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713.jpg

疫情打擊旅遊觀光人潮,夜市業績縮減,攤販及店家叫苦連天。

 

疫情緩和,各國陸續解封,在台灣,連續週零本土確診案例,緩解眾人焦慮,但走在街上,熟悉店家卻一家一家消失。

 

曾是中部最具指標性的五星級飯店台中亞緻大飯店熄燈、本土美妝連鎖業美華泰宣布歇業。網路上更流傳一份「2020年消失的企業」名單,店家數多達160家,小至居酒屋、咖啡店、保齡球館,大至夜市、影城等,通通消失在街道上。

 

企業熄燈固然有競爭力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波疫情也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4月初,行政院召開臨時院會,院長蘇貞昌率領各部會首長,喊著「一兆救台灣,讓大家度難關」口號,宣布紓困振興從首波預算到後續擴充,總共投入1兆500億元,規模占2020年名目GDP比重5.4%。

 

紓困方案略分為三,第一特別預算2100億元,分配比重最多是經濟部975億、勞動部622億以及交通部472億;第二是貸款協助〈包括央行、銀行等企業融資協助〉7000億元;第三是移緩濟急1400億元。整體規劃涵蓋個人稅務、家庭支出到產業紓困。

 

政府紓困邏輯〉強調救急、救窮、救就業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觀察,政府紓困第一原則是「救急,救窮」。先穩住企業生命,祭出融資貸款、補貼方案,解決短期營運困難;再來力保就業,提供員工薪資補助,穩住就業,避免失業情況惡化。

 

救急方面,政府也特別針對重點產業,如內需型產業(百貨賣場、零售、餐飲、商圈等)、製造業、農業,以及受傷最慘烈的交通運輸業和觀光業,提供資金紓困、水電費補貼等企業協助。

 

張建一比喻,疫情期間,企業就像是病人,紓困目的是穩住生命,待疫後企業恢復體力,就能慢慢補充營養。他強調,保住企業和員工,未來景氣上升,台灣才有捷足先登的機會。

 

然而,光是企業紓困融資方案,就將近十項,華航、長榮大型航空公司,第一時間各向銀行申請200億的紓困資金。截至6月17日止,金管會統計國銀配合辦理各項紓困貸款案核准14.97萬件、核准貸放金額突破兆元。

 

金管會強調這次紓困方案,絕對是「雨天不收傘,金流不能斷」。但,核貸金額超過兆元,到底紓了誰的困?為什麼很多中小企業,等不到這筆錢就先倒閉?就連符合紓困資格的台塑集團,都願意放棄請領19億紓困金,只希望「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中小企業」?

 

依照比例原則,企業規模愈大可請領的紓困金額愈高,其實針對中小企業紓困方案也不少。除了經濟部振興資金貸款,央行也加碼推出史無前例的中小企業融通機制,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此機制是直接針對需要的企業。

 

企業為何無感〉銀行不放款,活水變死水

 

但為何政府撒錢救急,企業還是很無感?

 

「美國紓困讓企業有感,台灣紓困卻抱怨連連,最根本的原因是,台灣不像美國是『直接金融』,而是『間接金融』,不管政府怎麼做,錢都卡在銀行。」金庫資本管理合人兼總經理丁學文表示,直接金融,錢轉往產業和個人的速度非常快,但台灣間接金融,像是一條水管,中間有一塊石頭卡住,政府很努力紓困,錢下不去,企業自然無感。

 

台灣幾乎沒有直接金融的管道,規模比較小的企業沒有發債的機會,也無法透過股票市場進行融資,唯一的管道就是透過銀行。但申請紓困方案,不少企業反映困難重重。現實狀況是,大企業與銀行往來頻繁,本就容易融資借貸,最迫切需要協助的中小企業,體質不佳,只能眼睜睜望著兆元大餅,看得到卻吃不到。

 

有官股銀行行員透露,各家銀行都承辦大量的紓困案件,內部多挑營收正常、信用較佳的客戶,而且會以舊戶為優先,新客戶及體質不佳的企業要申請紓困「救急」,是有難度的。

 

丁學文觀察,過去金融風暴的經驗,使政府管理金融機構的態度,是先不犯錯、再談興利,導致政府與金融業、金融業和產業之間脫鉤。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將水管裡的石頭移開,趁這波疫情,政府贏得社會大眾信任期間,設法將間接金融的石頭打通,降低對金融機構的依賴度。

 

他舉例,這次美國紓困使用很聰明的兩招,也是台灣礙於間接金融,而無法施行的。第一,用央行資金買企業債,連垃圾債都買,讓企業直接拿到錢;第二,把錢投入買美元,降低美元匯率,當匯率和債市利率波動變小,錢就流往股市,股票市場一漲,投資人跟消費者手上就可以拿到錢。

 

「政府、金融機構、產業及消費者,這三條水管如果是通的,水只要撒下來,就雨露均霑,都救得到。」丁學文說,台灣紓困非常努力,但根本上「水管不通」,導致水灑下來,變成一滴一滴,止不了渴。

 

企業如何面對未來〉轉型數位化提升競爭力

 

台灣兆元紓困,不少正反聲浪。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公開質疑政府「防疫、紓困、振興」概念,並提出「防疫、紓困、轉型」的建言。確實,單以企業紓困層面思考,轉型是眼前急需面臨的課題。「疫情過後,人們消費型態可能會改變,企業即使活得好好的,若沒有轉型,也會沒有生意。未來,也可能因為無法適應數位化,而結束營業。」張建一語重心長地說。

 

疫後,全世界的產業都在重構,開始從線下移到線上。丁學文指出,政府對企業祭出振興紓困方案,就像是人生病時,餵吃特效藥,但特效藥都有類固醇,一旦依賴之後,生存力就會變低。

 

接下來,完成短期紓困救急,企業未來要面臨的是,更加多變且競爭的大環境。因此,企業獲得紓困活水之餘,也必須思考未來的轉型之路;而台灣,也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制定未來發展的產業策略。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許雅綿

錄音轉述/陳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