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外骨骼機器人。福寶科技提供
電影中,瀕死男主角穿上外骨骼動力裝甲後,瞬間化身可飛簷走壁的鋼鐵人;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實世界中,「人機一體」將為癱瘓傷友帶來重生希望。
台灣最近就有位「鋼鐵人」紅遍全球的脊椎損傷病友圈。40多歲的舒天縱,過去出門只能靠輪椅,如今借力外骨骼機器人,重新站起來走路,被稱為「台版鋼鐵人」。
舒天縱曾是位瀟灑馳騁的重機騎士。然而,2011年婚禮前一個月的一場車禍,人生從此變調。發生意外後,半身癱瘓,婚禮泡湯,他一度對生命絕望。
「坐在輪椅上看大家走來走去,那種無助,我想要回到正常的生活!」渴望再站起來的舒天縱,卻一再失望,可使用的輔助醫療器材不是台灣沒進口,就是價格昂貴,而且無人維修。直到發現福寶科技外骨骼機器人正招收人體臨床試驗患者,他才重燃希望,更自告奮勇,搶當第一號「鋼鐵人」。
仿生機器人,讓高齡移動變可能
讓舒天縱重拾生命熱情的外骨骼機器人,其實是近年掀起全球熱議,可解決人類癱瘓或高齡移動等挑戰的仿生機器人。
根據統計,台灣身障族群約有110多萬人,而隨著人口加速老化,數字正不斷上升。台灣雖然很早就立有《殘障福利法》(也就是現在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早年卻形同虛設。福寶科技創辦人巫鎮華回憶,2011年,一次身障聯盟環島活動,喚起政府正視,促成工研院外骨骼機器人研究計畫。
而當時任職工研院的巫鎮華,正是該計畫負責人。為此,他還重返學校,選修人體骨骼與醫學工程相關課程。他強調,相較於一般製造業或保全服務業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更需要貼近使用者,讓「人機融合一體」。
脊損患者神經受損,外骨骼機器人即使不合身也無「痛覺」,穿戴久了,很容易因壓迫引起褥瘡。巫鎮華得徹底了解傷者的生理結構,才能開發出人機一體的機器人。只是,機器人開發容易,但後續通過人體臨床實驗,直到商品化,其中層層疊疊的法規障礙,才是艱辛漫長。
開發出外骨骼機器人後,巫鎮華每天都期盼,能將技術授權給民間業者、成功通過人體臨床實驗,量產上市。孰料,這一等,就是三年……。
2014年,高齡90多歲的祖母意外跌倒骨折臥床,之後,在出差德國途中,他接到祖母離世噩耗,沒能盼到祖母穿上自己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再站起來,成了他最大的遺憾。
全球第三家骨骼機器人,創立「福寶科技」
巫鎮華說,全球像祖母或舒天縱這樣,永遠無法再站立行走的患者,就超過7000萬人,加速了他推動「鋼鐵人」上市的決心。於是,2016年,他索性離開工研院,自創福寶科技。而這也是繼以色列、美國之後,全球第三家,專為協助脊損患者重拾站立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公司。
因為技術領先,福寶吸引緯創科技投資支持,更讓以色列公司REWORK將之視為假想敵。只是,儘管產品成功開發,也取得歐盟與美國認證,動輒上百萬元的機器人,卻要價不菲,對新創業者來說,市場行銷是另一個難題。
也因此,身為福寶第一號「鋼鐵人」的舒天縱,為了讓福寶突破瓶頸,主動要求入股,負責市場行銷,自己更擔任起代言人的角色。
福寶的海外首戰,就鎖定高齡化的日本。巫鎮華形容,日本銀髮旅遊盛行,但很多知名景點或古蹟沒有電梯等無障礙設施,這時,能協助銀髮族爬坡的外骨骼機器人,就是很好的選擇。
據了解,身為科技大國的日本,雖早有類似的產品,但因為感測器多,製造成本高,加上操作繁複、故障率高,市場接受度並不高。相較之下,福寶利用物理與數據科學,克服感測器多載的問題,並大幅降低成本,穿戴操作也比較容易上手,「我們很有競爭優勢,」巫鎮華信心滿滿地說。
頻繁參展突圍,打入日本市場
創業維艱,巫鎮華自比海賊王中的魯夫,雖航向茫茫未知大海,挑戰重重,仍得保持樂觀,才能克服挑戰。尤其創業前三年,因積極開拓市場,錢燒太快,只支出沒進帳,資本額險些燒光,所幸團隊力挺,才度過財務危機。
巫鎮華透過一次次參展突圍日本市場,取得許可認證後,又成功說服日本脊損病友圈的關鍵人物淺見豐子醫師,一步步站穩日本市場。
福寶的外骨骼機器人雖是為脊損患者開發,但巫鎮華看好其他生活應用,包括復健課程、運動健身到高齡助行,甚至特種部隊也可以使用。尤其在疫情蔓延時,透過外骨骼機器人協助,患者可遠距復健,連線醫院即時監控,或上傳數據判讀等等。
過去,機器人多用於製造業,取代危險、骯髒、繁重的勞務工作。如今,AI已走進人類生活,食衣住行育樂都將少不了它。巫鎮華表示,「人機共生」已是未來趨勢。不管人類願不願意,都得學會與機器協作、共處,甚至融為一體。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林鳳琪、江星翰
錄音轉述/陳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