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612-1.jpg

圖/僅為情境配圖。陳之俊攝


「危老」史無前例最高層級,政府上下一條心支持老屋改建,2019年催出433件改建申請,卻難解全台灣超過400萬戶危險住宅。

 

原本於5月9日落日的危老改建容積獎勵,在立法院議事槌重重敲下,一口氣將到期年限延展五年,民眾真的埋單嗎?

 

以獎勵調降作為危老條例緩衝,是日前三讀條文通過的重點。容積獎勵未來五年採取逐年遞減,分別為8%、6%、4%、2%、1%,直至2025年歸零。

 

另外,取消合併重建面積限制,並增訂規模面積獎勵項目。危老建築物基地加計合併鄰地面積達200平方公尺者,予容積獎勵2%,每增加100平方公尺,另給予基準容積獎勵0.5%。但時程和規模獎勵增設天花板,不得超過基準容積10%的額度上限。

 

花敬群貫徹蔡英文意志,比不上全民拚危老

 

2019年是危老改建上路的第三年,申請件數達433案,超出預定目標113件,較前一年成長超過三倍,堪稱台灣危老改建的爆發年。消息人士透露,全因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和總統蔡英文的交情,讓停擺20年的危老議題重啟。

 

職責危老政策的「天下第一部」大家長、內政部長徐國勇,鮮少發表危老改建相關意見,全憑一介學者跳入政壇的小白兔,一手催生《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加速重建條例》的花敬群說了算。

 

「小小次長每一句話,所有部會、藍綠立委一致買單,這是前所未見的事情,」消息人士觀察,花敬群和蔡英文打招呼方式儼然是熟識的老朋友,花敬群大力推動危老,其實是貫徹蔡英文的意志。

 

「危老改建申請大爆量,完全超乎原先預期,中央立場是見好就收,但立委沒人這樣想,政府才順水推舟繼續做下去。」消息人士指出,當初訂定三年時程獎勵,完全是策略性考量,「現在效果這麼好,外界又喊續辦,何不順時鐘辦下去?為了不要打自己的臉,就拿容積獎勵縮水來做政府的面子。」

 

不過危老問題,恐怕不是中央繼續獎勵就能解決。因為台灣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數量超過410萬戶,占全國房屋總數近半,又以4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為多,容積獎勵根本是緩不濟急。

 

雙北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偉良認為,解決危老不能單靠政策,問題在於「人」。「年輕一代幾乎想參與危老改建,長輩卻不願意,那年輕人是否願意出面解決父母問題,才是成敗關鍵。」他進一步從實務經驗點出危老改建的困境。

 

0612-2.jpg

圖/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

 

小孩坐等家產,不如挺身解決父母危老障礙

 

「以屋齡超過40年來看,假設30歲持有土地、房屋,那麼老屋的屋主已超過70歲,」胡偉良分析,老年人很清楚自己是弱勢族群,自我保護意識高,凡事考量都以自己為優先,「既然來日不多,何必改變現況,繼續過習慣的生活、住習慣的房子,何嘗不好?」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老舊房屋最大危險在於強震來襲,不過危老改建曠日費時,除了要說服所有住戶同意,還得另覓暫時落腳的住所。「對老年人來說太麻煩了,改建這件事不如等往生後,留給孩子處理,」胡偉良從自己與父母的相處經驗,看見危老改建的最大障礙。

 

另一方面,危老改建後的居住型態改為大樓。胡偉良表示,高齡屋主多數靠年輕打拚賺來的存款或退休金過活,面對改建後房屋稅增加、須繳管理費等,是造成老屋屋主拒絕危老改建的第二障礙。

 

胡偉良提醒,有意參與改建的年輕人,應主動理解和解決雙親遲遲不願意跨入危老改建的原因,「很多問題只要有心都能解決,譬如住家若非在高級地段,房屋稅不會一次拉高很多;若沒有養車,也能考量將停車會出租,作為父母新屋的管理費或稅務支出。」

 

「年輕人不買房、等著繼承父母家產是社會現象,但現在是高齡化的社會,兒女等到雙親過世,恐怕要一把年紀才拿到房產,這是很不人道的事情。」胡偉良表示,當前老舊華廈或公寓,有樓梯太多、隔音、通風和採光都不好的問題,這些都是繼承家產後的居住障礙,最好的辦法是年輕人動起來,與父母一同維護更好、更安全的居家品質。

 

台灣恐進入「高齡人住高齡宅」的殘酷社會

 

「容積獎勵應該是最後一次延長了,」胡偉良認為,當初設定三年大限,除了以策略性政策讓民間思考危老改建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是考量到營造業的人力負擔。

 

勞工愈來愈少、工資愈來愈高,少子化衝擊營造業前景,工地勞工逐漸高齡化。「台灣當前的人力,尚能支應危老改建,但全台老屋比例過高,若改建件數逐年攀升,這個產業恐難以負荷,」胡偉良分析,台灣所得不高,未來連外籍勞工都很難找,屆時不是政府強迫民眾要改建,而是想改建也找不到人幫忙。

 

「少子化確實會造成餘屋過剩的現象,但合規房屋卻少之又少,」胡偉良話說得重,危老改建剩下五年光景,年輕人應協助父母,瞄準營建人力充足與容積獎勵政策兩大優勢,搶搭改建的順風車,否則台灣真的會進入「高齡人住高齡宅」的殘酷社會。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江星翰  

錄音轉述/邱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