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財經聚焦
1.過去一週,美元急挫至逾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歐元走高。原因主要是因為美國財政刺激計劃取得進展,以及對新冠疫苗的樂觀情緒,令投資者對風險性資產保持積極。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The Dollar Is Weak. Investors Bet It Will Slide Even More〉(美元趨弱,投資人認為它還會下跌);〈Forecasts assume Covid-19 recedes, encouraging investors to step back from the relative safety of U.S. assets〉(一般預估疫情走緩,激勵著投資人拋售適合避險的美國資產)
●CNBC:〈U.S. dollar hovers around two-and-a-half year low; Analysts see further weakness in 2021〉(
美元跌至兩年半的新低,分析師認為2021年還將繼續走低);〈A series of successful vaccine trials has driven a windfall for equity markets and other riskier asset classes over the past month, causing the greenback to slide against most G10 currencies.〉(過去一個月一連串的疫苗好消息,驅動著風險性股票的大漲,也造成了美元對G10 匯率的下跌)
●倫敦金融時報:〈Vaccine arrival expected to trigger dollar slump in 2021〉(疫苗問世,讓美元啓動了2021年的下挫);〈Analysts predict currency could fall 20% if widely available coronavirus jab leads to economic rebound〉(分析師預測疫苗問世帶來的經濟復甦,會讓美元再跌兩成)
●Bloomberg:〈在美元弱勢的新時代下,台灣、中國大陸、南韓、越南和印度的股、匯市,有可能成為下一波最大的贏家。因為這些國家有著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它們都是以資訊通(ICT)見長的國家。〉
分析解讀
根據經驗發現,美元過去出現長期跌勢時,新興市場都會有國家趁勢崛起;例如台灣、南韓、香港和新加坡在1980年代崛起,並列為「亞洲四小龍」,當時正逢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後美元走貶。美元在2000年代出現另一波跌勢,於是乎催生了所謂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大陸。
Bloomberg認為,下一批站上全球舞台的國家,有可能會是專注在IT製造產業的亞洲經濟體,包括台灣、南韓、大陸、越南和印度。而亞太國家間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是在為這個結果鋪路。
2.繼螞蟻集團IPO叫停後,今年香港最大的一樁IPO「京東健康」,宣佈將於12月8日在香港上市。新冠疫情雖然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卻也推動了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在產業加速數位智慧化轉型的浪潮下,醫療健康迎來了發展的戰略機遇。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香港IPO市場持續火爆,京東健康接力上市〉
儘管出現政治動蕩,螞蟻集團IPO擱淺,但今年香港的新股發行市場依然火爆。京東健康週三啓動的IPO,將推動香港IPO和二次上市的籌資規模升至10年來的最高水平。
●CNBC:〈JD.com's digital health-care unit raises $3.5 billion in Hong Kong IPO
〉(京東健康在香港IPO成功募集了35億美元)
●《經濟學人》則以四篇文章分析這個議題,分別是—
1.緒論第三篇,大標:〈Alive and kicking〉(如何積極的活著):;小標:〈The digital surge in health care,How will the pandemic change health care?〉(醫療保健領域的數位化浪潮,疫情將如何改變醫療保健?)
2.商業板塊第一篇,大標:〈The dawn of digital medicine〉 (數位醫學的曙光);小標:〈The pandemic is ushering in the next trillion-dollar industry〉(疫情將激發下一個兆元的產業)
3.英國板塊第一篇:〈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Unleashed〉
4.科技板塊第一篇:〈The shapes of things to come〉
分析解讀:
長期以來,臃腫、官僚和變化不定的醫療保健,對改變始終抗拒。然而,這場數十年來最大的新冠疫情引發了一場變革,這個行業的新陳代謝開始猛增。他們藉由新科技改善了醫療的效果,有望開創一個新時代,這將能夠降低成本,增加窮人的獲救機會,並有效的改善醫療環境。
但當疫情緩解,如果想要醫療改革能夠持續,政府就必須阻止那些阻礙創新的公關遊說。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創新。在貧窮國家,醫療保健支出只佔了GDP的5%,富裕國家是9%,而美國則有17%。
這個行業擁有了超過2億名的員工,他們每年創造了超過3000億美元的利潤,但除了規避風險,它還拒絕變革,例如歐洲的國家衛生計劃,或者是美國和一些新興經濟體的保險機構。因為複雜的規則,才能使某些企業獲取既得利益。
