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王澤仁 | 富過三代的不動產傳承課
聲音課程 4小時5分28秒 投資理財 22集

不動產疑難雜症哪家強?台北松山找明王。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不動明王Samuel。金價足歡喜(台語)有這個機會,可以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台灣的不動產。

 

購屋與租屋關鍵差異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堪稱民怨之首。

到底是租屋好還是購屋好?一直都是民眾相當關心的議題。

 

由於坊間已經有非常多分析與討論的文章或影片,所以這邊不賣關子,直接破題講我個人整體觀察後的結論:


必須由未來房價的漲跌,回過頭來判斷今天的決策,究竟是對還是錯,是一個事後諸葛的概念。

 

假設未來房價飆漲,身為屋主的你,除了這段期間居住無虞之外,手邊還多一個「出售房屋」的選項,有機會獲得大量資本利得,怎麼算都划算,當然是購屋好!


假設未來房價暴跌,身為租客的你除了僅支付租金取得居住權之外,完全不必承擔任何房價下跌、資本虧損的風險,這段期間辛苦累積的財富,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當然是租屋好!

 

但講了老半天,關鍵點仍在於──就是沒辦法鐵口直斷未來的房價!

 

房市景氣的好壞,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判斷,因為它是一個眾多總體與個體因素交互影響後的結果,每個人都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前面的因,但就是無法開天眼,預料到後面的果。

 

既然連專門研究不動產的專家學者,或實際從事不動產業的仲介、開發、投資商…等專業人士,都誠實告訴你他們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未來的不動產是漲是跌,那麼一般市井小民在看了幾本書、聽了幾堂課後,就想憑幾個特定數據來判斷,坦白說,只是稍微強化與支持一下自己的決策信心,感覺有憑有據,沒那麼像賭博而已。

 

購屋與租屋怎麼抉擇?

 

既然沒有人可以事先知道未來房市的漲跌,那麼只好退而求其次,透過不同的角度來檢視,購屋或租屋該如何抉擇?

 

第一個角度,是主觀個人認知。

 

如果你本身在這個當下,有著非常強烈的購屋慾望或必要性,例如:
「有土斯有財」是你畢生封為圭臬的座右銘,你真心認為只有不動產才算是real estate,真正實質的資產;或你女朋友的媽媽說,如果沒有買房的話,其實叫她阿姨就好,暫時還用不著叫丈母娘那麼親熱……之類的。


或是正好相反,你覺得人生在世不過一具皮囊,房子也只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外殼,你就是喜歡到處漂泊、四海為家,沒有特別想在哪個地方定居。

 

那麼,誰說一定要買房才能安身立命、成家立業,租屋其實就已經非常足夠。

 

總之,如果你已經有十分明確的主觀意志,不妨直接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不必做購租屋的比較。

 

第二個角度,是客觀預算分析。

 

萬一你沒有那麼感性,你所追求的是理性、CP值與效用極大化,那麼就應該花時間比較一下購屋及租屋,兩者所需要支付的成本與費用。

 

購屋需要支付買賣價金,由於房價實在太高,所以買方通常不會全部自己扛,只會備妥頭期款,剩下的尾款會向金融機構借貸,日後再慢慢償還房屋貸款。不過由於貧富差距的關係,個人偶爾也遇過零星幾位金字塔頂端的貴婦或大老闆,一口氣付清1億四千萬房價,直接買2戶的,真是嘆為觀止!

 

租屋則需要支付房屋租金,由於房東怕房客住到一半熊熊落跑,所以還會索取2個月的押金;押金於租賃關係結束後會歸還,或是用來墊付房客應負擔而未支付的費用。


關於選擇購屋的財務預算分析


在財務分析這部分,首先介紹一下《理財規劃人員》教科書上使用的兩種方法:

 

第一種叫「年成本法」

 

顧名思義,就是比較購屋與租屋每年所需要花費的使用成本,金額比較低的比較划算。所以如果購屋成本比較低,就應該考慮買房;如果租屋成本比較低,就應該考慮租房。

 

假設老王看上了一間40坪位於台北市文山區新蓋好的大廈9樓,屋主表示出售或出租都可以。

 

★購屋的條件是:總價8百萬,須自備3百萬,再搭配5百萬和利率6%的房貸

★租屋的條件是:房租每月3萬,押金3個月。

當押金與自備款之機會成本都是3%時,請問老王應該挑選購屋還是租屋?

