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圖片1.png

 

若要提起當代台北的繁華印象,光彩炫目的信義計畫區,相信是大部分人們腦海裡最先浮現的畫面。

 

而穿梭連結各棟大樓,將整座商圈連成一氣的立體空橋,更在豐富人們多層次的步行經驗上,扮演畫龍點睛的關鍵角色。

 

不過,你知道嗎?早在十大建設都還沒啟動的1970年代初期,台北市就出現了一座充滿前衛實驗精神、串連四周建築群及住商混合社區的立體天橋,位於和平西路與環河南路交叉口圓環的「華江社區天橋」

圖片2.png

 

以「人」為主的天橋,增添穿梭城市的多元風貌

 

跨越路口的天橋,總帶給人們一種望之卻步的陰影。

 

在那個以「車」為主的路權時代,行人為了要跨越一處車水馬龍的路口,總得氣喘吁吁的爬上天橋,走沒兩步路、又要三步併兩步的下樓梯,那種行進不連續的困擾,加上對於地景畫面的干擾,成為今日各大城市陸續拆除天橋的主要考量。

 

但是,天橋若能以連續而不間斷的形式,串聯起城市中的建築物,那麼人們將從地面被解放,以居高臨下之姿,享有完善且不受干擾的路權,立體交錯穿梭於時而戶外、時而室內的都市場景,更添加走讀城市風情時的多元視野。

圖片3.png

 

舉凡香港中環的立體天橋走廊、上海浦東世紀大道的環形天橋、紐約曼哈頓的High Line,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把傳統城鎮從扁平的二維空間釋放出來,進化為立體的垂直城市。

 

道盡了城市人群對於天橋的愛與恨,讓我們再將焦距拉回本文要介紹的華江社區,遙想當時那變動中充滿機會的台北城,不難想像這座社區象徵的時代意義。

 

華江社區的實驗精神與精彩之處,在於它雖然依循都市紋理的脈絡(道路邊界),但又透過連續空橋串連起完整的社區內部秩序;無形之間,人們熟悉的騎樓空間、四層樓公寓、磨石子階梯與紅色扶手、部分公寓的屋頂綠化,都在似曾相識的語彙中被重新定義與重組,跳脫了整個時代的思考框架。

圖片4.png

 

跨時代的設計感,等待走讀城市故事的你我

 

當年的人們,不只能在挑高的騎樓店家逛街,也能順著建築周圍的多處樓梯,上到二樓迴廊繼續逛。

 

沿著環繞圓環的天橋與迴廊行走,形形色色的店家與腳底下車水馬龍的交通景象互相交織,這番街景不也是當年的「摩登」?

 

早年,除了一、二樓是店家,堆疊其上的三、四樓便是純粹住家,同樣也能透過迴廊間多處樓梯上下,形成一整段完整而連續的半戶外空間。這種屬於三、四樓住戶的「空中後院」,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演變成社區居民的非正式「屋頂花園」,對比於一、二樓的對外開放,更顯得鬧中取靜,別有一番風情。

圖片5.png

 

除了被空橋環繞的建築,當年華江社區也規劃了不少貼心的配套措施,例如與社區共同成立的派出所、托兒所、公園綠地,抑或後來成為周遭地景焦點、被當地人戲稱為「飛碟」的蓄水塔,在在顯示了當年規劃此區的建築師們(包括沈祖海、陳其寬、黃寶瑜、高而潘、虞曰鎮、郭炳才等六人),如何將1970年代他們所想像的「未來」台北,從理念化成實踐。

 

說了這麼多「當年」,如今的華江社區又是什麼模樣?

 

圖片6.png

 

站在和平西路的天橋向東遠望,現在視角剛好正對著台北101大樓。遠方信義區的璀璨與繁華,對比身邊的寧靜。是的,事過境遷,商圈隨著時代轉移了,過往的二樓店家,老早都變成一般住家,家家戶戶生活所需的曬衣服、被子,都在這個空間迴廊,變成如今的「日常」。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今日華江社區天橋仍然扮演著串連圓環周遭建築的功能,二樓空橋空間一樣連續,欣賞台北的角度仍舊多元,整座社區的布局依舊展現出當年的企圖心,只是多了歲月的印記、也多了份時代的韻味,等待願意發現台北城市故事的你,前來一探究竟。

 

 

採訪撰文/楊天豪

錄音轉述/邱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