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1026-1.jpg
圖/工研院研發的檢測系統,可精準打擊長照機構痛點,舒解照護人員的壓力。

你能想像嗎?再過六年,全台每五人就有一人為超過65歲以上的長者。

當2026年台灣走入超高齡社會,從日常生活到產業發展,都將有全新變化。如今,工研院搭建起實驗場域,為滿足高齡社會需求摸索新路。

走進工研院新竹光復院區研發大樓的三樓,不見正襟危坐的科學家忙著做實驗,而是十來位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阿姨、阿伯正在練習深蹲。

手中拿著泡棉捲墊,跟著健身教練指示,一吸,慢慢蹲下;一吐,緩緩起身。環顧四周,盡是筋膜按摩球、瑜珈圓柱和健身杖等器材,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健身房。

一旁還有「體適能量測系統」,能在運動後快速篩檢體能狀況,透過健身教練分析,快速取得運動處方箋。

打造全國首座「長照技術實驗場域」,媒合供需市場

這是工研院因應台灣高齡社會到來,斥資百萬元打造的「銀髮聚寶盆」,要作為實驗場域,讓工研院各單位與長照有關的技術,都能在此測試、驗證、整合。

銀髮聚寶盆計畫主持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透露,推動計畫初衷是看見台灣長照機構與智慧醫療產業長期脫鉤,導致照護人員工作負擔大,長輩們的照護品質也難以提升。

1026-2.jpg
圖/銀髮聚寶盆計畫主持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黃菁慧攝

根據衛福部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推估,長照醫事專業人員的人力缺口將達8422人。莊曜宇觀察,長照人員多是社福、護理背景,對醫療科技不熟悉,因此,亟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來協助長照機構認識智慧醫療技術。

「銀髮聚寶盆」共有三大區塊:「賦能運動區」「非接觸失能監測區」「失智整合解決方案區」。這三區依序對應的,正是長照產業的三大痛點:「跌倒」「失智」與「照護人力不足」。

在賦能區,健身、開立運動處分籤,減低跌倒風險;在監測區,持續收集生理資訊,掌握失智症患者身體狀況;在解決區,則推出AI機器人,舒解照護人力不足的壓力。

「智慧長照大聯盟」串聯20家業者,工研院帶頭翻轉長照產業

目前「銀髮聚寶盆」已聚集工研院超過10個開發單位的長照技術與產品,供各家長照機構參觀、洽談,也初步取得了成果。

但莊曜宇的野心遠不只如此。事實上,在「聚寶盆」中羅列工研院的技術產品,僅僅是引子,能夠讓全台所有願意投入長照產業的業者,都願意將產品投入「聚寶盆」進行整合,才是莊曜宇的長遠目標。

他表示,台灣投入長照產業的業者眾多,從資通訊、保全、建築到健身產業,都具有高水準技術品質,但現況是業者多為單兵作戰,缺乏橫向整合。

8月初,工研院更推動成立國內第一個「智慧長照大聯盟」,攜手20家上中下游業者,包含民間長照安養機構、醫療資源、科技產業、家具零售業、運動健身業者、建設公司、保全業與學術機構等跨領域業者。其中不乏特力集團、錸德集團旗下的錸工場、研華、中華電信、佳醫集團、友達光電等知名企業。

聯盟的長期目標是朝向「輔導智慧科技商轉」邁進,提供台灣長照的智慧解決方案,並協助業者技術在國內商轉,甚至外銷國際。近期,「銀髮聚寶盆」團隊已與全台最大長照機構「榮譽國民之家」簽訂MOU。

莊曜宇期待,藉由榮民之家超過8000床的場域驗證,能真正落實智慧照護落地,串起患者、照護機構、技術系統,翻轉傳統長照服務。

超高齡社會已離台灣不遠,如何從中挖掘社會最迫切需求,端出因應解方,是產官學研各界都須正視的課題。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蔣濬浩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