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50+ | 50+Talk
聲音課程 13小時31分2秒 共 10 集

知名作家吳淡如,最近在中年朋友身上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常抱怨體能不如以往、非常關注長照議題,甚至打算搬家到醫院附近居住。隱藏在未雨綢繆的擔心底下,其實是對人生的消極無力。


螢幕快照 2019-12-20 下午4.26.53.png

「有人想跟我談長照,我會說那我要走囉。人要對自己的老年負責,不是讓別人照顧你。」吳淡如說得犀利。她擁有2EMBA學位,自認在事業上有很強的現實性格。對老,也該秉持著同樣務實的態度。


54歲的吳淡如, 2019年出版新書《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短短一句話,總結了她對中年後人生的看法──別人的事要看破,自己的事要突破。她說:「現在的我們,要改變世界是辦不到了。改變伴侶,是想太多了。唯一能做的,只有改變你自己。」


學習是一種換血,讓你的人生脫胎換骨


為什麼對長照議題興趣缺缺?「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跟企業家王永慶、畫家劉其偉一樣,過世前一天還在想明天要幹嘛。這才是人生啊!」她認為,比起等著被照顧,更重要的是讓餘生盡可能的充滿樂趣。


特別是這幾十年來,世界快速變動。她形容,學習就像一個人換血的過程。跟著世界一起脫胎換骨,何嘗不是一種美妙?


近幾年,吳淡如陸續考了好幾張執照。咖啡師、帆船、品酒、珠寶鑑定……大部分都無關她的事業,卻讓她在各領域都有點小專業。例如,在咖啡館,只要喝一口espresso就知道煮咖啡的水溫太低。拍照的時候,知道光圈開小一點,臉上的皺紋才不會太清楚。


「只要找到一個理由,我都會去學習。」吳淡如笑說,有些學習看起來沒有目的,卻讓人看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像是她為了拿帆船駕駛執照,在0的海面上忍受刺骨寒風,被難以操控的帆弄得焦頭爛額。

螢幕快照 2019-12-20 下午4.27.08.png


「我發誓以後再也不要搞帆船了,是在演《海賊王》嗎?」她笑說。但與此同時,她也知道,一切學習仍是快樂的。更何況人生難以預料,再偏門的技能都可能有派上用場的一天:「說不定有天豪華郵輪失事,至少我還會控帆,不用像少年Pi一樣跟老虎困在一起!」她不忘幽自己一默。


即便是看上去很困難的事,她也勇於挑戰。最近,金鐘影后王琄邀她去上「全能歌手班」,要學呼吸、發聲、唱歌,還要懂舞台表現。課程內容之紮實,讓她啼笑皆非地說:「王小姐,難不成我們還要去學AKB48喔!」


不容易,但不是做不到。過往商學院的訓練使然,吳淡如習慣衡量每件事的機會成本。絕對不可能的事,果斷放棄。相反的,只要有百分之一成功的可能,她會制定計畫,逐一征服。「我知道我不會拿到諾貝爾文學獎,但每週去健身房有可能練出人魚線!」她說,這才是真正的盡人事,知天命。


跑馬拉松練身體,愛家人也是愛自己


48歲時開始練跑步,是吳淡如給自己的中年功課。最初的動機,是對家人的愛。


祖母是家族中最愛吳淡如的長輩。85歲前,她身體健朗,從未生過大病。一次暈倒後,卻就此臥床。吳淡如常在錄影結束後,接到祖母出事的電話,坐3小時的車急奔回宜蘭。有次回家,她看見祖母臉上貼著消炎貼布,發出疼痛的呻吟。看護和爸爸都以為是牙痛,只有她知道是蜂窩性組織炎,得立刻送醫。


長達13年的遠距照顧讓吳淡如知道,祖母在人生最後一段有多痛苦。她決定不讓女兒承受和自己一樣的壓力。她說。「女兒25歲,我就70歲了。就算我不需要她照顧我,也不能讓她每天擔心在醫院插管的媽媽。」


「我想,這是對我的報應和懲罰。」吳淡如笑說自己不擅體育,起初練跑,她幾乎是跑100公尺、走100公尺,速度非常慢。但她設立目標,不論跑、走、爬,一定要完成5公里才能回家。為了早點看到小孩,練跑的同學7點集合,她會6點就抵達操場。8點跑完收工,一年下來竟能不間斷的完成10公里路程。


