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125-1.jpg
圖/取自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臉書

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將於元旦開放進口,這項開放政策從宣布到落實,僅四個月時間,地方政府的稽查人力和經費都尚未到位,加上近日掀起「台灣豬」標章之亂,讓許多民眾相當憂心。

外界好奇第一批萊豬何時叩關?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明天絕對不會有」,短期內應該看不到。無論如何,萊豬開放勢在必行,民眾該如何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自保術一:認清「台灣豬」標章,各縣市祭不同因應對策

由於國內豬農仍禁用萊劑,吃台灣豬成了民眾食安自保的最重要方式,但近日卻出現「台灣豬」標章之亂。除了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衛福部也有「台灣豬貼紙」,地方政府也發出不同的台灣豬貼紙,可說是一章各表。

例如,「鬍鬚張」切結進口肉用完後改採本土豬,獲核發「台灣豬標章」,但過渡期間掛著「台灣豬標章」賣進口肉;坊間也充斥著自行下載貼紙,或是拿貼紙、再自行填寫肉品產地的行為,讓民眾擔心可能有魚目混珠的亂象。

0125-2.jpg
圖/左為衛福部標註「產地為台灣」的豬貼紙、右為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

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將針對申請「台灣豬標章」的一萬多家業者重新清查,如標示不實,將移送食藥署依標示不實處4萬至400萬罰鍰。此外,衛福部也會公布每天在邊境驗到多少萊豬的重量,「所有溯源會做到100%,讓進口豬肉都可以清楚標示」。

部分縣市訂有萊劑零檢出的自治條例,不過,行政院在2020年最後一天宣布,元旦起全國將統一規範,牴觸中央法規的地方自治條例一律無效。即便如此,各縣市也祭出不同的因應對策,以確保消費者權益。

例如,台中市宣布五招,包括抽驗量能擴大10倍、豬牛肉品輸入業冷凍倉儲源頭抽查、抽驗結果主動揭露、修訂辦法核發檢舉獎金、設立「無瘦肉精金標章」,只要稽查合格使用台灣豬,就發放金標章。

台南市衛生局宣示,在元旦開始針對所有張貼「台灣豬」標章的店家查察;彰化縣將公布使用無萊豬標章的業者名單,目前已有66家店家加入;嘉義縣衛生局則全面啟動肉品標示的專案稽查,目前有標示豬肉來源的店家共2866家。

自保術二:豬肉加工品吃不出風味差異,選用CAS標章和熟悉攤販

民眾特別擔憂的是豬肉加工肉品,在調製後無法吃出風味差異,只能依靠標示。雖然衛福部要求散裝、包裝、加工豬肉、餐廳等,都要標示豬隻來源,但基於國際貿易「不歧視」原則,進口豬肉未能標示有無含萊劑。

對此,消基會表示,未來將會抽驗市面上的加工食品,包括香腸、熱狗、貢丸、肉鬆等較常使用進口肉的品項,持續監督政府。在消基會主辦的「食品安心消費論壇」上,前台大動科系教授駱秋英建議,民眾可選擇有CAS標章的產品,因為CAS必須使用國產豬肉,可避免進口豬萊劑殘留不明的疑慮。

「校園午餐搞非基」發起人黃嘉琳則提供包裝食品選購指南,建議消費者可留意標示,若為美國製,則有含萊克多巴胺疑慮;至於散裝豬肉,辨識相對較困難,建議和熟悉的攤商購買。


0125-3.jpg
圖/陳宗怡攝

自保術三:營養午餐一律使用國產豬,有學校自行採購試劑檢驗

萊豬來台,引發民眾最憂心的議題之一,就是學校營養午餐是否使用萊豬,恐危害孩童的健康。

雖然立法院12月24日否決了學校禁用萊豬的修法案,但教育部今年8月底已通函各校,要求即便明年開放美豬進口,高中以下學校一律落實使用國產豬、牛肉。

教育部在12月23日也召開記者會表示,全國22縣市3368所國中小已經全面變更採購契約,未來校園供膳一律採用國產肉品,加工再製品也根據換約內容列入把關。此外,更有學校除了換約之外,還另行採購試劑,檢驗肉品中有無含有萊劑,雙重把關。

國教署署長彭富源表示,校園食材登錄平台也增列了「驗證章Q或原產地(國)」欄目,供校方登錄,家長可以透過網站,搜尋學校名稱檢索,進一步掌握和監督營養午餐的食材資訊。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遠見編輯部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