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308-1.jpg
圖/位於歐洲邊陲的愛沙尼亞,近年被視為數位治理的成功典範。達志影像

策劃多年、原想小規模試辦的「數位身分證」(New eID),因為部分民眾的資安疑慮,行政院突然宣布暫緩,引發各界譁然。

跨年活動期間,相關單位啟動「天網」,透過各種定位及辨識技術,找出違規趴趴走的可能染疫人士,引發正反雙方對個人隱私的辯論!

針對即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原訂在2020年底,由立法院會送出組織改造修法,最終卻因運作形式及理念的歧異,至今繼續卡關。

上面三件事,背後都指向同一疑問:「面對迎面而來的智慧科技和數位治理浪潮,台灣準備好了沒?」對於智慧科技,到底該擁抱、
是拒絕?不妨看看他山之石。

邊陲小國變數位大國 吸引逾130國挖掘

距離台灣8000多公里、位於歐洲東北角的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130萬的人口,只相當於台灣的彰化縣。過去,他們先後遭瑞典、德國、俄羅斯等強權入侵,直到1991年才脫離前蘇聯、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但過去幾年,來自130多國、超過六萬名訪客,不約而同爭相造訪。他們不是來觀光、賞景或滑雪,而是為了考察數位化政府和智慧城市。
在實體世界,愛沙尼亞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邊陲小國,但在數位化疆土和智慧應用的領域,他們可是全球標竿。不管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WEF(世界經濟論壇)、世界銀行(World Bank)或歐盟發表的數位國力評鑑,愛沙尼亞統統名列前茅,
曾被《WIRED》雜誌評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數位社會(the most advanced digital society in the world )」!
0308-2.jpg
圖/一分鐘看懂愛沙尼亞。

除了婚姻、土地交易,都能上網辦理

至今,該國政府提供超過2600種琳瑯滿目的數位服務,除了結婚、離婚、土地交易之外,其餘生活大小事,幾乎都能在網路上搞定。一位愛沙尼亞官員曾在接受國際媒體採訪時妙喻:「2000年後出生的愛沙尼亞年輕人,可能已經不知道什
是紙本文件了。」

擁抱數位化,不只讓政府效能提升,
能刺激產業轉型和數位經濟力。高度數位化的社會環境,讓愛沙尼亞吸引大量ICT(資通信)產業投資,造就當地蓬勃的創業風氣。

自從2003年一炮而紅的通訊軟體Skype,至今該國已累計孕育過五家「獨角獸」公司(另有Transferwise、Taxify、PlayTech、Pipedrive),以其小國寡民的市場規模來說,實在不可思議!

而去年底公布的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全球首獎頭銜,就由該國首都塔林(Tallinn)拿下,當時,代表全城接下榮耀的塔林市議會主席泰利克(Tiit Terik)說:「在資訊化時代,愛沙尼亞的
密武器就是數位化;這比石油跟金屬礦產要有效!」

現在,不過45萬人的塔林,不但享有「波羅的海矽谷」美名,更成為歐洲著名的新創聚落。各種前所未見的科技概念、尚未進入市場的智慧專案,都能在塔林搶先測試水溫、
集應用數據。

外界驚訝之餘,不免好奇,愛沙尼亞為何有超前部署的勇氣和遠見?原因就在於30年前剛獨立時,他們什
都沒有,只能藉由數位化大膽冒險搶進!

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那時百廢待舉的愛沙尼亞,基礎建設落後歐洲同儕一大截,一半家戶
傳統電話都沒有。看到鄰國芬蘭出現電信巨人「諾基亞」(Nokia),更是大受打擊。

既然在類比時代輸了;那就從數位時代討回來吧!

從1990年代中期,愛沙尼亞就全力投入「數位治理」(E-Governance),2000年起,要求公務員在線上瀏覽資料、開會不印文件、公文改用電子簽章。2002年,發行第一代數位身分證(eID card)。2005年,成為世界第一個以i-Voting模式舉辦全國選舉的國家,目前有近半數國民使用線上投票。

2012年開始,在小學推廣程式語言課程,2014年,更大膽啟動跨國界的E-Residency計畫,只要繳納100歐元,10分鐘內就能成為愛沙尼亞的「數位公民」,至今吸引七萬名非本國籍人士申請,成為舉世矚目的數位國家成功典範!

不斷改善系統防駭 全球網路安全高居第二

然而,愛沙尼亞的數位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比方說,為了推動數位身分證,愛沙尼亞多年來陸續修訂許多法規,為智慧應用提供周延的法律架構,也很早運用區塊鏈建立公開監測系統,保障國民的資料安全。

2007年,遭受國際駭客攻擊,2017年,發現系統的安全漏洞,都成為不斷改善、精進的動力,讓他們在國家網路安全指數(NCSI)排名高居全球第二。

這場全面向數位轉型的硬仗,早在各國之間熱烈開打,看看愛沙尼亞的故事,我們該思考的是,台灣的下一步要如何迎頭趕上?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高宜凡                                            
          
錄音轉述/郭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