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1002-1.jpg
前白宮科技創新顧問亞歷克.羅斯,在歐巴馬總統任內曾名列《外交政策》雜誌「100位全球頂尖思想家」。

難熬的2020年終於進入最後一季,但今年的冬天仍然不會太平靜,全球甚至可能會掀起波瀾。

衝擊全球政經局勢的美國大選,進入倒數,而從未停歇的新冠疫情,亦值此秋冬之際,更變本加厲。等在我們面前的,是另一波巨變。

於是,在動盪的年代,不論你是企業領導人或上班族,都得掌握全球產業界的動態及生態,關心全球版圖將如何重整。而全球最了解未來趨勢的創新專家之一,就是美國前白宮科技創新顧問亞歷克.羅斯(Alec Ross)。

疫情加快數位建置,三年要完成五年投資

他曾替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操刀2008年大選,並在選戰陣營中擔任科技、媒體、電訊政策委員會召集人。之後也曾替前國務卿希拉蕊工作,擔任四年的資深創新顧問,而這個職位,更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在為歐巴馬與希拉蕊工作的六年期間,他走訪41國,並在網路安全與自由、各種網路應用議題上有諸多建樹,他獲頒美國國務院傑出榮譽獎,也曾名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100位全球頂尖思想家」。

羅斯將多年的產業觀察與實務經驗集結成書,在2016年出版《未來產業》(The Industry Of The Future),被翻譯成24種語言、推廣到全球各個角落。這本書也成為多國領袖建議必讀的產業參考書,業界地位可見一斑。

在迎接第四季變局的關鍵時刻,刻正旅居義大利的羅斯接受《遠見》獨家視訊專訪,指出疫後的產業新樣貌。

身為創新專家,「數位化速度」是他觀察產業的首要指標。

「因為疫情加快數位建置,過去花五年時間才會到位的投資,都將在兩、三年內完成!」羅斯笑說,疫情發生之後,他認識的大老闆們都在大買機器人,加速投資自動化設備、AI(人工智慧)與5G等數位科技。

他指出,目前全球約300億個連網裝置,但兩年後就會達到420~-460億個,而到2025年,就會比現在翻倍、超過750億個。

在他看來,這些聯網裝置,與數據、頻寬一樣,都是創新產業的重要生產素材與資源。而這些發展,是否會受到疫情影響?

1002-2.jpg
圖/全球連網裝置數量10年激增

畢竟,今年原本是5G落地年,卻因疫情打亂各種時程,就連科技大咖蘋果,也將首支搭載5G的手機iPhone12延到10月中旬才推出。

但羅斯對部分商品時程的延宕不以為意,他著眼於大趨勢,認為5G到來,將讓頻寬不再是稀缺資源,就如同水電一般、開了就來,想用多少就有多少。而且,5G更值得期待的部分,是實踐自動化、物聯網與AI等科技應用。

他回顧,1G是打電話、2G能讓你傳簡訊、3G能聯網與上App、4G優化視訊環境,5G則已跳脫通訊層級,可以串聯工業網絡。例如在工廠,5G可讓機器人、物聯網做到更好的自動化,過程中使用的演算法、處理的大量流量,在過去,必須以昂貴的軟、硬體才能達到。

1002-3.jpg
圖/羅斯曾是白宮科技創新顧問,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與前國務卿希拉蕊擘劃國家產業藍圖。

五年後,機械人力將首度超越人力

也因此,產業自動化來得更快,將劇烈改變職場面貌。

「五年後、也就是2025年,機械勞動力將首度超越人力!」羅斯大膽預言,援引麥肯錫的報告,表示2018年的勞動力輸出之中,有71%的工作是人力、29%是機械勞力;2022年,人力降到58%;到了2025年,機械勞力首度過半、將占52%,而人力驟降至48%。

雖然自動化將衝擊藍領工作,但他認為大家不需要驚慌。這是因為上述的趨勢,不表示人類工作將從71個降到48個,因為勞動力並不是有限的,AI等科技,可將勞動力有效提升,像是知識型的工作機會,就會持續增長。

