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522-1.jpg

Ken和凱莉在「佈道大會」暢聊國際新聞;圖/百靈果NEWS提供。

 

廣播的數位轉型來了嗎?夕陽產業正在復甦?去年起,連歌手韋禮安、閻奕格也上傳和好友的錄音訪談。只不過,這回大家瘋的已不叫廣播,而是改頭換面的新興媒體「Podcast」。

 

「歡迎收聽韋禮安跟你鳥鳥天!」3月底,韋禮安上架自己的Podcast節目,首集便邀歌手吳青峰上節目聊音樂、大尺度互開玩笑,迅速衝上Podcast排行榜第七名。

 

排名前三的當紅節目《百靈果NEWS》主持人凱莉表示,樂見這股名人Podcast熱潮,「韋禮安能吸引新的聽眾,把餅做大絕對是好事!」

 

Podcast公司SoundOn共同創辦人顧立楷則說:「我已經聽十幾年了,一直在期待中文Podcast起來!」早在十多年前,他便開始收聽美國Podcast節目。而今,美國Podcast已躋身主流媒體,台灣卻才正要起飛。

 

Podcast最早出現於2004年,是一種新型態的網路音頻節目。與傳統廣播不同,Podcast不受播出時間和地域限制。聽眾也由被動接收廣播訊號,轉為主動在網路搜尋、收聽喜歡的內容。簡單來說,Podcast之於廣播,就如同影音串流平台之於電視。

 

在美國,Podcast發展十餘年,是獲利逐年增長的成熟媒體。根據美國互動廣告協會(IAB)調查,2018年美國Podcast廣告收益已達4.8億美元,2020年更上看10億美元。風靡程度,甚至讓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來參一腳。

 

0522-2.jpg

圖/Podcast廣告收益, 美國近年成長驚人

 

眼見美國Podcast如日中天,去年5月,顧立楷率先跳入台灣藍海開第一槍,創立首間台灣伺服器、平台、廣告代理兼製作一條龍營運的SoundOn。

 

「台灣有自己的平台很重要,這讓大家知道,中文是有市場的!」《百靈果》主持人Ken肯定說。確實,SoundOn投入後,台灣Podcast節目從原本的20多個,驟增至200個。不過,在文字、影音等眾多媒體爭鳴之際,Podcast要如何逆勢突圍?

 

0522-3.jpg

圖/台灣緩步成長,近期Podcast搜尋熱度升溫

 

看見藍海,整合全方位業務

 

十多年前,因喜愛的體育評論作家投入Podcast開節目,顧立楷首次感受音頻媒體的魅力,「比起閱讀他的文章,感覺更接近。有點像你坐在他的客廳,聽他聊球賽。」

 

在資訊爆炸的當今,「眼球商機」已成紅海戰場,聽覺反成新藍海。顧立楷發現,例如開車、煮菜、運動,都是音頻節目的潛力市場。這讓曾任麥肯錫分析師的他確信,「數位音頻」背後蘊藏龐大商機,只是,台灣遲遲未有整合型廠商出現。

 

他大膽創辦SoundOn,一口氣邀集共15位知名創作者開節目,包括YouTuber丹妮婊姐、法律白話文運動、人渣文本等,瞬間衝高Podcast節目量和聲量。隨後即展開三階段布局:

階段一,匯集人流。透過名人吸引新聽眾,進而帶動更多創作者投入,形成滾雪球效應。SoundOn甚至還免費讓創作者上傳自己的節目至伺服器,累積平台內容。

階段二,廣告代理。累積聲量和內容後,廣告商陸續上門。SoundOn藉由數據分析,配對廣告和節目,再與創作者分潤。

階段三,節目代工。籌組資深廣播團隊,提供企劃、錄音、後製等技術,替企業客製化專屬節目,已有數家企業來敲門。

 

儘管Podcast市場仍小,但顧立楷並不擔心,因為SoundOn平台上架六個月來,已累積超過350萬次播放。他估算若按每週5%的收聽成長,一年內應可達到每月百萬流量目標。

 

而Podcast的創作者,又是如何圈粉?

 

0522-4.jpg

圖/2019年9月,顧立楷創辦的SoundOn平台正式上線、一口氣推出15檔自製節目,也推升了台灣Podcast市場的熱度。

 

國際新聞,百靈果三招圈粉

 

「這應該是台灣第一個Podcast實體活動!」《百靈果》主持人Ken和凱莉大聲高喊,美堤河濱公園聚集的逾400位「教徒」旋即響起如雷歡呼。教徒,是他們對粉絲的稱呼。上架兩年多的《百靈果》,堪稱台灣最紅Podcast。

 

Ken和凱莉的這場「佈道大會」,圈粉效應超乎預期,讓《百靈果》廣告飆升破萬元。

 

Ken和凱莉,最初由國際新聞翻譯起家。2017年和全國廣播簽約後,才正式跨足音頻,並將節目上架至Podcast。去年卸下廣播包袱後,《百靈果》以「華語界最自由的雙語國際新聞」開場,除了代表掙脫廣播與NCC的言論枷鎖外,也凸顯自由、敢講等核心價值。

 

兩人分享《百靈果》圈粉關鍵。

 

圈粉關鍵一,陪伴感。凱莉表示,《百靈果》掌握「陪朋友聊天的感覺」牢牢黏住聽眾。

關鍵二,內容致勝。Ken分析,由於Podcas僅靠音頻,少了酷炫的視覺特效,創作者更要深耕內容,而且適合一小時以上的節目,讓主題更深入,才能留住聽眾。

關鍵三,幽默感。兩人不諱言,《百靈果》國際新聞「又硬又冷門」,之所以能吸引「教徒」,靠的就是幽默感。他們善用笑話、地獄梗和魔性笑聲穿插新聞間,讓聽眾樂意埋單。

 

月收聽近百萬次,台灣最高

 

今年3月,《百靈果》單月收聽已逼近100萬次,堪稱台灣紀錄保持者。

 

被問及Podcast產業何時成熟,Ken不改幽默風格笑著說:「等我們月入百萬的時候,哈哈哈!」他期許,未來Podcast不再只是興趣、業餘,而是創作者有足夠收入,也能全職創作的新興媒體。

 

4月初,法務部槍決死刑犯翁仁賢。「法律白話文運動」同時在臉書與Podcast上談廢死,臉書慘遭攻擊洗版,但《法客電台》訪問廢死聯盟之後,卻意外收到「很值得一聽」這種截然不同的聽眾回饋。

 

「Podcast未必比文字有邏輯,卻更容易進入聽眾心中。」《法客電台》主持人楊貴智直言,儘管聲音的資訊量或組織力都不及文字,卻能給予觀眾獨占的親密感,也擁有文字無法比擬的說服力。

 

面對越來越多人投入Podcast,楊貴智也分享《法客電台》的圈粉心法。

心法一,節目個性。楊貴智認為,創作者必須釐清節目主軸與特性,不應一窩蜂跟進主流。他舉例,《法客電台》正因為選擇較少人談的法律社會議題,「填補了某一種市場空缺。」

心法二,獨家觀點。楊貴智認為,聽眾會期待有收穫,而非僅是傳達客觀資訊,因此要「有一點主觀」。

 

不過,楊貴智也笑說:「聽眾未必全盤接受你的想法,但他們仍然會樂意收聽。」這是他做《法客電台》半年多來的深切體悟,也是他的初衷:讓大眾更願意傾聽、理解,進而產生思考、行動。楊貴智期待用Podcast這個新興平台,喚醒大眾更關注社會議題。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王昱翔、林鳳琪 

錄音轉述/邱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