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620-1.jpg

圖/彰化縣長王惠美。張智傑攝

 

「大家好,我是阿美師!今天要為你介紹我們埤頭鄉的F4(白菜、青蔥、水稻與平地梨)~」

 

彰化縣長王惠美在最近拍攝的《阿美廚房》影片中粉墨登場、親自下廚,大力推銷最近因疫情而市況欠佳的地方農產。她苦笑著說:「沒辦法,這陣子餐廳通路的訂購變少了,反正也不能趴趴走,我就勸大家買回家自己煮。」

 

2020年的此刻,不少百里侯都跟王惠美一樣,不時化身特產銷售員和觀光大使,還得設法為地方經濟找活水。

 

談論地方改制十年受影響最大的縣市,彰化絕對名列其中,始終抵擋不住人口外流。

 

強化交通,盼找回通勤族

 

再過三年就要迎接建城300年歷史時刻、素有「全台最大縣」之稱的彰化,2010年的人口還有130.7萬,是六都以外僅有的百萬人口縣市,如今已跌至127萬,這還不包括戶籍留著、人卻在外地的異鄉遊子們。

 

離開的人都往哪去了?王惠美分析,彰化外移人口超過七成流向六都,「40%去了最近的台中!」若看年齡層,過去五年漂向台中的2.8萬人,其中便有1.5萬人是25~39歲的青壯輩,其次是0~4歲的幼兒(約1萬人)。「沒辦法,那邊的生活機能好,」她長嘆一口氣。

 

最近便有議員質詢,長年低迷的薪資水平和勞動條件,是造成中生代出走的推力。

 

攤開近十年政府統計數據,彰化2010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74萬1050元,甚至高過當時台南市的74萬706元。到了2018年,雖然彰化成長至84萬元,但鄰近的台中躍進幅度更大,從82萬激增到106萬元,雙方差距慢慢拉開。

 

另外,也有人認為缺乏公園綠地,以及適合下一代的教育條件和托育扶助,才是主因。尤其這幾年台中推出「托育一條龍」優惠政策,就吸走不少有小孩的年輕家庭。

 

對此,縣府的因應措施是推動產業升級和觀光休閒,不僅如此,王惠美還想藉由改善交通,反過來吸引台中市民往物價較低廉的彰化移動。如進行中的兩縣市聯絡大橋、東彰快速道路、鐵路高架化、爭取台中捷運綠線延伸到彰化等都是。

 

「光房價都差很多了!」她認為,只要交通便捷,很多人是願意留在自己家鄉的,也才有產業發展的條件。

 

這副盤算不是沒道理,攤開全縣26個鄉鎮市,位於最北端、緊鄰台中的伸港鄉,就是少數幾個人口還有成長的行政區,當地的確有許多往返兩地的通勤族。

 

而除了扮演「全台糧倉」角色,當地也有豐厚的中小企業根基,規劃中的二林精密機械園區,便希望為地方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傳統農業方面,縣府也努力經營「大地主大佃農」平台,替返鄉青農找到適合土地,如今已吸引1300多位青農在這扎根,讓彰化在去年締造全國第二低的失業率(3.7%)。

 

創意行銷,「順澤宮」掀起風潮

 

人口倒退已經很悲情了,說起財務,王惠美更有一堆苦水。

 

這幾年,彰化只能拿到約90億元的中央統籌分配款,加上自有財源,扣除人事費、固定開銷跟社福支出,大概只剩7~8億元可運用,每年歲入歲出常短少快20億。在內部談論如何節省支出時,王惠美不時自嘲:「我當一個縣長,還在跟你們談幾萬、幾十萬的東西,實在很嚥氣!」

 

這也是她為何在走馬上任沒多久,就決定放棄前縣長魏明谷拿到的2020年台灣燈會主辦權。「被罵就被罵,我知道一定會這樣!」

 

為撙節開支,王惠美開始要求聯合採購、整併局處人力和公務場館,以前各單位都有的類似活動,也改為統一場地舉辦。

 

經過一番努力,縣府終於在去年出現20年來首次結算盈餘(1845萬元)。一位幕僚苦笑,「我們主計處長看到這數字時,眼睛好像泛著淚光。」

 

另一個常見報的爭議,就是即將在彰化海邊大舉矗立的風力發電機,「我們算過,就算全部蓋完、發電滿載,縣政府一年也只能拿到1億多的回饋,」王惠美解釋,難怪地方上會有反彈聲浪。之前,有人呼籲請風電廠商到彰化設籍,好把營業稅留在地方,立意雖好,但必須等中央修改相關稅法,等於遙遙無期。

 

還有更扼腕的,就是看得到、吃不到的「遺產稅」。去年,輪胎大廠正新創辦人羅結高齡辭世,估計有多達16億元的遺產稅付給大村鄉公所。

 

豈料,按照稅法規定,中央政府、直轄市和鄉鎮公所都能分配到,只有縣政府被跳過。王惠美加強了語氣說,「我們一毛錢都拿不到!」即便縣內有許多經營出色的本土頭家和企業家族,卻無力改善縣府財政。

 

當然,沒錢雖然是事實,卻不是行政怠惰的藉口。彰化只好出奇制勝,想辦法用最少錢、做最多事。

 

如去年在世錦賽因頭戴「順澤宮」鴨舌帽而爆紅的挪威三鐵選手伊登(Gustav Iden),就在縣府大力邀請下來台參與田中馬拉松,並展開三天的在地宣傳,不僅創造大量媒體曝光,前後更只花80萬元經費。彰化縣新聞處長李俊德直說,這應該是去年最具效益的公部門廣宣活動了。

 

而全國首見的「骨質密度篩檢巡迴車」,也是從民間單位招募而來的資源,一來擴大健康檢查效益,二來也替縣府省下約500萬元開銷。

 

勒緊褲帶之餘,當然也要設法創造新收入。這幾年,彰化除了開闢新的工業園區,2015年通車的高鐵彰化田中站也是重點。當初第一年開了三次標才拿到18億,王惠美要求整頓場站環境、加強公共設施、並簡化行政程序,今年四月一次招標,就獲得17.5億元的招商資金。

 

儘管付出許多心力,但訪談尾聲,王惠美還是憂心忡忡地說,縣內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已突破20萬人,數量高居非六都之冠,未來的長照壓力可想而知,加上今年疫情導致百業蕭條,明年收到的稅收勢必更少,縣府財政恐更為窘迫。

 

「SARS那年,彰化的稅就少了4億多,這次可能更慘,」喃喃自語的她,眉頭似乎皺得更緊了。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高宜凡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