但這場疫情表明瞭改變是可能的,部分原因就是它使人們放棄了謹慎排斥的態度。而遠程醫療和監視可以降低成本,並增加問診量。美國衛生保健機構Mayo梅奧診所,遠程就診比例從疫情前的4%,上升到了高峰時的85%。政府應該利用這股趨勢對政策修正,並進行數據的有效管理。
到2021年底,這個提高醫療質量和降低成本的難得機會很可能會消失。疲憊的醫療工作者可能會選擇休息,而不是繼續推動變革。當今的一些醫療科技新創企業可能表現不如人意,並引發強烈的反彈。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會試圖壟斷數據,醫療產業強大的遊說者將試圖踢走競爭的對手。
醫療保健產業不是一個需要從錯誤中學習的領域,然而,這場疫情告訴我們,這個產業已經太習慣於謹慎保守和排斥創新了。這個問題,希望能獲得解決。
《經濟學人》總評
● 本期最佳文章:
1. 〈Covid-19 has ravaged economies all over the world—but not Taiwan’s〉(Covid-19破壞了世界各地的經濟,但不包括台灣)
2. How Ping An, an insurer, became a fintech super-app(保險公司平安集團,如何成善用金融科技)
● 整體評價:B+
回到這一期《經濟學人》,這期雜誌無論是封面故事針對燃煤的退場分析,或是我們剛剛提及的數位醫療科技革命,都算是2020年底大盤點概念上的深度議題。所以,我給它的評價是 B+。
我推薦的內容是亞洲板塊第一篇,對台灣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充分肯定的難得文章,身為台灣人,還是有一點小驕傲的。
另外,如果大家有空,或是你從事財經工作,我也推薦你花點時間閱讀這篇,這是財經板塊第一篇,有關中國平安集團的分析,文章對於一家金融機構怎麼善用科技力量脫穎而出,解析還挺到位的,也可以讓你瞭解台灣的Fintech 為什麼雷聲大雨點小。
封面故事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從20世紀60年代問世,隨著大家對氣候變化的擔心,已經越來越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在某些地區,燃煤電廠的停產動作早就超乎了預期,英國早就關閉了全國燃煤發電的三分之一;今年6月,西班牙關閉了從ACoruña到Córdoba的七座燃煤電站;在印度,即使燃煤發電佔到了全國電力的四分之三,燃煤發電也在減少。這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里程碑,其實一路走來極其不易。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帶我們回顧了燃煤的發展與未來。在一個展示玻璃罩裡面,是一塊猶然冒著煙的媒礦石,有趣的是底座上標示的18TH C - 21st C (十八世紀到21世紀)。上面一排黑色字體:〈Making coal history〉(讓煤燃料成為歷史)。
燃煤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自2009年以來,在美國和歐洲,這兩個燃煤消耗量最大的地方,具體數字已經下降了34%。國際能源組織(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也認為,全球的燃煤消耗量,永遠不會回到疫情爆發前的峰值了。
然而,燃煤仍然被廣泛使用,佔了從汽車到電網等相關能源的27%。與天然氣和石油不同,它是一種濃縮碳,因此它佔據了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9%。如果要使全球排放量下降得夠多夠快,眼前的重要工作,應該是讓西方國家的下降速度加倍,亞洲也得想辦法跟上腳步。
科技會有所幫助,對於全球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口來說,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是現在最便宜的電力來源。燃煤面臨了更乾淨能源的競爭和更多的政府監管,銀行和投資者正在逐漸轉身走開,這進一步增加了燃煤的資金成本。
無論如何,越早將它掃入博物館和歷史中,對人類越好。
《經濟學人》其他重點內容
推薦文章:亞洲板塊第一篇,大標:〈Tiger balm〉(萬金油,英文是「無所不能、各種通吃」的意思);小標:〈Covid-19 has ravaged economies all over the world—but not Taiwan’s,It has fended off the epidemic and is welcoming back firms that had decamped to China〉(新冠肺病毀壞了全球的經濟,但不包括台灣,台灣不但擊退了疫情,還迎回了從大陸回歸的企業)
3年前曾經有個著名的學者宣稱台灣經濟「瀕臨死亡」,他的用詞雖然極端,但卻被廣泛接受。當時台灣面對一連串的棘手問題,許多好的企業移往中國、工資停滯不前、經濟成長衰退、人口快速老化,過去經濟快速成長展現的輝煌時期似乎越來越遠。
但在2020年,台灣似乎回到過去那段時光,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雖然台灣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料僅成長2%,但在數十個經濟體都預料衰退的疫情期間十分罕見,這將讓台灣經濟成長速度,數十年來首度超過中國。不過,問題在於台灣的驚人成長,象徵的是一段新開始,抑或是曇花一現?
《經濟學人》表示,有兩項指標顯示台灣今年在疫情期間相對成功之處。第一,台灣是唯一在沒有全面關閉學校、辦公室和商場的情況下,就成功控制了疫情的國家。第二,台灣製造業可以滿足全球需求,從半導體到大型電腦伺服器,電子產品佔了台灣出口的三分之一。
無論如何,一年的驚人增長,並不能使台灣更接近這一目標。很多人擔心中國的長期經濟規劃,早已經把台灣甩在後面;但無論如何,這一年的出色表現至少給了台灣許多人新的信心。
文章專訪了一位在桃園華亞科技園的小餐館老闆。他說,在來自高科技公司的客戶中,情緒變化幾乎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疫情控制改變了人們對經濟的態度,人們變得更加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