幣」,但單單是「幣」的應用,已經足以影響各行各業的我們。不過,聊到這裡,我們還是一如往常,要先定義一下什麼是「加密貨幣」,否則很容易各說各話。加密貨幣在法律上至少有四種完全不同的定義,包括:1. Commodity (商品)、2. Security (證券)、3. Digital Asset (數位資產) ,以及 4. Currency (也就是貨幣)。
你可以理解第一種定義Commodity (商品) 是像湯姆熊代幣、遊戲點數、禮券等等為了「代幣經濟」(Token Economy) 這個由來已久的商業模式所設計的代幣,透過區塊鏈技術,用加密貨幣的形式來運作,被稱為 Utility Token (功能型代幣),本質上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種定義:Security (證券),就是過去大家在講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 或是 STO (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證券代幣發行))最重要的概念,因為這種「幣」有價格的漲跌、有投資性、有次級市場流通性,所以本質上屬於證券,由此衍生「Tokenize Everything」(把所有東西都代幣化))的趨勢,例如不動產代幣化、碳權交易代幣化…等等,都屬於這個範疇。有別於前面講的這兩種「幣」,你的幣和我的幣沒有不同,可以交換,第三種Digital Asset (數位資產) 本質上則是不可替代的幣 (Non-Fungible Token),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數位資產,可以收藏、也有次級市場交易。最後一種定義,Currency,就是錢,它的功能等同於我們每天在用的新台幣、美元、日圓這些法幣,具有「價值儲存、價值計算、交易媒介」的特性,像是英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如火如荼正在研究的官方數位貨幣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還有我們另外一堂課要討論的「Libra」,就請先容我先賣個關子囉!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了解證券型代幣,聽完這堂課之後,可以回到文字稿,參考我為此寫的一篇文章,當中認真回顧了證券金融史,也解釋了著名的「Howey Test」,如果你想大範圍地認識加密貨幣國內外監管模式的發展,也可以參考我為國發會寫的另一篇文章 ,文字稿也有連結。一言以蔽之,加密貨幣的法規監管,重視「跨境協作」,不是一時一地可以片面處理,歐洲議會於 2019 年 4 月間成立橫跨公私部門的國際協作組織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rusted Blockchain Applications,臺灣政府也積極參與其中。以全球監管趨勢來講,因為區塊鏈與加密貨幣「跨境」的本質,各國一方面不希望洗錢防制與打擊資助恐怖主義行動的天羅地網產生漏洞,一方面也不希望過度監管反而抑制創新,因此紛紛把監管當作一門生意,引進許多創新的措施,彼此有明顯的「Regulatory Battle」(監管角力) 的現象,例如透過「大小分流」的監管模式,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範圍,或是鼓勵「法遵創新」(RegTech) 和「監理創新」(SupTech),透過科技的應用來確保商業模式和所有營運的內容符合法令要求,同時設法提升公部門監管技術能力,而這也正好是智能合約自動化運作的最佳示範場域。
在課程開始之前曾經與我們聊過的AppWorks合夥人Jessica,也相當專精於區塊鏈產業的研究,我問她每年、甚至每半年都有新的區塊鏈關鍵字跑出來,卻有許多還沒搞懂的關鍵字已經失效,這更新的速度會不會讓人無所適從,她的想法出乎意料,不是灰心,而是更有信心,因為雖然好像很多東西不了了之,但是也很多新的點子源源不絕,這是一個「疊代」(Iteration) 的過程,所有不了了之的東西,都會轉化成後來源源不絕的能量。除了前面提到的 ICO、STO,最近最夯的點子叫作DeFi,就是「Decentralized Financing」(去中心化金融服務),也就是由 DApp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這種建立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建構以智能合約自動化運作的放款、借款或其他金融交易生態系。因為使用尚未普及,也可能面臨監管和稅務的風險,目前仍然侷限於早期使用者作為套利的工具,但是不可否認,近年來各國政府與民間都在推動「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ng),希望能夠照顧到傳統銀行比較少關注的族群,DeFi 確實可能是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好幫手。
當然,區塊鏈不是只有加密貨幣而已,除了「價值傳遞」,區塊鏈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Trust Machine」(信任機器)。剛剛一直提到「智能合約」四個字,現在讓我來為你解釋一番。身為律師,最常被問到,怎樣的合約才是有效的合約。你知道嗎?當你在便利商店買可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已經跟店家成立「買賣合約」了。當你在販賣機買可樂,則是把「締約」與「履約」的過程,藉由機器加以「自動化」,如果機器故障,沒有交付可樂,我們可以請求退幣,也就是「解約」。你可以想像智能合約就像販賣機一樣,因為它是架構在區塊鏈底層技術的通訊協定,基於區塊鏈可追蹤 (Traceable)、防篡改 (Tamper-Proof)、不可逆 (Irreversible) 的優勢,智能合約能夠自動化執行「價值傳遞」的任務。前面提到加密貨幣的發行,或是社群、娛樂、媒體、教育等領域的代幣經濟,以及各種 DeFi 金融服務,都可以透過智能合約加以實現。
同樣的,基於可追蹤、防篡改、不可逆的優勢,區塊鏈也可能為人工智慧所衍生惡意造假、演算法歧視、數據壟斷等種種問題,找到答案。我們在聊「Libra」的時候,會看到他們在白皮書中埋了一個「去中心化身分識別技術 」(DID) 的哏,而 DID 這種為人或機器配置數位身分證的技術,除了可以作為各種代幣經濟與金融交易的基礎之外,同時開啟我們對於資料歸戶 (Data Linkage) 這個概念,進一步應用在數位行銷、社群媒體、精準醫療、物聯網等領域的想像,也就是透過 DID 確保數據的歸戶與連結必須以使用者的意願為前提,數據可以隨使用者的控制,遊走在不同服務之間,平台中間人的角色將因此被弱化。目前開發者提出的各式各樣 DID 解決方案多達數十種,分別建立在 Bitcoin (比特幣)、Ethereum (以太坊)或 IOTA Tangle 這些技術架構上,其中 IOTA Tangle 沒有中文翻譯,但它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專門處理物聯網機器對機器 (Machine to Machine) 之間的數據流和金流的加密貨幣技術,業界看好它可能發展出各種情境的資料市集 (Data Marketplace),讓數據成為「有價」的資產,數據擁有者在提供數據的同時,可以獲得數據使用者給付的對價。 當然,區塊鏈既然號稱可以形塑數位化的民主,發展過程絕對不能忽略數位落差與弱勢保護,我在另一堂「DID」的課程,也會跟你一起想一想。
此外,我們在往後「5G 與數位轉型」的主題當中,還會進一步討論「以人為本」的數位社會未來願景。區塊鏈天生擅長與機器對話,血液裡又流著「去中心化」、「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基因,隨著 5G 技術開展,當物聯網應用方方面面滲透我們日常生活的那個時候,即便我們還是講不清楚、說不明白「區塊鏈」的技術細節,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一同參與了新一代的典範轉移。但是身為業者的你,如果還是「不知不覺」,可就糟糕了,人家說掌握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親手創造它,你覺得呢?先聊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