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遠見 | 遠見觀點
聲音課程 35小時40分21秒 共 10 集

0312-1.jpg

智慧城市風行多年,人們早已習慣搭公車前先看數位站牌、到醫院看診前先網路掛號,或上網查詢公家機關的各式申請表單。

然而,智慧城市的重擔,光由縣市首長一肩扛起,是否太過沉重?由公務機關推廣最新的科技應用,是否也不夠現實?

的確,種種智慧生活的便利應用,推廣者不只政府機關,背後更不乏來自各個領域的協力廠商和科技公司。可以說,面對新時代數位治理風潮,及大步躍進的城市轉型商機,手握各種最新科技和創意概念的資訊服務供應商,才是帶動智慧城市風潮的關鍵角色。

2015年即率先舉辦「22縣市智慧城市大調查」的《遠見雜誌》,今年突破過去評比政府單位的作法,探討第三方的「產業觀點」,看看承接智慧城市專案及委託的民間企業,給22縣市什
樣的推動建議。

創新度、執行力誰領先〉雙北、桃園評價最高

首先詢問廠商的是,全台22個縣市推動智慧城市專案的「創新度」與「執行力」,誰最領先?兩個面向最領先的三個縣市,都由「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一舉囊括。

被談論最多的台北市,除了客觀上的專案發展數量較多,也有多家企業點名市府的資訊局、產發局、觀光局、水利局、公園處等,是他們合作起來最順利的單位,可見該市在產業間擁有一定的好評。

一家承辦廠商表示,承辦智慧城市專案10年來,台北市都發局是合作最順利的單位,不僅專案規劃及時間掌握良好,人員與資金也有足夠的支持。

新北市同樣獲得過半廠商好評。其中兩家承接交通局不同專案的企業,對於該市交通局承辦者的專業素養,表達高度認同。

除了縣市整體以外,著眼於局處,包括新竹市消防局、台中市資訊局、雲林縣環保局、台南市都發局、花蓮縣教育局等,都有合作廠商提出好評。

專案成功關鍵〉首重溝通協調,創造雙贏

進入執行階段,智慧城市專案的成功關鍵或失敗緣由,也是外界的好奇點。

資誠PwC創新諮詢公司研究指出,全球智慧城市的演進歷程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與「承辦企業」之間的關係,主要依循三層次的發展軌跡前進。

第一層次,是公私部門以傳統簽約形式合作,用於特定服務專案,如停車場管理系統等;第二層次,是從數位基礎建設中,延伸出更多附加服務,像是大眾運輸支付系統;第三層次,聚焦在數位生態系統。

而本次訪談的企業人士,只有不到四成進入到第三層次(生態系),多數廠商依舊僅承接特定專案和延伸服務。

而當問到專案成功關鍵,令人意外的「資金」和「行政流程」都非最重要關卡,與「人」有關的溝通協調和數位專業,才是最重要因素。

0312-2.jpg
圖/ 羅之盈整理


0312-3.jpg
圖/ 羅之盈整理

一位軟體公司主管表示,案子成不成功,常與使用需求的定義是否明確有關,「有些單位的需求變來變去,再不然就是本位主義強烈,不尊重專業,導致案子不容易成功。」

一位卸任的縣市資訊局長表示,公務體系各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目標與任務,並不習慣進行開創型的跨部門合作,「需要找到對彼此都有利的點,創造共贏的機會,才有可能推進。」

上述產業界心聲,也反映在廠商認為政府單位最需要改善的項目,前兩名依序為「跨單位協調」及「公務員的數位素養」,比率甚至超越多數專家認為的「法規限制」。

0312-4.jpg
圖/ 羅之盈整理

展望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始終來自於兩大動能:新科技的崛起、城市治理的需求。

綜觀科技應用的發展,幾項大趨勢,如5G、區塊鏈、電動車、資訊安全、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等,不是已經落地,就是即將到來,迫使政府與企業不得不快速跟進。簡單來說,智慧城市的推動績效,不僅攸關每一位市民的便利生活應用,更與公部門的數位治理思惟息息相關。

0312-5.jpg
圖/ 羅之盈整理


仔細探究,「資訊安全」與「數據管理」應是未來兩大核心議題,目前,中央政府積極籌辦的「數位發展部」,正是對應這些趨勢的新型態治理機關。

資誠數位產業負責人劉鏡清指出,智慧服務會從各種場域獲取資料,但現階段民眾對自身被
集的數據與用途不甚了解,唯有取得民眾授權及信任,才能加速智慧城市的推進。

更多相關報導及精彩內容,請參閱遠見雜誌。
       
     
     
採訪撰文/羅之盈                                            
          
錄音轉述/郭美芝
          



【調查說明】
執行單位: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調查執行: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調查對象:承接智慧城市專案及委託的民間企業
 
調查方式:網路自填問卷
 
樣本規模:38間
 
調查日期:2021/1/18~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