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龍貓大王 | 日本藏在細節裡
聲音課程 4小時27分14秒 自我成長 31集

哈囉你好,我是龍貓大王。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我們最喜愛又有點陌生的日本,我會告訴你一些有趣的日本文化、分享一些稀奇古怪的日本新聞、或是我自己對日本的文化觀察。 

而這次我們要談的是「人孔蓋」,也就是馬路上、人行道邊的地面上常常看到的鐵蓋,多半是圓形,有時也有方形的,掀起來就能方便工人進入下水道修繕的設計。這麼平凡的東西有什麼重要的呢?我們到日本旅遊,無非是為了欣賞好山好水、品嚐美饌佳餚。但是,下次如果你在日本,看到有人低頭掏出一張張繪製精美的卡片,一直盯著卡片與地上的人孔蓋互相比對,請不要感到奇怪,他們可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孔蓋愛好者」,正在全日本找尋各種千奇百怪的人孔蓋。 

每天被來往人潮踩過無數次的人孔蓋,現在是日本各大縣市政府的觀光妙招,這些圓圓的人孔蓋上,不再是單一的制式幾何圖案,反倒轉變為用來彰顯鄉鎮特色的美麗圖騰。這種特別經過設計的人孔蓋,在日本已經有將近 40 年的歷史。第一枚設計人孔蓋,上頭畫滿了許多漁獲,是 1978 年沖繩縣政府的巧思。後來,各個鄉鎮開始出現了繪製各地名產或風土民情的設計人孔蓋。像是擁有日本第一名城姬路城的兵庫縣姬路市,就在人孔蓋上設計了繪製整修過後白到發亮的姬路城;而在全年皆可欣賞丹頂鶴生態的北海道釧路市,當然會有畫著美麗丹頂鶴的人孔蓋。於是,有著溫泉、古城、祭典、美景等等名勝的觀光城鎮,在 20 年前就紛紛將在地驕傲,鑄成隨處可見的人孔蓋,散落在大街小巷裡了。 

當然,這些人孔蓋跳脫了傳統功能導向的制式設計,但是,如果要說到近年興起的人孔蓋熱潮,那麼我們應該看看那些沒有名產的鄉鎮。許多地方未必擁有值得驕傲的在地名產名勝,但是地不靈,人卻未必不傑,有些家鄉子弟日後成為了偉大的創作者,而他們的作品,就成為了光宗耀祖的最佳宣傳招牌。 

比如說,長野縣佐久市的JR佐久平車站前,鋪著漫畫《北斗神拳》主角拳四郎的人孔蓋;又或者是出身台灣的安藤百福,在大阪池田市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碗泡麵,因此,池田市就有了畫著日清泡麵吉祥物小黃雞的人孔蓋;而曾在奧運爭光的北海道北見冰壺隊,這群可愛的日本國民女兒,當然值得北見市為她們留下許多冰壺人孔蓋做紀念;還有,漫畫家水木茂在東京調布市住了 50 年,他筆下的鬼太郎自然成為調布市的人孔蓋設計;而漫畫《名偵探柯南》作者青山剛昌,出身自鳥取縣北榮町,當然,你馬上就能猜到那裡會有什麼樣的人孔蓋。 

漫畫、食物、運動,這些流行全球的日本新型態軟實力,如今為原本平凡無奇的人孔蓋,帶來華麗轉身的機會。這讓人孔蓋,進而成為了粉絲與宅宅們絕對要親自拜訪的朝聖景點,因此點燃了一波近 10 年來的人孔蓋風潮。事實上,這一切來自於日本政府,想要改革人孔蓋形象的政策推廣。 

過去人孔蓋帶給人們的印象,就是髒亂、腥臭與陰暗,而全國統一圖案樣式的人孔蓋設計,更讓人對它毫無興致。但是自從中央政府登高一呼,推動改革人孔蓋設計之後,連帶推動了許多地方政府與民間廠商,開始改變對於人孔蓋的思維。它不再只是街道上的一枚鐵蓋,而是一塊不利用就太可惜的空白招牌。許多人每天得經過它、踩過它,但它其實可以傳達更多的概念,在用來進出下水道維修的功能性之外,它還可以提醒過往路人,這塊土地上其實有些美好,值得你駐足欣賞。 

就這樣,在全日本 1 千 5 百萬枚人孔蓋裡,如今已經有高達 1 萬 2 千種各式圖案不同的設計。每一枚人孔蓋的使用期限是 30 年,而每年有將近 10 萬枚人孔蓋陸續需要汰換,這也代表,日本街道路面上的風景,每年都會漸漸改變——而且,是在你的腳底下改變。設計人孔蓋的數量比率正在穩健增加中,如今,不只上頭畫著名勝古蹟、也不只畫著某部熱門動畫的人氣角色。許多政府開始舉辦市民設計人孔蓋大賽,讓市民們一起構思與他們最親近的人孔蓋。 

大阪市 2014 年舉辦的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的竟是一幅學生畫作。上頭不僅畫著被章魚燒圍繞的大阪通天閣電波塔,而且還寫著大阪腔的「賊喜啥毀」。於是,一枚充滿大阪幽默風格、而且很接地氣的大阪人孔蓋便因此誕生。 

如同在全球動漫粉絲之間興起的「聖地巡禮」風潮,這些有趣又美觀的人孔蓋,也掀起了另一波聖地巡禮。而由下水道相關工程廠商、地方政府、設計事務所、與民間法人等 146 個單位共同組成的「下水道宣傳平台」,決定為這些人孔蓋愛好者們,整理更有系統的全國設計人孔蓋資訊。他們自 2016 年起,開始製作人孔蓋收集卡,內容包括了全國 222 種最特別的設計人孔蓋,標示它們所在的 GPS 座標與城市名稱。讓粉絲們可以像收集寶可夢一般,拿著卡片到達這些地圖上找不到的人孔蓋地點。 

驚人的是,這個人孔蓋收集卡誕生不過 2 年,發行量就已經超過了 100 萬枚。下水道宣傳平台在2019年首度舉辦大型的同好交流會,但是很明顯地,主辦單位小看了這 100 萬枚發行數量背後代表的意義:他們只準備了能容納 600 位來賓的會場,但是報名想要參加大會的人數,超過了 3000 名。 

當然,也不是所有市民都會滿意精心設計的人孔蓋,某些印著鄉里之光人像的人孔蓋,則會引來另一種聲音。比如說,東京日野市的人孔蓋上,印著新選組副組長土方歲三頭像,就遭到投書批評說,市民每天踩在歷史偉人臉上,是很不禮貌的事;就連剛剛提到的丹頂鶴人孔蓋,也被愛鳥人士批評,怎麼可以踩在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身上。怎麼說呢,人孔蓋自己可能也意想不到,有一天大家會為它吵成這樣吧? 

如果將目光轉回臺灣,台北市曾在 2012 年進行一波短命的人孔蓋設計革新,而在 2020 年,台北市政府決定在南港、萬華、大同與中正區,重新設立符合當地風情的特殊人孔蓋。城市行銷已經是當今都市發展裡重要的思維,透過這些不起眼的人孔蓋,讓街道增添許多在地化的趣味,以日本的經驗看來,是非常聰明又節省成本的創意點子。也許很快地,我們將會在台灣各地,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地面風景。 

希望你喜歡這次的日本文化觀察,我是龍貓大王,我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