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50+ | 50+Talk
聲音課程 13小時31分2秒 共 10 集

作家海明威曾說,「如果你夠幸運,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巴黎不是一座專屬年輕人的城市,而是適合所有心中常存青春的人。61歲的Lily,今年冬天剛完成一趟巴黎遊學之旅。她說,「不要把自己當老人家,我覺得我心態是永遠的38歲!」

 

50歲後去遊學?當然可以。因為真正的年輕,不是生理上的年齡,而是你怎麼看待自己。

 

巴黎,特別適合成熟女性的城市

 

Lily說,當初起心動念去巴黎遊學,心中也有猶豫和掙扎。畢竟,遊學代辦的廣告總是主打青少年族群,自己已經61歲了,還有學校願意接受嗎?此外,語言完全不通,去法國之前,只聽得懂「bonjour!(早安)」,這樣也可以去嗎?

 

沒想到在幫姪子、姪女詢問暑期遊學行程時,代辦告訴Lily,只要有意願,隨時可以幫她規劃課程。精打細算的Lily進一步查詢資料,又發現到台灣法國文化協會報名,一個禮拜的語言課程只要250歐元,幾乎是代辦的1/3

 

成人遊學,注重的是自由與彈性。除了報名以週計費的語言課程之外,Lily也捨棄傳統的寄宿家庭,改用線上訂房網站Airbnb訂了20天的住宿。她強調:「這樣可以想幾點回去就幾點回去,不用看別人臉色。」

 

更讓人驚喜的是,到了法國,才發現當地有許多平價實惠的學習資源。例如,在她住的社區裡剛好有一家舞蹈學校,每天下午兩點前進場免費,兩點過後,一堂課也只要10歐元。喜歡跳社交舞的Lily,經常在早上和晚餐過後去跳舞。在巴黎停留的20天,她學了法文、跳舞和烹飪,不只讀書,也玩的盡興。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Lily在巴黎的生活,大致上是:「白天上課,晚上跳舞,偶爾喝酒。」每天早餐過後,就開始了白天4小時的法文課。下課後,和230歲、來自各個國家的年輕同學們一起吃午餐、聊天,雖然彼此的文化和世代不同,相處起來卻沒有代溝。Lily說:「他們都以為我才40多歲呢!」西方人看不出亞洲人的年齡,也是生活中的小小樂趣,聊什麼都行。

 

Lily眼中,巴黎特別適合成熟的女性。餐廳裡,隨處可見年長女性打扮入時,一派輕鬆的抽菸、喝酒,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優雅的韻味。

 

Lily還幽默的說,她立志效法多年前轟動一時的「百吻巴黎」計畫,在旅行途中和100個帥哥合照。大賣場的店員、餐廳的廚師、搭船時的解說員,都成了照片中養眼的風景。她哈哈大笑說:「我要用男人來記錄我的旅行!」

 

遊學該做哪些準備?存體力、買保險,帶開放的心

 

第一次遊學,該注意哪些事情?Lily說,儘管心態可以永遠年輕,體力卻難免受到年紀影響。年輕的時候可以坐36小時的飛機到巴西玩,而現在,連搭14小時的班機都是一大考驗。

 

因此,如果打算在異國生活一段時間,一定要先做好基本準備,包括存錢、存體力。Lily每天上健身房,早晚花2個半小時遛狗、散步。儘管事前已做好準備,在法國期間,她和朋友仍有兩次因為針眼不得不就醫的經驗,一次掛號費得花50歐元,將近台幣2千元。她提醒,出國前一定得做健康檢查,帶上該帶的藥品,也別忘了加保旅行平安險和不便險。

 

至於不少人擔心的語言隔閡,反倒意外的不成問題。Lily坦言,在去法國之前,她連最基本的字母發音都不會,只聽得懂「bonjour!(早安)」。

 

在巴黎學法文,老師的教學強調生活化,不用太擔心自己的程度跟不上。

 

不過,到了這個年紀,她自己的遊學重點著重「學習與文化體驗」,而非一定要把法語學得非常專精。去了,得失心不要太重,自然而然的跟著學。好在法國語言學校的教學強調實用、生活化,聽久了,自然能融會貫通。有不清楚的地方,老師也會用簡單的英語說明。

 

最重要的是,別忘了帶上一顆開放的心,理解並欣賞不同文化的差異。

 

在巴黎,Lily曾有次相當難忘的經驗:她走進紅磨坊附近的三溫暖,沒想到,竟然是男女共浴!有些情侶甚至就直接在旁裸身親熱,完全不顧眾人眼光。對保守的亞洲人而言,眼前的情景實在太過衝擊。但轉念一想,這不也是一種異國文化的體驗嗎?

 

人生假使沒有自由,活著有什麼意義?

 

不少朋友羨慕Lily自由自在、四處旅遊的生活。其實,年輕的時候在職場,她像個典型的處女座,拼命又龜毛。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全心投入業務工作,連週末也沒得休息。

 

40歲以後,她發覺人生應該要善用自己還健康的時間,好好享受,活的隨興。她笑說自己愈來愈像射手座:「如果不自由,不如死了算啦!」

 

先走一步的父母,也讓Lily對於生命有了新的領悟。她形容,母親是個外向、活潑、樂觀的老太太,70歲還在學國標舞。一向身體健康的她,卻在80歲時因為感冒住院,不到一週就過世了。突如其來的告別,讓Lily感慨:「人生很無常,要把握當下,因為只有當下才是真的。」

 

50歲退休以後,她決定走出家門,四處探險。旅行也好,學習也好,甚至只是吃美食打牙祭也很好。因為,「不出去就只能在家按遙控器,那是我80歲以後的生活!為什麼我才60歲就要在家按遙控器呢?」

 

有些朋友嫌她經常往外跑、愛拍照、處事太高調,Lily更是犀利回應,她說:「我60歲了,現在不高調,還要等什麼時候啊?」

 

Lily強調:「40歲前沒辦法做的事情,我現在統統要做,誰也擋不住。」60歲不是老的開始,而是人生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