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少女凱倫 |
影像課程

你好,我是凱倫,這是《斜槓複利》的第九堂課,也是「斜槓實作篇」的第一個單元。前面,我們在「斜槓心理篇」花了五堂課的時間,琢磨出面對逆境與挫折的耐受度,接下來關於實作的幾堂課,我會一一告訴你,如何透過內容養成個人觀點,進一步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講到透過內容養成個人觀點,大家都會想到現在很流行的「自媒體」這三個字。現在這個時代,人人都有自媒體,並用自媒體來打造個人品牌,可能是透過影片、文字、圖片,甚至聲音,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方式有很多種,所以在這堂課要談的,不完全只能應用在文字表達上,你還可以透過這一套系統,套用在你自己最適合也最擅長的方式,讓你的觀點更大眾化,並且引起共鳴。這也就是我在接下來幾堂課會強調的「表達個人觀點的複利效應」。

表達觀點的複利效應是什麼呢?說穿了,就是讓更多人知道你的想法,而這些個人想法,能夠透過分享傳播出去。你是不是常常疑惑,為什麼沒什麼人看見自己發表的內容呢?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你的內容不好,有可能是主題太小眾,或者太專注在某一個領域,也可能是因為你挑選的主題不是跟每個人都有關連,讓大家對你發表的內容興趣缺缺。

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當然換主題是一個方法,但如果你的專長就是在這個領域,那麼在不換主題的情況下,該如何讓更多人知道自己呢?

我們先思考一下,這個世代最容易讓大家知道自己的方式,不外乎就是透過網路來傳播個人觀點,而在網路的場域當中,要思考的是曝光平台及管道。

平台與管道差異在哪裡呢?平台是用來發表創作的,包含Youtube、Medium、Wordpress。而曝光管道,則是你可以主動傳遞給不同受眾的方式,目前內容創作者常使用的,包含臉書的社團、粉絲專頁、LINE @、聊天機器人等。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你也可以想成:平台是用來存放內容的 ,曝光管道則是增加流量的。那麼兩者的作用能不能重疊呢?答案是「要看情況」,比方說有些知名的平台就會自帶流量,就能兩者兼具,但如果在管道放內容就沒那麼適合了,因為缺乏內容分類,使用者比較難找到過往的相關內容在哪裡。

舉例來說,你可能會覺得:把文章寫在粉絲專頁,這也是平台,怎麼會是管道呢?但是臉書粉專並沒有統整你所有文章的設計,像是「熱門度」、「按讚數」、「日期排序」、「文章類別」等將內容分類的標籤,因此較不容易搜尋,比較適合用作管道而非平台。因此對於大部分創作者而言,臉書是個適合曝光的管道,使用廣告、主動推播,或個人主動曝光到社團等來增加流量,社群媒體的功用就是曝光,但不是整合內容的好選擇喔。

那我們如何運用這股社群力量讓自己關注度提升,進一步產生個人觀點的複利效應呢?我的經驗累積下來,總結了一句話是:「當你越渺小,你就要越主動」。

怎麼說呢?當你一開始想要靠自己發聲表達意見時,起初會不被理解、不被重視,那都是很正常的,除非你本來就在業界很有名氣,否則市場給新手的「冷凍期」考驗都是免不了的,就像新品牌、新產品上市,都需要市場預熱、暖身、打知名度,主動去宣傳,才會有人注意到你的品牌,並借用你的才華。

在往「讓更多人知道你」的這個方向發展時,要先清楚知道,內容曝光有三種目的:第一,是流量,第二是聲量,第三是提高形象。

首先來談談第一個目的,流量,也就是讓讀者、觀眾點入你的內容平台,增加流量,以個人網站的流量而言,一個月1萬瀏覽次數以上,基本上就算小有知名度,如果很認真經營、積極曝光,一個月10萬流量也算是頂尖,當然如果是爆文教練等級,光是一篇文章就破10萬,那也不在話下,但這種超大流量的狀況,通常會發生在其他媒體平台重複曝光的情況下。如果以大眾媒體的數據來談,台灣排名前十大的媒體網站,一天的重複瀏覽率大概落在八百萬到一千五百萬。當然,對個人網站而言,八百萬流量是遙不可及的數據,但也想讓大家藉此理解媒體及內容產業。

以上是用文字內容來討論,不過現在影音內容發展得相當蓬勃,Youtube和Podcast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影音的曝光又比文字更能吸引一般大眾,因此新影片的一日觀看人次,經常超過5萬、10萬,甚至百萬也都有。