在這樣的趨勢下,人力工時可望縮減或彈性調配,產生更多空閒時間。不少西歐國家已做出因應,像是芬蘭總理就提案,將每日平均工時從8小時減為6小時。

1002-4.jpg
圖/機械勞力與人力工時占比

關於疫後產業的樣貌,羅斯表示,他四年前在《未來產業》中提示的,包括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與FinTech等趨勢都未改變,只是加快了速度。而5G、AI與大數據等科技的加速發展,也將催促「智慧城市」(smart city)及早誕生。

「2030年,我們會迎來真正的智慧城市!」羅斯對智慧城市的首要定義,是「擁有高效能的智慧交通系統」,也就是說,民眾能即時了解公車位置、可以因為行駛效率與車流狀況,而隨時改變交通路線規劃。

不過,據他觀察,建造一座智慧城市的代價很大,不僅要配備高效能的科技系統,還得讓民眾享有均等的生活素質與資源,否則城市就會因發展失衡而加速崩壞。

羅斯舉舊金山為例,這是軟體巨擘Salesforce、推特(Twitter)等數百家新創企業的總部所在地,然而,它正處於崩潰邊緣:舊金山的社會不平等正在惡化,城市內充滿遊民與吸毒人口,這促使許多人在疫情發生後,加速逃離這座城市。

「高科技不能保證一座城市的發展,也不一定改善人們的生活!」他提醒,如果忽略社會正義,科技很可能加速不平等、導致貧富落差。

最明顯的例子,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近來因公司股價狂飆,個人財富在在8月底創下富豪榜上最高紀錄,這也是史上第一人突破2000億美元身價。

羅斯對貝佐斯個人沒意見,卻點出背後的問題:因數位化獲致的社會利益,為何沒有合理分配、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他認為解方之一,就是修改政府、企業與勞工三方的社會契約,例如,從只在乎股東利益的「股東資本主義」(shareholder capitalism),回歸到「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stakeholder capitalism);後者不只關注股東,也在意企業營運會影響到的員工、客戶、社區與環境等利害關係人與群體。

此外,企業領導人的數位挑戰,還有如何找出因應疫後世界的精準策略。「如果你的公司至今沒有數位策略,那就等於沒有策略!」羅斯嚴肅地指出,還未數位化的中小型企業,將首當其衝。

他表示,疫情加快數位化腳步,所有企業都必須有數位策略,以重整事業布局,除非你是畫家、音樂家、演員或足球員這種依靠身體力行,來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職業。

1002-5.jpg
圖/羅斯四年前著作《未來產業》在全球掀熱潮,曾翻譯成20多種語言,是多國領導人必讀的產業教科書。

中美惡鬥,台灣產業不要選邊站

近年來,包括中美角力等各種政經衝擊,正在重塑世界秩序,羅斯的下一本書,就是談地緣政治(geopolitics)與商業世界之間的交互影響。

「地緣政治之於商業布局,愈來愈有關鍵性的影響力!」預計明年出版新書的他舉例,即便你是具有業界領導地位的台灣半導體業者,但除了確保自身擁有最優秀的人才、製造能力之外,還必須擁有出色的地緣政治分析能力。如此,才能了解自身在整體供應鏈中的角色、掌握生態系中的政治動態,從而做出適切的商業判斷。

他提醒,近四年來的貿易愈趨緊縮、關稅日益增高,企業的損失很可能不是因為工程能力、執行力不好,而是因為地緣政治風險。

對於全球領導人來說,近來最大的政治風險,就是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曾是民主黨時代的白宮高官,羅斯這次會回鍋幫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助選嗎?

「如果拜登贏了、邀請我加入白宮團隊,我當然會考慮!」但羅斯認為,一切等新書出了再說,他期待這本書也像前一本一樣,有機會影響各國的政策走向。

他觀察,如果拜登當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改變外交政策,重新與友邦交好、與敵人和解,一改近四年美國的霸凌形象。第二件可能做的事,是重訂稅收政策,拉近美國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然而,若是川普贏了,羅斯相信川普會持續拉高與中國的衝突態勢;而不管誰當選,中美經濟與供應鏈勢必有一定程度的脫鉤(decoupling)。他建議,做中美雙邊生意的台灣業者切勿選邊站,應該宣稱中立、以持盈保泰。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擷取.PNG     

採訪撰文/林讓均、毛凱恩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