她認為,任何學習只要有目標、有犒賞,一定有動力進步。練跑第一年,她帶助理參加神戶馬拉松。兩人約好若是在1小時20分鐘內跑完,就可以去吃神戶牛排。


螢幕快照 2019-12-20 下午4.27.28.png


完成目標的路上有挫折,她不輕言放棄。神戶馬拉松的隔年,她報名了全程42公里的京都馬拉松。當天下著細雨,京都的路又忽高忽低。跑到26公里時,她聽到工作人員說:「這是最後一個人了。」


淒風苦雨、雙腳痠痛,還是這半程的最後一名,自信心受嚴重打擊,她決定中途棄賽。


後來,她才知道那次馬拉松有百分之96的人完賽。其中還有90多歲的參賽者,只花5小時40幾分就跑完。「我心裡升起了一股憤怒!」她笑說。為了雪恥,她上重訓課訓練肌肉。練跑時,她會將羅大佑、李宗盛等喜歡的歌曲排進手機播放程式,給自己一場盛大的音樂會,讓跑步有更多樂趣。從此她知道完成目標的路上一定會有挫折,但是不該輕言放棄。


「跑步,把你和全世界的景色連結起來。那種感覺非常奧妙又美好。」儘管事業很忙,但不論身處哪座城市,她總會設法練跑。每次跑步,都是和自己的對話。身為基督徒的她,也常在跑步時為身邊的人禱告。她笑說,「雖然不常上教堂,但是我的禱告應該不會比一般人少吧!」


如今對吳淡如而言,跑步不是為了拿金牌,過程本身就是獎品。京都馬拉松後,她陸續參加了7小時的名古屋馬拉松、波爾多馬拉松和奈良馬拉松。她得意的說。「跑完7小時,我已經不需要躺平3天了,隔天還可以去逛街呢!」


50後不糾結:你不在乎,世界就不在乎


認識吳淡如的人,多半會同意她個性乾脆,絕不拖泥帶水。她遇見批評過自己的人,一樣開心打招呼。一笑泯恩仇,完全不尷尬。


為什麼能如此豁達?「你不在乎,全世界就不在乎啦!」吳淡如認為,人過中年,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化解情感上的矛盾與糾葛。不論是友情、愛情,或者和原生家庭的關係皆是如此。「得不到的,你就要看破。」


這種領悟,和她的家庭背景有關。吳淡如的父母皆是宜蘭的小學老師,對她管教甚嚴。直到今日,還有宜蘭人會在體罰小孩時說:「吳淡如就是被她媽媽打,才會這麼優秀。」


以今日的標準來看,吳淡如的母親是毫無疑問的「虎媽」。當吳淡如考試全校第一名時,母親必會找個理由打她一頓,讓她別太驕傲。女兒成年後,她仍不改老師性格,從男朋友一路管到公司。她甚至會檢查吳淡如家中的傳真機,掌握女兒的工作聯絡對象。


「我後來想,與其怪別人給你陰暗的童年,不如怪自己太晚才會處理問題。你去想她為什麼會如此?她受過什麼傷害才這樣對你?」說起母親,吳淡如放緩了口氣。3年前母親罹癌過世,「我們沒來得及和解。但我一直覺得,不是所有分手情人都要當好朋友,也不是所有母女父子都要意見相同。」


在吳淡如眼中,母親天資聰明,只是大時代沒能讓她有發揮的空間。加上過往教育體系強調「孩子就是要磨練」,讓她不知道該如何鼓勵子女。理解父母也有不成熟的一面,才可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童年陰影。


經過多年的齟齬,吳淡如最終找出和母親共處之道。她出錢讓母親去喜歡的地方旅行,但自己不隨行,以免雙方衝突。當母親又開始碎念往事時,則做個健忘的人,不要太在乎。


對自己的小孩,她記得不要複製父母的教養模式,盡力給予快樂的童年。女兒小熊今年小學4年級,吳淡如笑說自己從不替她複習功課,也不看考試成績。有次小熊晚上9點才告訴她,「媽咪,我好像明天要月考耶!」她只回,「是喔,可是我們該睡了,來不及了。不然我們一起禱告好了。」


在她看來,孩子和父母一樣是他人。既然是他人,就要看破,不要把自己的期待放在他們身上。她說。「希望小孩成就高、賺大錢,那是想不開啊。我只希望她以後能存活、要開心,其他隨便。」


50歲以後,只把力氣放在操之在己的事情上,這可是中年人才有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