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小孩,只有不被了解的孩子!
當孩子大吵大鬧,或退縮不前時,
別急著:矯正孩子言行,貼上「壞孩子」、「怪小孩」標籤。
先看出:孩子對你發出的求救訊號、覺察何時壓力失衡了。
5個步驟,自我調整,幫大人重塑觀點,幫孩子找回學習焦點。
如何找出孩子的壓力源?
生理╳情緒╳認知╳社交╳利社會,5個領域,著手處理:
是否座椅不好坐,讓孩子坐不住?
是否環境太混亂,讓孩子過度緊張焦慮?
孩子是需要社交活動,還是好好獨處休息?
孩子在何時因何事,出現反社會行為或品格缺失?如說謊、霸凌。
發現「問題行為」當下,正是培養調整力的寶貴時機。
5個步驟,自我調整:
1. 解讀訊號,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2. 偵測壓力,找出孩子的壓力源和固定模式。
3. 減少壓力。
4. 自我覺察,幫助孩子意識到何時壓力過大。
5. 做出回應,找出有助於冷靜休息、恢復的方法。
封面
獻給
推薦序1 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推薦序2 孩子們最需要的愛,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推薦序3 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自我控制
推薦序4 調整力,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大能力
前言 世上沒有壞孩子
第一部 調整力,生活與學習的原動力
01 自我調整的強大力量
02 找出孩子壓力大的真正原因
03 神奇的間腦:寶寶溝通與調整的特殊管道
04 自我調整的五大領域模型
第二部 5大領域,培養孩子的調整力
05 生理領域:進食、遊戲、睡眠問題
06 情緒領域:躲在閣樓裡的怪物
07 認知領域:保持冷靜、警覺心,找回學習力
08 社交領域:社交發展的新觀點
09 同理心與利社會領域: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三部 青少年飽受誘惑,家長倍感壓力
10 青少年的力量與危機
11 再多都不夠:為什麼青少年總是好無聊、好想要?
12 飽受壓力的父母,何去何從?
謝辭
譯後記 不只改變孩子,也改變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