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下文化提供。
總統的道德重要嗎?在國家利益與全球公益之間,當權者該如何抉擇?
這些大哉問,在民粹當道的政治環境,愈來愈少人提起。然而,在權力重組、規則重訂的疫後新世界,當權者的每一個道德判斷,都將牽動國際政治布局;但偏偏每一步棋引發的代價,你我都得承受。
問題是,當權者的「道德」是什麼?又該如何檢視?答案就在「軟實力之父」奈伊(Joseph S. Nye)的新書《強權者的道德》之中。
這位曾倡議「軟實力」(Soft Power)並出版同名著作的政治思想大師,83歲的他近來忙著「幫總統打分數」,一一評比二戰以來的美國14位總統。而評分的量尺就是「道德」。
評分三面向:意圖、手段與結果
「如果國際政治是一個蛋糕,政治人物往往以利益為主體,『道德』只是妝點其上、使蛋糕看來更漂亮的糖衣!」
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並獲選為傑出教授的奈伊,接受《遠見》專訪時坦承,長久以來,大家總認為在外交政策上,道德觀點不重要,但這樣一來,常導致歷史的誤讀,後果就是錯估情勢,損傷國家、甚至是全球利益。
奈伊關注的道德,並非當權者是否孝順、有禮、講道義等個人倫理,而是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衡量他們在做外交政策判斷的時候,使用哪一套道德標準?引發哪些區域與全球效應?
曾獲《外交政策》評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他指出,每位領袖都應把自己國家的利益放在前面,但具有道德思考的外交政策會從寬認定「利益」,好處不局限在自己國家。
例如,二戰之後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讓美國得到抗衡蘇聯的歐洲盟友與市場,但這對歐洲來說則是振興經濟、加速回復到戰前水準。
然而,並非所有良善初衷,都能成就總統的道德高度。
「通往地獄之路,往往是由善意鋪成!」他引用經濟學家海耶克的名言,表示許多人認為善良意圖就是道德,但當權者若沒有相應的手段,無法成就好的結果。
因此,奈伊以三大面向來評斷當權者的道德,分別是意向(intension)、手段(mean)與結果(consequence),以此做成一張總統評分卡。 他拿這張評分卡為近代14位美國總統打分數,並以評價高低將總統們分為三種道德等級。
位列前段班的美國總統包括:小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老布希。中段班:雷根、甘迺迪、福特、卡特、柯林頓與歐巴馬。後段班:詹森、尼克森、小布希、川普。
雖然,奈伊特別附註川普「任期還未結束,觀察中」,但看得出來,他並不欣賞川普。
攤開川普的評分卡,「意向與動機」面向有兩大指標:道德願景、審慎,奈伊都打上△,代表川普在傳達有吸引力的價值,以及達成價值與風險的平衡這些項目,表現優劣並見。
接著在「手段」面向,奈伊認為川普在武力項目拿到○,至少在派兵適當性與區分軍民目標上,還算做得良好。但在自由主義的指標拿到X,顯得不太尊重體制與其他人的權利。
至於「後果」面向,有受託、世界主義與教育功能三個指標。儘管川普把「讓美國再次偉大」掛在嘴邊,奈伊卻不認同他值得託付,也質疑川普會對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造成傷害,並認為川普不誠實、無視道德價值。
川普這張期中考成績單,七項指標中只有一個○,而△與X各有三個,成績實在不妙。距離11月的總統大選只剩四個多月,再加上疫情效應,川普的滿意度恐怕難以拉尾盤。
兩大智慧,左右外交道德判斷
此次新冠疫情,對川普的確是扣分題。
奈伊指出,能兼具「情緒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與「情境智慧」(contextual intelligence)的領導人,較有機會平衡前述的道德三基準:意向、手段與結果,獲得較佳防疫表現。
以此標準,他點名德國總理梅克爾、紐西蘭總理阿爾登都是抗疫一把手,台灣與南韓也都表現不錯,「很不幸,我無法將川普列入這些優秀名單中!」
奈伊表示,所謂領導人的情緒智慧,指的是控制情緒的能力、使其不至於扭曲判斷,還能與人進一步交好。而情境智慧則考驗領導人如何掌握權力的流動、成功的潛在契機。
