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FinTech蓬勃發展,已融入民眾日常生活。張智傑攝
2020年,堪稱數位金融轉捩點!新冠疫情讓行動支付使用率大增、純網銀即將開業、開放銀行(Open Banking)陸續上路,創新服務正帶來嶄新的金融樣貌。 「2020年是數位經濟深入生活的一年!」專家異口同聲地指出,FinTech金融科技已滲透到日常生活各場景。《遠見》2020年FinTech大調查,及「數位金融服務最佳銀行大賞」,追蹤金融科技發展,共同推動台灣金融產業起飛,與世界接軌零時差!
2020年可謂是數位金融「素人」數量大噴發的一年!50歲,在學校教書的龐小姐,今年首度嘗試使用銀行數位金融服務和行動支付,以下是她的真實經驗:
一開始,我先接觸國泰世華數位存款帳戶KOKO、全家App與全聯PX Pay,起初,很擔心帳戶是否安全,信用卡會不會被盜刷,也不太會操作,必須不斷請教兒子。如今,我可以自己進行轉帳、買基金與外幣。
而被高額現金回饋吸引的我,目前也開始使用LINE Pay Money與街口支付了。算一算,距離我上次前往銀行分行是一年前了吧。
畢竟,如今專程跑到實體分行、便利店與ATM進行支付交易與轉帳,我連排隊都覺得浪費時間,誰叫現在只要綁定水電號與車號,按鍵一按就輕鬆搞定。
根據2020年10月份,中國信託銀行發布「數位金融全客群大調查」,受疫情影響,超過六成客戶表示,已開始或更常使用數位金融服務。
數位金融服務迎來史上最熱鬧的時刻。截至2020年9月,數位存款總開立戶數約575.3萬戶,年增逾一倍。光是元大銀行,2020年首季,個人網銀及行動銀行申請案量就年增達82%,行動銀行App下載次數也較去年同期新增91%。
疫情讓原先對數位金融敬謝不敏的客群,接受度變得更高,其中,堪稱距離數位最遙遠的銀髮族,轉變最為明顯。 已退休的前東吳大學金融科技開發中心執行長蔡宗榮,疫情期間要買日用品,已養成打開電商App的習慣,線上刷卡的金額和頻率大增。
簡言之,數位金融不再是只專屬於年輕人的天下。國發會統計,2019年國人行動支付普及率,46歲到55歲大幅躍增三成,來到77.6%;56歲到65歲使用率突破52.9%,年成長逾一成。
值得注意的是,幾項制度面的重大改革,亦將催足數位金融進展的油門。包括,台股逐筆交易及僅限電子下單交易的盤中零股交易制度,在今年上路。而純網銀,從只聞樓梯響,到現在只差臨門一腳就開業,不僅民眾好奇,各大金融機構也在等著看。
總結今年數位金融的動態,《遠見》盤整出三大顯學、三大趨勢。
顯學一〉 行動支付持續成長,手機解決生活大小事
根據金管會統計,台灣使用電子支付的會員數達1049萬人,去年9月至今年9月更大幅增加461萬人、年增率達78.4%。
由於電子支付能代收交易款項,電支和銀行戶頭間可轉款、儲值金額、轉帳、交易支付等,可說是融合所有線上交易的需求,因此,電支的普及,意義重大。
金管會在11月中旬已通過蝦皮支付申請電支執照,成為外資首例;全聯在推出行動支付PX Pay、行動電商後,也研擬申請電支。
另一方面,2019年,行動支付普及率已達五成,距離政府2025年前的九成目標,即便還有一大半距離,但許多零售、電商投入,也意味著有更大的市場潛力。
這波疫情,也讓行動支付的使用量大幅提升。例如,2020年台北晴光商圈業績曾掉了五成,但行動支付的使用量卻反而增加兩成。無庸置疑地,強調快速、方便,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取代現金的支付生活,已無縫融入生活日常。
顯學二〉 銀行擴大生態圈,跨業結盟深化大數據
台新銀行今年大玩生態圈,上線「Richart Life」App,集合22家百貨、零售、網購、電信、交通業等業者,欲整合客戶在各店家點數。
「金融界線愈模糊,突破金融業務才有契機。」台新銀行數位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包國儀說。
「未來就是banking在別人家!」中國信託銀行數位場景經營處處長何慶媛直言,有了數位金融可更快切入各種市場生態圈,企業彼此共好。
現在銀行做收單外,也能幫商戶做生意,幫廠商導流業績。例如,中信LINE官方帳號幫寶雅推播,可下載4萬多張專屬優惠券,最後有2萬張到店頭使用。
圖/數位金融便利民眾生活,中信銀就推出用口說就能轉帳的服務。陳之俊攝
對銀行來說,積極走到品牌零售商背後,代工做白牌,也是一項途徑。以台新銀行為例,包括新光三越Skm Pay、101 Pay、京站Pay、全家Fami錢包、支付等,都委由台新操刀。中信銀、國泰世華銀也分別替中油、六角國際打造專屬的Pay。
「基金不會每天買,但支付是每天日常所需!」包國儀指出,幫品牌或零售通路代工,有助於追蹤消費者的各項生活場景,甚至還能接觸到他行客戶。
除了向外擴張,業者也向內深化。玉山推出子品牌e.Fingo,串聯玉山行動銀行App、玉山Wallet App、e指系列等數位產品,用會員制培養顧客的忠誠度。
永豐銀行數位帳戶「DAWHO大戶」打造出「理財生態系」,將存款、外匯、證券、海外市場全部透過大戶一站式串接,希望讓用戶按幾個鍵,就能完成大部分的投資理財,讓用戶黏上自己。
顯學三〉 資訊安全成全民課題
隨著服務愈廣泛、商業模式愈複雜,資安防護也備受挑戰,一旦資安出現疑慮,嚇跑客戶只是彈指之間,一切耕耘皆白費。
近日多起行動網路銀行疑似被駭遭盜轉事件一傳開,有民眾就表示,立刻把自己唯一網銀停掉了。
