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疫情全民大作戰,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是繃緊神經,但也因這波疫情讓等了許久的遠距醫療終於撥雲見日。遠距、精準、智慧,將是未來醫療的新模組,全民將因此受到更完整健康保障。
2月16日,台灣爆發新冠肺炎首例死亡個案。疫情,急遽升溫!當天深夜,北部某大醫院,醫護與行政人員緊急聯絡群組裡,一張公文,被快速傳閱,「開放了!開放了!」不少醫護人員,鬆了一口氣。
衛福部醫事司於2月16日簡報中明確指出,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民眾,無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之慢性病患者,或有醫療需求者,可安排通訊(遠端)醫療。意即,以往醫生開處方,必得當面處理,如今,可透過電話或視訊等不需面對面接觸的方式診療並開藥。
「其實,對於遠端醫療,醫界與政府早有共識,就等相關配套完備。」長期關注醫療科技產業發展的台灣發展研究院 Medical AI顧問許瑞彰觀察。
畢竟,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戰線擴大,身處防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莫不繃緊神經。醫護人力吃緊,壓力線高張!遠端醫療,減少非必要群聚與接觸,在防疫戰事吃緊當下,不管是對民眾或醫護人員,都鬆了一口氣。
春節去廣州探視親友,返台後得居家隔離的葉先生,原是三高慢性病患者,正擔心隔離期間,藥吃完怎麼辦,加上皮膚出現不明斑點,又不能就診,讓他焦慮不已;然而通訊(遠端)醫療,讓他難題得解。
其實,去年底,當中國武漢一傳出不明肺炎疫情時,早就觸動台灣各大醫院敏感神經。第一時間,便啟動院內防疫措施,其中,不少是藉助AI與IOT技術。
例如高雄長庚與亞東醫院,得刷健保卡,顯示旅遊史與接觸史,才能進醫院。林口長庚醫院早在去年,就在院內建置BI監控系統,從每天即時收集的各科室與病房發燒等相關感染數據,並利用AI建立模型,嚴控院內感染風險。
醫院AI監測系統提早預警
長庚這套院內AI監測系統,與衛福部疾管署的流感預測系統,都是科技防疫,藉助AI、物聯網與大數據等新科技預判預警,並提早預防災難發生。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同時也是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他直言,病毒與細菌變異愈來愈快,像新冠病毒這樣的事件,未來一定會層出不窮。
而照顧這類高傳染疾病的病患,醫護人員得全副武裝,穿脫一次,要幾十分鐘,對醫療資源的消耗,是一般患者的幾十倍。
其實,若患者經過診療後,病情穩定,只需一般的照護,遠距醫療就能發揮極大功效。程文俊舉例,像是目前用於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的隔離病房,擔心高劑量輻射危險,就是利用遠端中控系統來進行診療。
除了遠端醫療,這次醫療防疫被廣泛討論的科技,像是送件、消毒等機器人,以及遠端智慧給藥系統等,都是長庚已經開發的應用,可避免院內接觸頻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美國76%醫院使用數位醫療
其實,遠距與智慧醫療,早已是全球趨勢。根據調研機構Statista統計,2013~2018年,全球接受遠距醫療的患者成長20倍。美國醫院聯盟統計,2017年,美國有高達76%醫院使用數位醫療。
根據知名FORTUNE BUSINESS INSIDE調查推估,2018年全球遠距醫療市場規模約498億美元,隨5G與AI科技推進,2026年將快速成長至2668億美元。
「遠距醫療已是未來趨勢。」「尤其經過這次疫情衝擊,台灣要去思考,未來要如何因應新興傳染病。」程文俊語重心長提醒。因為每次面對新傳染病疫情,長庚作為全台最大醫療體系,承受的防疫壓力,亦超乎想像。
弔詭的是,程文俊透露,在台灣,醫師真正花在醫療決策的時間,僅10%;其餘90%,都消耗在繁瑣、重複的醫事檢查與行政工作。
長庚AI實驗室主任郭昶甫舉例,像是睡眠檢查,身上要掛17項儀器,整整8小時,醫生得緊盯各項儀器與數據。其實,只要透過AI建立自動化模組,做初判,醫生再根據AI結果,進一步判斷,效率提升90%。
又如抽血檢查中最龐大的白血球檢查,也可利用AI影像判斷,減少醫檢人員的負擔。林口長庚副院長溫明賢說,台灣念醫科,都是學校裡最聰明的一群人。醫師養成的成本極高,最重要的價值應該在醫療決策,但現實卻恰恰相反。
因此,長庚很早就投入智慧醫療研發,2018年5月更斥資4500萬元,成立AI實驗室,不但送醫師去人工智慧學校上課,更每年投入40億元研發經費。
溫明賢表示,AI醫療兩領域,醫療核心與非醫療核心。改善掛號流程,屬於非醫療核心AI,而長庚AI實驗室,專注在醫療核心AI研發,希望改善目前醫師資源消耗在重複、繁瑣的醫療過程。
手術導航系統提高精準度
目前,最成熟AI醫療,就是結合3D 列印與VR擴增實境的「神經外科手術智慧導航系統」。林口長庚神經外科主任吳杰才形容,開車需要導航系統,手術也能透過導航系統,提高效率與精準度。
戴上VR眼鏡,吳杰才雙手在3D 列印的真人大小頭顱上頭不斷移動,「看過連續劇《白色巨塔》嗎?男主角開刀前一晚,會閉上眼睛,想像正在開刀房,幫病人做手術。」
吳杰才強調,這是外科醫生最真實的畫面。過去,沒有導航系統輔助,經常刀開下去,才能緊急應變,但現在可先透過血管攝影,與3D列印,做出一比一大小的實體。開刀前先演練,從哪裡下刀傷口較小,如何避開臉上密密麻麻的神經,切除微小的腫瘤。
過去,沒有系統的輔助,手術全靠經驗累積,外科人才養成期很長。現在,長庚神經外科,每年要開600台刀,沒有系統根本辦不到。長庚自行開發的系統,也用於教學,取代大體老師。
隨著5G建置,低延遲特性,「就像汽車導航系統可將擴增實境投影在眼前,手術導航系統也是,」智慧、精準醫療的時代將來臨,吳杰才顯得很興奮。
此外,像是數位加護病房,病人只要吞下一顆數位膠囊,就能取代所有生理監控器材。病理研究室,也能透過AI,快速培養細菌,判別病毒。
防疫也能更有效率,例如病毒「採檢」機器人,負責主導該計畫的林口長庚廖建宏醫師表示,光是寶瓶星號採檢,就出動了170專業醫護人員,且採檢過程中,對方會不舒服咳嗽,感染風險高,未來就可讓採檢機器人去做。
程文俊也強調,不論是遠端或AI,都是輔助,醫療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溫度,這是AI無法取代的。未來,不只是遠端醫療,在AI、智聯網與大數據的助攻下,醫療不但能精準、客製,還會從現在的治病,邁向預防。
採訪撰文/林鳳琪
錄音轉述/邱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