曝光的第二個目標,也就是聲量及討論度,現在常聽到大家說社群要跟風,小編們得跟上話題及趨勢,這些都是為了強化聲量與討論度的做法,另外,也有使用SEO的作法,也就是在文章內設置熱門的GOOGLE關鍵字,為自己的內容強化搜尋曝光度及搜尋排名。

除了這些做法以外,你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除了跟風,更可以想想看「如何讓自己成為那一陣風?」、「如何成為別人跟風的對象」,你可以思考看看自己的個人特色、魅力、主題的選材,要如何編排與強化,讓自己有獨特的觀察切入點,找到能讓自己成為主角的機會。

想成為被跟風的對象,就得轉換成大眾角度思考,這樣一來,即使是你的個人觀點,也可能做到別人完全沒有嘗試過的內容,並藉由你的平台與曝光管道,加上主動投稿、主動散播到其他曝光管道,藉以增加社群討論度。議題做得好,更可能成為大眾媒體報導的對象與題材,一旦被大眾媒體報導過,就有機會達到曝光目的的第三點「提高形象」

至於哪些議題屬於大眾議題?我們在第14與15課的創作共鳴內容法則中,會再深入探討。

接著延續以上兩點,再來談到曝光目標的第三點,也就是提高形象,我個人認為在社群上多次曝光,初期大家會開始對你有印象,也會知道有你這號人物存在,等到進一步有主動邀約的合作,無論這個合作有沒有實際金錢收益,你都要開始為自己提升形象。所謂形象,有點像是一個陌生用戶,第一次知道你的時候,你留給別人的印象,比如說知道你擅長做哪些事情、你提供哪些服務、你的專業在哪裡,運用社群,可以為自己創造不可思議的人脈連結。

當然也許有人很排斥在社群上創造形象,像我一開始就是這樣,但我在這裡也想跟你分享我自己的想法改變,而這個想法的改變,也大大地改變了我的人生。

2018年時,我認為陌生人加自己臉書好友,或者主動加不認識的人好友,是一件不太合理的事情,因為這些人沒有必要關心自己的生活,我也沒有必要跟大家交代我在做什麼。但隨著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才發現許多專業人士,其實很少在社群上分享私生活,反而多是展演自己的專業與學習,用彼此的專業互相學習與幫忙,一起創造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當我轉念以後,懷抱著比較開放的心態,開始接受這樣的人際串聯方式,轉而在臉書產出個人作品、想法,分享自己的專業,對於好友篩選也沒有這麼防備,反而有超過10個共同好友,就會毫不考慮的按下同意,甚至更進一步,主動加陌生人好友,或者私訊對方自我介紹,留下好印象,期待未來某一天有可能合作。

以前覺得跨出舒適圈,讓我不安也害怕,甚至出現厭惡感,但到了我真正跨出去之後,才發現,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以外,有太多跟自己想法很契合的朋友,社群上認識的朋友,因為不是以成績、學歷區分彼此,反而是有著相同價值觀,或者在同一個領域,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貢獻專業、追求成就與卓越,卻又實際而不膚淺,可以拉著彼此成長,這樣認識到的朋友,我很珍惜。

透過社群的弱連結,短時間我有機會和上百位不同領域的人接觸,可以在同樣的層次上討論,還能一起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

當然,我知道有許多人排斥這樣的交友方式,然而社群活動有益處的地方,在於跟自己興趣或價值觀相合的人聚會聊天、交換想法。如果只是參加以交換名片為目的,沒有特別主題性的跨業交流,那不管參加幾次也不會有收穫,彼此的關係也會止步在商業或吃喝玩樂上。

對於出社會不久或者需要再拓展交友圈,幫助自己職涯有更多不同可能性的人來說,人脈真的很重要。而關於社群經營、社群人脈、社群存摺這一塊的議題,我們留到第16到19課,在用比較充裕的篇幅與大家分享,這4堂課,我將與你分享社群存摺,運用社群力量的串聯,我還會用自身的例子,告訴你我如何運用專業產製不同產品,在一年之內還清了50萬元的學貸。

最後,幫大家總結,表達個人觀點,目的在於讓自己的內容產生流量,並且能夠掌握 時事 專業跟話題 ,讓自己不再只能跟風,還可以颳起社群的風,最後,透過社群提高自己的形象、穩固自己在他人心中的第一印象與專業,隨著時間的推演,你將透過內容產製與表達個人想法,為自己創造複利。

下堂課,我將進一步與你分享,如何用表達力來累積斜槓力,我是凱倫,我們下堂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