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50+ | 50+Talk
聲音課程 13小時31分2秒 共 10 集

媽媽說:「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好。」

女兒回答:「你這樣是在情緒勒索!」

這段對話,在親子、伴侶、朋友、職場上,許多人或許覺得似曾相識,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卻認為,關係裡的黑洞,不盡然都能貼上「情緒勒索」的標籤,如此一來,忽略愛的本質,反而對長輩有些不公平。

「情緒勒索這4個字,主要講的是,人跟人之間有權力壓迫。」許皓宜說明,美國心理學家蘇珊‧佛沃當初提出這個概念,是為了意識到人際中的不愉快,可是現在卻被用來堵住家人的嘴,許皓宜也發現,許多父母因此感覺被攻擊,而感到哀傷。

尋找代罪羔羊 不如好好解讀自我

教學多年,也走過醫院和社區等不同場所,經手過無數臨床案例,許皓宜發現,如果遇到情緒勒索,你以為可以馬上離開對方,但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並無法隨意斬斷一段關係,因為彼此必定有情感上的連結,像小丑魚跟海葵相互寄生。

許皓宜說:「情緒寄生比較適合我們的文化,它有3層意義,首先是我被自己的情緒寄生,沒有整理過往,因此悔恨交加;第2個,是我被別人的情緒寄生;第3是不自覺把情緒寄生在別人身上,尋找『代罪羔羊』。」

許皓宜說:「面對情緒,更要去思考是什麼在情緒裡,想清楚,自然就轉過來了。」找到情緒的原因,才不會一遇到不順,就歸咎為別人的責任,像是小孩怪媽媽、員工怪上司等等。

其實,心理學最重視的,不也是如此?把關注焦點放到自己身上,我如何看別人、別人為何壓迫我、我為何活得這麼痛苦?其實全來自於自我如何解讀。

許皓宜建議,不管情緒寄生或是被寄生,都要想辦法表達,如此就可以進行整理,讓別人有機會看見你的痛點,若只是埋怨別人情緒勒索,只會讓彼此距離更遙遠。

修復與年老父母的關係 8件事千萬別做

很多人過去對父母有所不滿,等了一輩子,想著有天要說分明,想著想著,父母卻失智或過世了,過去累積的情緒找不到出口,成了永遠的遺憾。

她舉一段實例,一名男性過去老遭到母親毒打,長大後仍然無法諒解,有天卻忽然醒悟,他說:「以母親當時極度壓抑的生活環境來看,內心其實充滿無助,或許媽媽宣洩壓力的方法不對,但對我而言的『壞事』,可能讓她因此『活了下來』!」

當他發現生命存在的特殊意義,終於能認識自己潛在的力量,就此對母親釋懷,也跟自己和解了。

因此許皓宜鼓勵,熟齡族應該多和父母親近,即使原生家庭傷痕累累,但如果重新同理,從中找到一些美好的感受,將會帶來難以想像的修復作用。

即使困難,仍要「盡力」,許皓宜說:「如果要讓自己解脫,就要做得夠多,會放不下都是沒有盡力 。」

因此,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她提供了以下這8個建議:

1.不要對他們不聞不問。

2.不要把父母的酸言酸語聽進心裡去。

3.不要想改變他的生活習慣。

4.不要要求他們像個成熟的長輩。

5.不要期待他們對你和你的兄弟姊妹一樣公平。

6.不要看不起他愛你的方式。

7.不要用超過一半的時間,指責或抱怨他們。

8.不要為他們的人生過分操心。

沒當夠小孩的人 也當不好一個大人

「沒當夠小孩的人,也當不好一個大人。」許皓宜剖析許多人的成長過程,必須去填補大人的空缺,就像是被迫長大,所以即使變成大人之後,一遇到挫折,就很容易退化,像是有些人會忽然失控、發怒。

也有人埋怨另一半,回家像個小孩子,什麼家事都不做,和在職場上判若兩人。許皓宜指出,「如果不去認識這樣的反差,等於要求他白天費盡心力當一個大人,晚上回家還要再假裝是一個大人,但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退化的時刻。」

許皓宜在書寫過程中也自我揭露,追溯自己的情緒痛點。過去母親因為忙碌,她常看著媽媽的背影,無人分享聆聽,感覺到被「弄丟」了,因此擴大成人際和伴侶關係當中的不安,無法忍受別人轉身背向她。

學習「接住」 找回被弄丟的自己

那麼,當成人出現退化、不可理喻、歇斯底里的狀況時,該如何找回自己呢?

許皓宜強調,解決的方法就在於:「接住」。

「接住」可以是聆聽、擁抱等各種方式,來接住對方或自己的情緒,只要能感受到被接住,就能把「弄丟」的自己找回來。

這聽來有些抽象,但就像是善意的循環,她說:「只要你有被接住的體驗,很自然你也會學著去做,像我能感受到被伴侶穩穩地接著,所以可以去接住小孩、接住讀者,甚至回過頭來,接住年幼焦急、慌張的自己。」

依心理發展來看,到了60歲進入自我統整期,之前該要的東西沒要到,60歲之後就會爆發出來。著名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曾做過老年研究報告,分析如果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一生,並給予正向評價,將會影響60歲之後的生命歷程,是否能更加自在。

即使已經到熟齡階段,還是會發現「複製效應」,也就是,你會發現和父母相似之處越來越多,或不自覺展現自己討人厭的一面。

許皓宜指出,別急著擺脫或抗拒,她解釋說:「愈排斥就會愈像,如果能同理對方的感覺,老天讓我跟你一樣,就是為了讓我跟你不一樣。例如,發現自己也和父親一樣愛發脾氣時,可以進一步道歉,等到我發現跟你不一樣,我們之間也真的不一樣了。」

擁有覺察能力 學會自我和解

她提醒,50歲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覺察」力,把事情看得透徹,甚至你會發現,過往的糾結其實沒什麼。

只要對當下局面有所覺察,有透徹的理解,解開心鎖的一把鑰匙,就在自己身上。

許皓宜以親身經驗來印證,接受這軟弱的部分,正因為有那個沒自信的我,如今才會這麼努力的我。對於每一部分的自己,討人厭的、忌妒的、張狂的……等等特質,別帶有批判眼光,這些其實都有存在的目的。

當你開始練習與自我和解,不再緊抓著寄生的情緒,內在才能騰出空間,置放更美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