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何培鈞 | 你想活出怎樣的小鎮?
聲音課程 5小時7分14秒 藝術人文 97集

我在極度忙碌的狀態之中,還能完成這本書,在寫序的當下回想起來,真是深覺非常慶幸與感恩。

今年六月三十日,我們剛結束在嘉義市舉辦的二○二○年第一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這個活動最早主要由「甘樂文創」的林峻丞,以及「林事務所」的林承毅籌備,同時邀請「旅庫」邱明憲、「幸福果食」廖誌汶、「台青蕉」王繼維、「樹冠影響力投資」楊家彥、「鹿港囝仔」張敬業、「茶籽堂」趙文豪,加上我,九位發起人共同倡議,號召全台對地方創生有興趣的產官學研各單位來共襄盛舉。

這是民間發起、由下而上自發性的盛會,在許多單位的贊助與協助之下,居然集結了八百多位老中青不同世代,為台灣的創生發展方向,尋求新的可能,也試圖凝聚眾人,成為一股新的力量。

整場年會的氣氛非常熱絡,我們發現,台灣的「地域振興生存戰」需要更宏觀的視野與更細膩的心思,引導大家進一步理解,而非僅從青年返鄉的產品、設計、行銷、創業等議題去發展。地方創生需要的,可能是地方生存支持系統建構理論與實作基礎。

然而,面對錯綜複雜的地方治理議題,又該如何培養更多創生人才?我們不能停留在探討問題的階段,我們需要帶領更多有志之士,積極熱情去探索議題背後的精采答案。

我站在年會舞台上主持時,望著台下上百名青年朋友,聽著他們一句句充滿力量的話語,大家都散發著無與倫比的光與熱。這樣的民間動能,積極引領著台灣社會下一個前進的方向。我們必須將台灣社會團結與凝聚起來,並從亞洲視野來看地方發展,思考如何萌動台灣地方的創生價值。我們懷抱著台灣土地滋養我們的愛與善意,促進海外城鄉議題的合作,媒合海外人才流動,共創亞洲的美好未來。

近幾年,我在海外進行許多合作與交流,意外發現,台灣的鄉鎮創生經驗,具備與國際接軌的契機。因此,萌生出把竹山小鎮發展成能與亞洲接軌的實驗場域,讓更多海外人才、觀點與資源,回到竹山。這對鄉鎮的未來想像,或許是不同的里程碑。

回顧這十五年來在竹山發展至今的不可思議人生,實在受到太多人給予的祝福與呵護,我才能走到今天。誠如母親對我的殷切叮嚀,「要永遠記得社會大眾對我們的深切期盼」,因此,我深深期許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中、家庭裡的身體力行與深刻體悟,能為大家帶來更多熱情與勇氣,更能帶給台灣社會實質的貢獻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