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特斯拉 蘋果.jpg
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蘋果執行長庫克。Flickr by Gage Skidmore,Flickr by Austin Community College

2021一開年,電動車就成最火熱話題。

去年Apple Car的話題不斷延燒,近日更傳出蘋果加緊追料、預計今年就上市。

而特斯拉去年出貨量達標,更因上海廠啟用後壓低生產成本,有能力降價搶市。特斯拉在12月、1月接連在德國、中國降價搶市,讓其他業者如坐針氈。

電動車競爭下堆疊出的美好願景,實踐的重任就扛在硬體一把罩的台廠群雄肩上。而外資也跟上話題,從台股放假兩週的外資,一收假就開始爆買電動車概念股。

特斯拉.jpg
圖/達志影像

Apple Car: 鴻海搶當供應鏈盟主

首先來看蘋果車這方的台灣勢力。從iPod就開始跟隨蘋果的鴻海,當然也沒缺席。今年初,鴻海竟在短短幾個交易日爆漲超過兩成,被投資人期待其奪得Apple Car大單,就是促漲主因。

如此期待非空穴來風,去年10月鴻海「MIH聯盟」電動車軟硬體平台正式亮相,號召電子、機械、資訊業者,試圖利用電子業邏輯造車:生產軟硬體公版,再依各廠需求製造成品。

沒有造車經驗的鴻海,真能助Apple Car成功嗎?答案就在「MIH聯盟」。

這個聯盟有別於傳統車廠封閉的供應鏈,採用開放式的平台思惟,號召超過200家業者投入。其中,不乏世界一流科技公司:微軟、德州儀器、聯發科、高通、寧德時代等大廠都赫然在列。

MIH聯盟也排出時程,證明絕非說說而已:首款模組今年1月揭露細節、2月預訂、4月交貨。

此外,鴻海與車用被動元件大廠國巨結盟、宣布鴻海研究院將就車用半導體與資安投入研究,讓鴻海電動車布局已有輪廓。而實際能否實際貢獻鴻海營收,就看MIH聯盟後續是否能在電動車供應鏈中發揮關鍵影響力。

mih聯盟.jpg
圖/MIH聯盟。鴻海提供

台達電電源實力,罩特斯拉搶市!

鴻海有供應鏈勢力,固然驚人,然而製造也需有專攻,台廠中的台達,在電動車領域更有豐厚經驗。它,才是全台最大電動車公司。

法人向《遠見》表示,電源大廠台達的電動車部門,年營收已達數十億元級規模,是全台最大電動車公司。該人士指出,電源技術練功有成,造就台達電動車事業成功,搶下高難度的快充市場,以及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大單,法人與預估台達電動車部門年成長將達50~100%。

此外,再加自動化生產有成,其他產品線(如IT、綠能電源產品、被動元件)也看俏,因此吸引外資狂買,「可以說是集所有題材於一身」。

貿聯、和大有機會腳踏兩條船

貿聯、和大分別是特斯拉電源線束、減速齒輪供應廠。新年後外資持續買超,讓這兩家特斯拉概念股紅光滿面。

身為供應商,除得力於特斯拉業務成長,客戶也成活招牌,有利於拓展其他電動車客戶。

以貿聯預計2021年投產的江蘇常州新廠為例,業內人士就推估,除為因應特斯拉上海廠外,更能藉此搶食中國本土電動車廠商機。

目前蘋果造車計畫細節尚未公布,不過這些電動車供應商實力已被特斯拉認證,未來腳踏兩條船,甚至多條船的榮景可期。

蘋果對上特斯拉 還有什麼新變局?

針對電動車市場發展,鴻海董事長近日表示,電動車趨勢崛起,有三股勢力競逐:傳統車業、網路業、ICT產業。

劉揚偉分析,傳統車廠最懂車,但過去封閉的生態系,導致供應鏈有限,所以疫情才會重創傳統車業。而「網路業」進軍電動車,劉揚偉則認為,軟體「鍵盤敲幾行就可以重來」,但硬體上邏輯不同,「一做錯就要花幾天重來」。

劉揚偉意有所指,「現在最熱賣這家」的電動車,「我想遲早會遇到問題,因為供應鏈不是他們強項。」

鴻海董事長.jpg
圖/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張智傑攝

劉揚偉指出,ICT產業垂直整合、懂供應鏈管理,更有人數充沛的工程師,「唯一弱勢是不懂車」,鴻海則是靠成立MIH平台來解決這個問題。

相較於劉揚偉看衰特斯拉,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則認為Apple Car雷聲大雨點小,呼籲投資人「別在這時候買進Apple Car概念股!」。他指出三大原因:時程不確定、規格不確定、市場競爭力不確定,因此在最樂觀的形況下,Apple Car在2025至2027年才會推出。

儘管各有擁護者,但電動車成長趨勢不變,台廠持續受會可能性高。

凱基證券梁姿嫺資深副總經理就預估,儘管短線可能有疫情干擾充電樁布建,但電動車仍可看到年成長兩位數、甚至是20~30%的成長。梁姿嫻尤其點出電動車中的車載充電器、充電樁、變壓器、逆變器等都有商機,而變壓器成長可能最高。

此外,將這些電源設備整合,以共用散熱兼省空間的「整合型電源」是趨勢,也將應用於電動車上,未來成長看俏。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毛凱恩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