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張曼娟 | 讀詩小學堂
聲音課程 12小時1分38秒 親子教育 100集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西元1127-1206年) 字廷秀,號誠齋,宋朝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前期詩作模仿江西詩派,追求形式,後來焚盡千首詩篇,改以萬物為師。詩風自然清新,時稱「誠齋體」。與尤袤、范成大、陸遊齊名,稱南宋四大家。今存《誠齋集》等。



讀著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這首詩〈小池〉,就像回到了我的童年,夏天的午後。

小池塘的水是從地底湧出來的泉水,細細的水流,聽不見聲音。而池塘旁的大樹,枝葉茂密,樹陰投射在水面,原本被太陽照耀得刺眼的光,也變得柔和許多。這是夏天剛剛來臨的時候,初初生成的荷葉還沒展開,只伸出一個小小的尖角,剛剛浮出水面,蜻蜓已經迫不及待的飛來,棲息在上頭了。

在這裡可以分享的是兩種描寫技巧,池水裡湧起的泉水出口,汩汩的流水一會兒明一會兒暗,就像一隻轉動著的眼睛,脈脈含情的樣子,這就是把一個科學的現象,做出了文學性的描摩。還有樹陰在水面形成的陰影,看起來是晴亮的,光線卻很柔和,就算眼睛一直盯著看,也不會難受。這兩種描寫的方法,很值得學習。南宋詩人楊萬里,活了七十九歲,總共寫了兩萬多首詩,流傳到現在的也有四千兩百多首,有人說,他是古代寫詩寫得最多的作家了。我們常覺得寫作沒靈感,真應該跟楊萬里老師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