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727-1.jpg

洗腦文化充斥,人們必須強化自身判斷力,避免被操控。達志影像提供

 

最近,美國總統選戰檯面上,看似闃然無聲,兩黨候選人私下卻暗潮洶湧。川普的支持者,幾乎每天收到近十封Email,分別來自女兒、兒子,甚至部屬,每一封的稱謂都很親切,也不全都是要求捐款的。

與傳統催票信最大的不同是,這些mail都有個主旨,像是談世界局勢、中美衝突、新冠後世界,數字、例子、邏輯、歷史樣樣俱全,仿如《紐約時報》政論版。重點是,結論統一都是:川普是最能解決這些問題的人。

 

操弄選舉,手法更精密

 

最近的一封信,是希望全國支持者捐款給亞利桑那州一位共和黨參議員,因為一旦他落選,參議院將被民主黨奪去,可能在未來四年彈劾川普。信中還鉅細靡遺地闡述彈劾美國總統來源、過程、結果,活生生地為收信人上了一課美國政治史。

 

攻擊對手、抬高自己,向來是選舉常態,只是手法愈趨精密複雜。川普在2016年,用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打選戰。曾在裡面工作的布特妮.凱瑟,去年寫出《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幫川普當選、讓英國脫歐,看大數據、Facebook如何洩露你的個資來操弄你的選擇》,就揭露公司在國家選舉、議題、廣告的操作。

 

凱瑟發現,劍橋分析利用許多方法取得個資,如臉書、信用卡紀錄等進行比對,縱使從不認識你,還用「OCEAN」法分析個性,因為個性影響投票行為「O」代表「開放」(open)、「C」代表「嚴謹」(conscientious)、「E」代表「外向」(extroverted)、「A」代表「親和」(agreeable)、「N」代表「神經質」(neurotic)。運用「精準鎖定」技術,隨時監控選戰廣告觸及率。

 

因此,你的資料隨時可能外洩,像手機上出個小測驗,可得咖啡券10張,看似無傷,都可能是廠商或政黨收集個資的途徑。

 

洗腦向來是政治的主基調,歷史上洗腦最成功的,是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他的言辭動聽而精闢,在焚燒共產主義和後現代虛無主義的書時,義正詞嚴說道:「在這火光下,不僅是宣告一個舊時代的結束,還照亮一個新時代!」現今專制和民粹主義興起,也以洗腦方式出現,還常引發戰爭,且綿延不絕。英國一家智庫研究世界60%的武裝衝突持續至少十年,人民醉心於國家利益擺第一的洗腦劇本。

 

日常生活裡,「洗腦」無所不在,用不到的東西卻一直血拚,消費社會用盡心機,掏空我們的口袋,換來你對他的效忠。

 

日本暢銷書作家岡田尊司深入研究政客、生意人、邪教幹部的洗腦手段,寫出《當「洗腦」統治了我們:思想控制的技術》,洗腦可以用於正面,像是潛能開發、自我成長、戒除惡習、自我暗示療法,也可以拿來操控輿論、吸金、恐攻、騙選票。「現代社會的結構是『便於欺騙也容易上當』,」他警告。

 

幸好,這幾年很多反洗腦專家研究出洗腦用什麼手段,控制者及被控制者各有何特徵?控制者常自戀成性,虛張聲勢、逞強稱能、毫不在乎的欺負弱者,許多政界及商界人物都被議論為自戀。甲骨文創辦人賴瑞.艾利森,就曾被論為自戀。該公司經理人形容:「上帝與賴瑞的差異在於,上帝不認為祂是賴瑞,但顯然賴瑞自認是上帝。」

 

資訊窄化,被洗腦而不自覺

 

很少人能抵擋自戀成性的領導人,尤其被洗腦者有著依賴性人格,急切依附強大力量,並容易受到情緒勒索,也因此個人人格的健全與健全的國家息息相關,對人依賴成性,也希望依附一個強大領袖,容易被民粹型政客掌控。有的人內心黑洞很深,期待「榮譽」「團體壓力」「自我認同」。洗腦方偽裝成「伙伴」或「好心人」,給予你「忠告」,其實是變相的控制, 例如川普給選民的信,往往強調左vs.右,被欺負vs.享受特權,然後和選民說,「我是站在你們這邊」。

 

受高等教育的人不會被洗腦嗎?日本奧姆真理教成員裡,不乏公司高階主管、大學教授。日本催眠術協會理事南裕曾誇口,為東京大學學生施展催眠術,從未失敗過。因為知識分子懂的多是專業知識,生活面缺乏,操控的人只要發展出一套理論,沒有人拆穿,他們就心悅誠服。

 

戈培爾曾說:「謊言重複1000遍,也不會成為真理,但謊言重複1000遍,而又不許別人戳穿,多數人就會把它當成真理……,」因此獨裁者必須控制媒體,最近菲律賓強人總統杜特蒂就關閉最大媒體集團,也是他的最大批評者ABS-CBN,趁疫情箝制言論自由。

 

但現代社會資訊泛濫,問題重重,人們不是因腦子已麻痺,懶得思考,就是尋求簡化管道,此時媒體就整理出「懶人包」,雖簡化資訊,但可能成為思想控制,內容偏頗且經整理過濾。

現代人對任何資訊都保持懷疑,即使符合自己的立場與觀點也是如此。如果人光接受符合自己想法與立場的訊息,往往造成訊息的窄化,不知不覺被洗腦。

 

哲人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但我們還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楊艾俐

錄音轉述/陳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