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你好,我是龍貓大王。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我們最喜愛又有點陌生的日本,我會告訴你一些有趣的日本文化、分享一些稀奇古怪的日本新聞、或是我自己對日本的文化觀察。
而這次我們要談的是「ワンオペ」。這是一個日本社會新發明的單詞,「ワンオペ」其實是「One Operation」的簡稱,這個日本獨有的英文單詞,指的是單獨值班的意思。舉個例子,在吉野家或是松屋這樣的 24 小時簡餐店裡,大夜班的員工常常只有一個人,而他只能自己處理整間店的事務,包括招呼客人、準備餐點、清掃、結帳與處理進貨等等。這種獨當一面的狀況,在日本就稱為「ワンオペ」。不過,如果你在YouTube上搜尋「ワンオペ」,你會發現大量的搜尋結果,全部都是媽媽照顧小孩的影片。奇怪?這不是一個簡餐店用語嗎?
事實上,「ワンオペ」在日本社會已經不再只是簡餐店用語了,更常用來描述家庭內「一人育兒」的狀態。如今,許多日本母親必須一個人整天照顧孩子,就像是整個晚上獨自撐起整家店的可憐簡餐店店員。也許是因為老公需要加班、或是老公長期在外地出差等等原因,導致太太必須得自己一個人在家打怪。這種現象層出不窮,最後讓一人育兒成為了日本現代社會的熱門詞。
按理來說,日本政府已經積極地改善勞動環境,想要讓日本擺脫「加班地獄」與「過勞死」等等的負面形象。這種狀況下,一人育兒的情形應該越來越少才對。很可惜地,事實並非如此。日本女性的就業率,仍然低於男性就業率,而許多就業婦女同時需要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就像我們在談到「刻意加班族」時提到的,如今許多女性員工,為了接送已經在安親班等得不耐煩的孩子們,必須急急忙忙地下班。諷刺的是,雖然這種下班接小孩的狀況,降低了女性加班率,但是也同時拉低了日本上班族的整體加班率,製造了日本不加班社會的假象。
而事實是,男性員工仍然一天到晚加班。對太太而言,自己準時下班接孩子,並沒有比較輕鬆,因為丈夫仍然得加班而遲遲不歸;即便今天不加班,也要忙著應酬;即便今天不應酬,也要與同事到居酒屋吐槽公司。更糟的是,有些老公還需要全日本跑透透去出差,甚至是調派到外縣市長期工作。在這些爸爸缺席的情況下,造成了許多媽媽必須一人育兒的困難處境。可是不只是老公被工作綁架,連能夠換手照顧孩子的祖父母也不在身邊。因為日本的社會結構已經逐漸改變,過往三代同堂的親子家庭形式,慢慢轉為雙薪小家庭的形式。這讓原本還能和父母一同分擔照養責任的年輕媽媽們,現在只能獨自面對孩子們的哭聲。
當然,也許有人好奇,如果老公調派到外縣市,為什麼老婆與孩子們,不一起搬家跟老公一起住呢?問題是,調派外地的員工,
多半住在企業安排的宿舍裡,而許多企業宿舍並不允許家人同住。原因有兩個,一來是宿舍房間通常不大,沒有太多空間安置尿布、奶粉、與眾多育兒設備;二來是孩子難免吵鬧,容易造成隔壁房間的同事們,生活上的困擾。更何況,許多外地出差的員工們,本來就是到這裡救火的,工作時間自然很長,這導致他們無法朝九晚五準時上下班,只能讓這些「被外帶」的媽媽,不但得待在人生地不熟的宿舍裡,還得重新找尋購買奶粉尿布的便宜賣場,就連平日可以一起聊天抒發心情的媽媽好友們,現在也不在身邊。某種程度上,這比讓老公一個人離鄉背井的狀況還糟糕。
養育孩子需要經驗、時間、與環境,但是更重要的另一個潛在要素,是照護者的餘裕。如同台灣社福政策,近年來強調的喘息服務策略方向。每天 24 小時在家面對幼兒的母親,最大的壓力,也許來自於內心的窒息感。她們必須持續面對孩子,將滿足他們的需求,作為生活的重心。這種長時間持續服務而產生的虛無感,是讓許多母親陷入育兒憂鬱症的共通前兆。如果老公下班後,能夠接手照顧孩子,就算只是幾個小時的爸爸時間,與媽媽全天候的無私奉獻比起來,像是杯水車薪。但是對於媽媽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休息時間。
沒有丈夫的一人育兒模式,衍生出「育兒離婚」這個名詞,代表育兒過程中長期缺席的丈夫,只要一提到孩子,態度立刻就像已經離婚的前夫一樣漠不關心。對比下來,台灣有生產育嬰假的保障,祖父母照顧比例也比較高,比起日本的一人育兒現況,似乎幸福多了,但是另一方面,住在台灣的日本藝人垠凌卻指出,台灣長輩們對育兒建議過多,導致媽媽總是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看來,太多人一起育兒也是麻煩的問題。
在 YouTube上這些媽媽大量上傳的一人育兒自拍影片,內容從照顧2歲兒子的一天,到如何同時照顧3個孩子的小祕訣、或是如何在十分鐘裡煮好兩道菜等等,應有盡有。如今有許多媽媽 Youtuber,藉由一人育兒風潮而大紅大紫,比起總是優雅地推著嬰兒車喝咖啡的貴婦媽媽,這些總是在客廳與嬰兒床之間自拍的媽媽們,更受到廣大過勞家庭勞工的認同。但是這些熱門影片的每一次點擊數背後,都可能代表著日本某個媽媽的辛酸眼淚。
希望你喜歡這次的日本文化觀察,我是龍貓大王,我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