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1023-1.jpg
圖/左起為Gogoro產品長彭明義、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兼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遠見雜誌總編輯李建興。

全球都市化衍生交通問題、傳統交通工具汙染迫在眉睫,《遠見》針對交通困境,首辦「2020未來移動友善城市大調查」,並於10月初舉辦記者會,不僅首度揭露六都民眾的交通偏好民調、找出需求痛點,還邀集產官學專家座談,一窺台灣未來移動樣貌。

走進「2020未來移動友善城市大調查」記者會現場,包含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兼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Gogoro產品長彭明義,全都到場共襄盛舉。

一開場,《遠見》總編輯李建興直指,2030年全球六成人口將集中都市、不斷攀升的都市人口密度也衍生交通問題。他回憶,過去政府靠大眾軌道運輸因應,但2017年《遠見》專題
「別讓捷運變劫運」發現,大眾軌道運輸受限於經費、難國產、可及性低,無法根本解決問題,未來勢必走向自駕、電動與共享的「未來移動」。

1023-2.jpg
圖/遠見雜誌總編輯李建興。

為找出台灣民眾的交通使用習慣與偏好,《遠見》針對六都民眾進行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八成以上民眾偏好用私人交通工具通勤,其中又以燃油機車為最大宗。對此,《遠見》副總主筆林鳳琪直呼「令人膽戰心驚」,也難怪三成民眾認為「環保」極需改善、高居交通待加強項目第二名。

若從年齡層分析,則發現30歲以下通勤族雖僅8.2%在乎環保,但卻有高達30.6%認為環保極需改善。更出乎意料是,調查發現年長者比年輕人更在意通勤是否環保,且更願意購買電動機車。對未來交通的期待,不分年齡都渴望「更便民的交通資訊平台」與「大量的綠色交通工具」。

《遠見》除了從國內調查剖析,也邀專家從國際趨勢、台灣產業現況、未來如何布局等三方面解盤。

1023-3.jpg
圖/遠見雜誌副總主筆林鳳琪。

國際未來移動四趨勢,翻轉現行交通

彭明義以去年麥肯錫的研究破題,點出未來交通產業有四大走向,包含電動化、聯網智慧化、自動駕駛、共享化。他直說,「特斯拉為什麼大漲,就是因為它四項全中,不漲都奇怪!」

其一,電動化

彭明義點出,各國為節能與減少汙染排放,陸上交通都持續電動化。他解釋,用一公升汽油發電、推動電動載具,比用汽油推動燃油載具,效能整整多一倍。王健全則補充,電動機車的汙染排放,是六期環保機車的1/32、七期環保機車的1/28,相差甚鉅。

王健全進而分享,由於環保、永續、民眾健康已成全球共識,近期美國加州更發布行政命令,規範2035年將禁售燃汽油、柴油的汽機車,可見其衍生的汙染不容忽視。他建議,「民眾應該多關心汙染,才會給政府壓力、進而促使政府制定政策往前走。」

其二,聯網智慧化

彭明義表示,未來汽車聯網後,不僅能蒐集、判斷資料,還能透過聯網,及早預判車輛前方的緊急狀況,「讓車子變安全」。王健全認為,未來交通智慧化後,不僅有助政府規劃更好的大眾運輸系統,還能透過資料串接與企業合作,並藉由大數據分析,提供民眾不堵塞、易行的路線。

其三,自動駕駛

「自駕離台灣還比較遠!」彭明義坦言,由於台灣自有汽機車的民眾相當多,共計約1400萬輛機車及800萬輛汽車,密度之高也成自駕挑戰。若未來自駕落實,不只能省下人力,還因為AI毋須休息,同步提升大眾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與開放時間。

其四,共享

吳明機分享,一般民眾交通需求都是「Door-to-door(門到門運輸)」,然而過去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到站後,往往距離目的地還有最後一哩路,並不方便;現在透過各種智慧工具、共享交通工具APP,即可輕易解決。彭明義則表示,民眾頻繁使用共享汽機車,也能減少私有汽機車需求。

未來移動實踐場:新北市力推交通智慧、共享化

「要做未來移動,其實政府角色非常重要。」吳明機說,新北市2030交通願景城市計畫,正陸續導入更智慧化、共享化的運輸模式,打造城市的未來移動。

吳明機舉例,目前新北市積極發展智慧運輸中心,即是藉大數據、物聯網,分析路口監視器、感測器等資料,進而找出壅塞的路段和時間,改善交通。此外,新北市也成立戰情中心,一面即時掌握路況,一面跨部門整合,能夠因應各種交通突發狀況。

針對郊區景點運輸,新北市還在北海岸到東北角的「青春山海線」上,與Gogoro合作設立11座共享機車租還點,靠共享載具提升交通便利性。

1023-4.jpg
圖/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

彭明義表示,過去民眾若無汽車,其實難以在近百公里的山海線旅遊,只能仰賴班次不多、營運成本相對高的旅遊公車。但,設立共享機車租還站後,不僅降低民眾交通成本、便利性,還讓政府更容易管理。

此外,Gogoro還針對新北市市區、郊區,設置不同的車款。彭明義表示,青春山海線上全都配備速度快、能爬坡的250cc重型機車;市區共享機車則設置六成的輕型普通機車,方便停車也易騎乘。

針對《遠見》調查指出,民眾最期待城市「擁有便民的交通資訊平台」,吳明機也自信表示,目前新北市已投入智慧站牌、停車場智慧化等設備,未來5G發展後,將會統合更多智慧化設施,滿足民眾需求。

 
1023-5.jpg
圖/Gogoro產品長彭明義。

電子、機車業強強聯手,台灣電動機車有望進軍國際

而對台灣產業來說,未來移動來勢洶洶,台灣有優勢嗎?

王健全直言,「我們汽機車不見得領先,但電動機車卻領先全球!」由於台灣過去即有強大的電子業與機車業,若能強強聯手,並掌握電動化、智慧化、時髦創新等三大要素,未來可望出口,甚至能達到規模經濟。

他進一步解釋,目前台灣電動機車還屬「幼稚產業」,年產量僅40萬輛,是靠著優良技術、政府補助,打出台灣品牌。但,未來若能進軍印尼、菲律賓,提升產量至100萬輛,將能創造規模經濟,其競爭力更甚於一份關稅協定,而台灣既有的創新、技術都是關鍵。

1023-6.jpg
圖/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兼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彭明義則說,「全球普通重型機車製造、生產、銷售數最多的,就是台灣。而且,台灣電動機車製造能力甚至比日本還先進!」不僅如此,台灣電動機車產業還具備多數產業欠缺的兩大關鍵:硬體核心與軟體核心。

以台灣電腦產業為例,雖然Acer、Asus世界知名,但處理器仍需仰賴Intel、作業系統須仰賴微軟,廠商只能做毛利相對低的代工。相較之下,電動機車從馬達、電池到零組件,台灣都能自給自足,Gogoro的197家供應商全都是台廠、不需仰賴外國。

彭明義認為,這不僅是優良利基,還能嘉惠產業轉型。他期許,未來台灣電子業攜手機車業導入工業4.0、發揮優勢,待電動機車普及時,不僅產業受惠,台灣的每個消費者也能連帶受益。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王昱翔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