近期雙11電商購物檔期,網購與數位支付趨勢正夯,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指出,逾八成消費者表示,對於卡號儲存在商戶的安全問題感到擔憂。
「沒有資安就沒有金融科技,」2020台灣資安大會上,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說,國泰投入資安金額比往年多50%,資安人才占公司1/3,以防阻駭客攻擊、個資盜用,尤其連外網增多,更需加強資安。
隨著銀行陸續規劃汰換老舊核心系統,以跟上未來資安需求,顧問業者形容,是十年來難得一見。是所有銀行的魔王級考驗。
例如北富銀在今年國慶日進行核心系統升級,卻意外出現網銀無法登入、ATM無法提款但帳戶已扣款等問題,影響客戶數約3000多位。儘管事前測試多次,但在客戶大量資訊湧入時,才是真正的壓力關卡。
「所有發展,金管會第一個推動的,都是資安。」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說,金管會也在8月首度揭露金融資安行動方案,像是推動金融機構設置「資安長」;增修訂新興金融科技資安自律規範;系統化培育金融資安專業人才等。正因為考量資安,純網銀從預計第三季,延到現在,首家開業都還沒成為現實。「因為開業前,金管會都會去實地查核,有發現一些缺失,希望業者先改進!」黃天牧表示,純網銀是全天候營運,包括現金流動性、資安都會以更嚴格標準監理。
《遠見》綜合專家意見後,盤整出三大2021年數位金融趨勢,攸關你我的生活樣貌的重大改變:
趨勢一〉 純網銀開業,啟動虛實融合生態大戰
蔡宗榮預測,等純網銀開業,靜止戶的比例將會很高,消費者想嘗試,但會先觀望有何創新服務或優惠。
至於資安,「我們投入最多的就是系統建置。」純網銀之一、樂天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簡明仁表示,「純網銀沒有分行,系統需要非常安全便利,才能讓客戶信任。」此外,依金管會規定,需設立實體客服中心,民眾也不會求助無門。
對於數位愛用者、數位原住民而言,最期待創新服務與優惠。理財達人寶可孟就說,純網銀有新鮮感;且消費者免跑分行,手機5分鐘就完成開戶,很方便。
數位行銷將決定純網銀勝負,純網銀之二、將來銀行開「線上派對–NEXT PARTY」,民眾可像線上遊戲自創人物,闖關、對談、看影片等,加深品牌印象,創造話題與黏著度。而LINE Bank坐穩台灣最大社群平台LINE品牌聲量,也有其基本盤。
討論多時的電子支付、電子票證所合併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於11月在立法院初審過關,外界皆預期2021年將是真正的「台灣數位支付元年」。
屆時,像是街口支付與LINE Pay之間,就可做出猶如銀行間轉帳等業務,LINE Point、街口幣、OPEN POINT等點數,還可整合一同做消費折抵,且各家特約商店也可互相消費支付。
趨勢二〉 開放銀行萌芽,消費者拿回更多主導權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第三方App,可整合你所有銀行帳戶餘額、消費紀錄,並提供個人化服務,但必須提供個人金融資訊(如身分證字號、帳號與密碼……),你會願意使用嗎?
目前,台灣採三階段推展「開放銀行」,第一階段為公開資料查詢,已在去年實施。例如,民眾可由比價網等平台,串接到銀行查看房貸利率等商品資訊。接下來,正要邁入第二階段消費者資料查詢,只要同意開放個資,用戶可在不同公司查到自己的存款、理財資訊等,不必重填資料。
不過,由政府推動跨市場資料共享的MyData平台,已與多家銀行共同試辦。經民眾同意後,可直接在銀行網站上,取得財產、個人所得、戶籍等資料授權,一鍵完成,或可當成參考範例。
趨勢三〉 保險科技急起直追,後勢看俏
保險業也動起來了!KPMG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觀察,保險業高層老化、保險商品複雜等因素,保險科技(Insurtech)步伐顯得慢了許多。
今年反而因疫情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社會大眾健康風險意識顯著提升,助長健康險需求;遠端工作增加,網路資安保險、營業中斷損失險等需求也攀升,促進產險拓展。
壽險公會於去年啟動「保險區塊鏈聯盟科技運用共享平台」計畫,將來消費者可在平台上查詢自己所有保單等服務,可望消弭保險公司與保戶之間資訊不對等問題。又如國泰人壽與韓國新創Lunit合作「AI醫療數位影像判讀」,準確率達90%,提供核保判斷。
而像是透過智慧手表、手機,上傳每天健走步數、睡眠時間,就可享有折扣或獎勵的外溢保單;及利用行車記錄器記錄駕駛人的用路量及駕駛行為,做為訂價基礎的車險UBI保單,皆是近來保險與科技結合運用,也是保險業的藍海。
「今年可說是數位經濟深入生活的一年。」賴偉晏認為,數位金融是數位經濟的基石,過去強調區塊鍊、AI等技術層面,現在關鍵字已轉為數位金融,新商業模式如何內化為日常,與生活密不可分。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沈瑜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