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50+ | 50+Talk
聲音課程 13小時31分2秒 共 10 集

三芝海岸邊,安養院裡靜謐的一角,是74歲油畫家陳豐美的房間。打開窗戶,蔚藍的海景盡收眼底;平常少有人煙的樓梯間,則是她曬畫的秘密基地。

 

被子女送進養老院,是不少年長者最大的恐懼。但是陳豐美卻在65歲那年,自願入住安養院,完全顛覆一般人的看法。

 

為什麼堅持不和子女同住呢?陳豐美開玩笑回答:「我怕被小孩綁住啊!」

 

在安養院裡,陳豐美一天的作息是這樣的:晚上7點,飯後窩在沙發上看韓劇,專心欣賞帥哥美女。11點,打開音響播古典樂或鋼琴演奏曲,在寧靜的氛圍中醞釀情緒,開始作畫。一路畫到凌晨45點,才準備就寢。房裡的桌子上,放著蠻牛、咖啡等提神飲料。年過70的畫家像沉迷於興趣的青少年,捨不得入睡。

 

陳豐美說:「到這個年紀,我不做媽媽、不做婆婆,就做我自己。」18歲時來不及享受的青春,從65歲開始,在安養院裡重拾。

 

當過太太、媽媽、奶奶,就是沒當過自己

 

74歲的女性「拋家棄子」的主張,聽起來相當前衛。但其實,陳豐美和許多同世代的女性一樣,年輕時相夫教子,活的規規矩矩。16歲那年,她因為家庭因素,早早中斷學業,到西門町賣童裝。不久後隨即結婚、生子,走入家庭。

 

「我們這輩女人,每個都很辛苦。為了培養兒女,很檢點自己的言行。」陳豐美回憶,自己年輕時照顧兒女,年老後撫養孫子。稱職的當過太太、媽媽、奶奶,就是不知道怎麼做自己。

 

例如,孫子小時候,她不敢出遠門,最遠也只是騎腳踏車,到離家15分鐘的公園透氣,就怕一走遠,孫子有事找不到人。早上起床,要先觀察當天天氣變化,注意孫子是否吃得飽、穿得暖。

 

陳豐美說,持家的日子,只能用一個字形容:「好」。對任何人的要求說好,把家中上上下下的瑣事打點好。從不和家人吵架,也從未離開家門。她說:「我一直在等待完全自由的那一天。」

 

在安養院裡,找到自由與自我

 

一路乖到65歲,陳豐美在醫院當志工期間,從友人口中得知,三芝有個風評不錯的安養院。參觀過後隔天,她就決定收拾行李入住。她說:「丈夫老了、子女大了、婆婆過世了,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人生中遲到許久的叛逆期,終於來了。

 

兒子得知母親的決定,相當震驚。那天晚餐,他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問說:「媽,能不能求你跟我回去?」陳豐美只是平靜的回答,「我想做自己。」

 

和子女同住,有什麼不好呢?在陳豐美口中,孩子們乖巧孝順,逢年過節,一定送上禮物。出國旅遊,不忘帶上媽媽。親子之間感情甚篤,並沒有任何不和睦之處。只是,社會對女性的期待,總讓她不自覺地扮演起照顧別人的角色。

 

像是全家人一起上館子,她既是奶奶,也是婆婆和丈母娘,點菜的時候必須考慮每個人的喜好。孫子喜歡吃什麼?女婿、媳婦不吃哪些食物?連吃一頓飯,都覺得綁手綁腳。

 

甚至,和家人一起生活不只要顧慮他人,子女太過關心也是一種困擾。有時想偷閒打瞌睡、沒有胃口吃飯,家人一定會擔心詢問:「你生病了嗎?」、「發生什麼事?」陳豐美說,「一定要擠出理由來解釋,真的很累。」

 

搬進安養院之後, 124小時,完全屬於自己。陳豐美交到一群年齡相仿的朋友,一行人開車遊山玩水、嚐遍美食。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需要運動時就沿著安養院的園區走上幾圈。閒來無事,她特別喜歡看宮崎駿的動畫,一個人反覆看上幾遍也不覺得厭煩。

 

陳豐美又開心又感嘆的說:「這裡我最大,簡直是天堂!」

 

解放遺憾,幾歲都不嫌遲

 

走進安養院一樓的大廳,一眼望去,掛著好幾幅陳豐美創作的油畫。不同姿態的花朵,畫風沉靜、筆法純熟,很難想像她65歲才開始學習油畫。

 

陳豐美學畫,正好是在搬進安養院那一年。在安養院裡,她看見不少老人受限於行動能力,無法出門。既然如此,何不為他們將風景搬進屋裡呢?她說:「我現在沒體力當志工了,但一幅畫可以保存200年,我過世之後,還能代替我繼續服務。」

 

其實,早在童年時期,陳豐美就展現出對繪畫的高度興趣。小時後因為家境因素,沒有紙筆、顏料,她就用紅磚、石頭在泥土地上作畫。儘管物質匱乏,想像力卻可以帶她到天涯海角。她還記得,當時最喜歡畫大車,想像自己坐在車內,把所有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擋在外頭。

 

年輕時沒有機會茁壯的才能,反倒是65歲以後,才有發展的機會。她請老師到府教畫,學了兩年,從不缺課。因為自覺起步晚,她學起畫來比別人更加拼命。每次上課前,一定早早做好功課、交出作品讓老師點評。陳豐美笑說:「我不讓老師有休息的時間!」

 

現在,陳豐美專攻風景畫和花卉寫生。為了作畫,她四處旅行。曾經,她在台東住了3天,只為了捕捉夕陽西下之前,最美的那道光線。不出門的時候,她就在房裡插上鮮花臨摹。一旦花瓣稍微凋零,就換上一朵新的。她說:「我想讓院裡的老人看最漂亮的東西。」

 

讓她最有成就感的時刻,是成功「騙倒」老人,把風景帶到他們眼前。院裡曾有位外省老先生,因為聽不懂其他本省老人所說的話,幾乎不和別人交談。有一天,他看著陳豐美所畫的桂林山水,突然開口告訴社工:「那就是我的家鄉。」社工簡單轉述的幾句話,就讓陳豐美高興了好幾天。

 

從開始作畫到現在,陳豐美已經捐出超過110幅畫給醫院以及安養院。她不經手交易事宜,全權交給他人處理。院方賣出幾幅,她就補幾幅。她認為,自己對創作的熱情來自於愛:「老人需要很多的愛。子女雖然孝順,可是時間有限,要分給孩子和另一半。我想能做點事,讓老人笑一笑也好。」

 

活了大半輩子,才終於找到自己想走的路。陳豐美想告訴同輩人,我們辛苦拉拔兒女,已經盡過為人父母的責任。接下來的人生,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快樂。

 

雖然她考量安養院的候補者多、房間不足,目前已搬回自己家中獨居。但是想念院內生活的她,仍然經常回到安養院「渡假」,小住幾個月。

 

回想當年搬進安養院的決定,陳豐美一點也不後悔,反而更加堅定的說,「再早幾年,我體力更好、玩得更遠。重來一次的話,我一定50歲就來住安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