計算的部分,請看一下文稿。

  

結論就是,本案例結果是購屋成本約39萬、租屋成本約36萬,因此決定租屋較划算;當然後續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列舉扣除額的多寡、房屋租金的調整幅度、房貸利率的高低走勢、房屋價格的漲跌行情…等,都可以再視情況納入考量。

 

如果你決定把時間或金錢拿去「買房」,代表就無法把資金拿去做其他運用,比如投資等等,那麼此筆資金沒有獲得的效益,也必須算在「買房」的頭上,這是「機會成本」的概念。

3-1.png


第二種叫「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只計算某一年的成本不夠精準,他們更在乎的是每個月實際發生的現金流,此時就可以改採淨現值法,也就是在固定的居住期間內,將租屋及買屋的每年現金流量,折現到相同時間點,再比較兩者的現值,以較高者為划算。

 

接續前述,假設老王已確定會在這個地方住滿5年,
★購屋的條件是:房貸每年本利平均攤還的金額是43萬5千元。

★租屋的條件是:房租每年會調漲1萬2千元。

請問,老王應該挑選購屋還是租屋?

雖然,淨現值法是將兩者直接進行比較,但老王若挑選購屋的話,5年後會多一個出售房屋的選項,而房屋售價是一個尚未確定的變數,因此最後結論是「如果房價有達798萬以上,購屋就比較划算。」

 

計算的部分,請看一下文稿。   

3-2.png3-3.png


 以上兩種方法,在財務分析上經常被使用的科學方法,但它比較常被挑戰的在於,會有很多假設性的條件。例如:假設房租會漲價、假設房貸保持不變…等。


但未來的狀況絕對不可能一成不變的,多少都有突發狀況,因此過去那個時間點所做的決策,就可能被推翻。 

3-3.png 

3-4.png

3-5.png


如果財務分析這種硬梆梆的計算方式,讓你一個頭、兩個大。沒關係,還有第三種簡單易懂的指標比率法,更受民眾青睞。

3-6.png


1.租金房貸比

將每月房租直接除以每個月房貸,稱為「租金房貸比」。

當租金房貸比低於50%時,表示租金與房貸落差較大,與其一生背貸款當屋奴,還不如當一個財務壓力較輕鬆的租客,居住品質還可能可以更高。

而當租金房貸比超過50%時,表示租金與房貸落差較小,與其一直當房客替房東繳房貸,不如自己購屋當房東。


2.房貸收入比


將每月房貸直接除以每月收入,稱為「房貸收入比」或負債比。當負債比低於30%時,房貸屬於合理的輕度負擔,經濟上游刃有餘,此時可考慮買房。


當負債比在30%以上低於50%時,房貸屬於中度負擔,或許可以再評估一下,確認自己是否真的願意為了購屋而犧牲生活品質。


當負債比超過50%時,房貸屬於重度負擔,為了扛房貸只能縮衣節食,萬一緊急預備金無法因應任何財務危機,此時可考慮租房。

 

一般市面上的理財書籍,通常建議房貸占收入的比例,應該盡量控制在1/4或1/3以下,也就是百分之25至33以下。


但參考我國2019年第二季房屋貸款負擔率的資料發現:

房貸收入比的數字,全國是36.06%、新北市是48.59%、台北市甚至高達59.25%、等於全台灣房貸收入比,早就遠遠超過理財專家的建議。

 

也難怪無論中央或地方長官,在走馬上任時,都曾經喊出開放貸款上限9成、貸款期間40年的政策口號,買房確實是台灣人最甜蜜也最沉重的負擔啊!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邊,還想瞭解更多不動產的小Knowhow嗎?別忘了繼續收聽喔!我們下集見,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