「可惜,川普的情緒智慧出了名的差!」他說,川普非常自我中心、自戀人格,所有的判斷是根據他的情緒反射與需求。這導致他不夠專注於科學證據,在疫情早期甚至將新冠病毒當成一般感冒來因應,還不顧醫生警告,錯誤宣傳氯奎寧為治療解方。
差勁的情境智慧則讓川普攻守失措,導致全美疫情肆虐、死傷重大,這也讓川普民調從疫情早期超過六成,暴跌至五成以下。
在當前的嚴峻時刻,美國究竟需要哪一種總統?奈伊推崇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認為他兼具情緒智慧、情境智慧,當年他不開一槍就成功帶領美國走出冷戰、讓東西德統一在北約組織體制中,「我們正需要這種穩健的(領導)好手!」
曾在柯林頓時代擔任國際安全事務助理國防部長、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等要職,奈伊對美國外交政策兼具宏觀視野與執行經驗。
他回憶,1989年當柏林圍牆倒塌時,很多人問老布希怎麼不對此大肆宣揚,老布希只淡淡回了一句:「我不打算在(柏林)圍牆上跳舞,我還得跟戈巴契夫(當時蘇聯領袖)商量要事呢!」
老布希以圓融的外交手腕與政治判斷奠下歷史地位,但他的兒子、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卻像是一個反向對照組。
奈伊觀察,在2003年出兵伊拉克時,小布希雖有很好的出發點,例如想要剿滅恐怖分子、推展自由民主。但他無法平衡價值與風險,並無端宣稱「伊拉克有大規模毀滅性核武」,以此在伊拉克使用不合乎比例原則的武力,手段正當性嚴重打折,引發世界反感。
總結近代這14位總統,奈伊認為多數是「世界主義傾向的自由派現實主義者」,也就是結合「現實主義」「世界主義」與「自由主義」等三種政治主張,從中達成平衡。
他提醒,領導人固然要先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出發點,「但不能止於這裡,一旦國家安全等基本要求被滿足,領導人就該多思考人權、民主等自由價值!」 否則,後果將是全民,甚至是每一位地球公民都需要共同承擔。
例如哪些後果?對於許多老一輩美國人來說,至今共同的痛就是「越戰」。
美國對越南出兵始自甘迺迪總統,接下來的詹森總統擴大戰事,最後在尼克森總統時代退兵。 最高峰時期,一度有53.6萬名美國大兵在越南前線作戰。總計三任總統、13年間,美國戰士死傷將近6萬人。
奈伊沉痛指出,這個悲劇原本可以不必發生,或是提早結束,但因為「怕被看成懦夫」「怕美國被當成姑息主義者」,所以詹森擴大出兵。
而因為怕背負「是我任內退兵」的罵名,尼克森製造了一段「體面的間隔」。也就是,他主政三年、等到時間長到足以向國人宣示「我努力過」,才正式從越南退兵。
「尼克森結束了越戰,卻付出了極高的道德代價!」奈伊表示,拖延的這三年之中,一共有2萬1194名美軍陣亡;等於是為了幫尼克森撐住面子,多犧牲了2萬多個美國子弟,到最後越南仍被共產黨全部接管。
有些代價,則要人類全體來擔負。像是川普上任不久即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但美國卻是產製溫室氣體的大戶,與中國合起來占比達全球的40%。
在多邊架構破碎,全球走向單極、保護主義的今日,曾經推倡軟實力,以及巧實力(Smart Power)的奈伊,至今不改其志,然而他更焦慮了,尤其對中、美兩大強權的爭霸戰。
新冠疫情,讓中美關係變更糟
「中、美關係將歷經一個艱難時期!」6月下旬,在給「天下文化」新書發表會的影片中,奈伊坦言,新冠疫情恐怕會讓中美關係變得更糟,但在對抗疫情、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兩強除了合作,別無選擇。
奈伊給川普、習近平的疫情領導力,都打上不及格的分數,兩強若持續做出錯誤的道德判斷,皆難以在疫後新世界重拾霸權地位。他也不認為中國會趁機超越美國,因為習近平在初始隱匿疫情,讓全球付出極大代價,已重創中國的公信力。
當權者的道德不應被當作「蛋糕上的糖衣」,否則代價將難以想像。
「這套道德思考架構,希望幫助強權者做困難的決定!」已屆耄耋之齡,卻仍心繫國際事務,奈伊提醒民眾應該監督當權者的道德判斷,而你的領導人是否願意「國際合作」共抗病毒,將是第一個檢驗指標。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林讓均
錄音轉述/陳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