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Flickr, by Kārlis Dambrāns
本週美國商務部透過路透社發表聲明,表示要修改美國企業禁止和華為合作的禁令,以准許美國企業和華為一起制定今年最火的5G通訊標準。
難道是美國政府大發慈悲,終於願意給華為一條生路?其實,對於深諳電信標準制定這件事的業界人士來說,這個舉動,反而是放美國企業自己一條生路才對。
怎會這樣?美國政府不是都已成功阻擋台積電銷售華為晶圓了嗎?為何華為還有能力反擊?
首先,可能要稍微理解5G這樣的電信通訊標準制定,是怎麼一回事?它和實際上製造實體商品是不一樣的思惟。
相信許多台灣人歷經3G、4G,已經大略了解,一個全新的電信標準,不僅帶來愈快的網速,也會捧出如iPhone手機與App等全新的科技應用風潮。5G也一樣,是最新一代的電信通訊標準,規劃在2020年開跑,這個標準本身並不是產品,卻會決定許多新科技產品的走向。
怎麼說?例如,5G目前有一個共同願景,就是萬物聯網,也就是未來希望在5G時代,可以和網路連動的,不會只有手機與電腦,甚至有冰箱、電視或電動車等眾多產品。包括台積電張忠謀在內,都早在多年前就看好5G萬物聯網這個大趨勢,將帶給晶圓廠商很大成長動能。因為那代表未來要內建晶片的產品變得非常多。
賴永祥攝圖/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多年前就看好5G萬物聯網這個大趨勢。
華為式復仇:5G標準制定的隊友、裁判都是它的人!
但這願景,當然不是說,2020年一宣布開跑,每個人家裡的冰箱電視都可以聯網了,是希望逐步達到的目標。而達到這個目標,該具備的各種軟硬體技術,比如什麼樣的基地台設備最適合?內建在冰箱裡用來聯網的晶片,該有的規格設計等等,就是這些標準制定會議裡,被各家企業討論與角力的重點。
因為,如果規格依著自己企業的擅長優勢制定下來,以後公司的新產品發展當然會更順利。另外,如果規格是依著自己想主攻的新市場去制定,比如中國或印度人的5G聯網需求,那就更好了。
假設你在這個規格制訂會議裡有一席之地,回去就可以用最快速度布局相關技術專利,搶先進攻中印市場。沒參加到會議的企業,以後想要跟隨這新商機,還得先交你專利費才行。
所以,想從標準制定中取得主導權,重點是布局人脈與結盟。有沒有參加會議發聲?以及會議裡有沒有你的朋友?很重要。
其實,美國像是高通等科技業者,早就積極參與5G標準制定的各種會議。問題是,自從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基於中美貿易戰,一刀斬斷了美國企業與華為的往來,美國企業除非事先申請「臨時出口證」,不得和華為銷售任何商品與技術交流。也就是說,在這些標準制定會議上,只要有華為的人士參加,美國企業人士最多只能到場,不准互動發言,結果是眼睜睜看著華為領著會議其他人,制定對他們有利的標準。
圖/達志影像
無法繞過華為障礙,美國商務部只能妥協?
那可不可以找其他人開會,把華為排除在外呢?問題是,華為在5G這個領域,已是大到不能忽視的存在。
根據一位國內熟諳技術專利的法務人士私下透露,華為帶著中國政府「5G時代中國要當領頭羊」的期許,布局得又深又廣,很早就在許多標準組織裡安插了他們偏好的專家。對於和其他有意進攻5G的科技業者,則打著一起分享中國大市場的訴求,來延攬盟友。
因此在2016年,華為就曾成功地以自己的極化碼(Polar Code),爭取成為5G之中用來做AR/VR技術傳輸的標準。在這裡,華為有的是自家人和朋友。
據路透社報導,這次商務部會決定修正,是基於許多美國企業反映,華為已是全球最大電信設備商,在5G制訂過程也擁有主導權,美國企業無法在會議上積極互動,會傷害到自身競爭力,因此是被迫做出的妥協。
當然,美國商務部的新聞稿也指出,這次妥協只是暫時,仍會積極推動美國企業的科技標準成為世界主流,顯然還沒有放棄5G標準之戰。
簡單來說,這個改變,對於台灣科技業者基本上是利多,畢竟台灣業者最擅長在中美的夾縫中兩邊賺。
比較需要重新反省的是美國政府。因為,你不給華為下場打球的機會,但它只要隊友與裁判都還是自己人,就能制定出球賽的新遊戲規則,一樣有辦法反擊。
不妙的是,華為想進攻的標準之戰,還不只5G這一個。在今年3月,華為也聯合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中國政府,一起提案一種全新的網路通訊協定「New IP」,用來取代現有的TCP/IP協定,又是一個全球人們連網生活一定會遇上的關鍵技術。但是提案的對象是聯合國,也剛好又是一個中國在內勢力頗大,卻被川普嘲諷過「除了閒磕牙外沒啥用」的國際組織。
也許,該有人來忠告一下川普總統,是重新積極參與這類國際組織,好好交朋友的時候了。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林士蕙
錄音轉述/陳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