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1.通貨膨脹可能再度發生?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 華爾街日報:大標:〈The Great Demographic Reversal’ Review: The Perils of Aging〉(《人口大逆轉》:老齡化的危險);小標:〈As workers become fewer in number and global wages rise, we may see less inequality but more inflation and higher interest rates.〉(隨著工人人數的減少和全球工資的上漲,我們可能會看到不平等現象的減少,但通貨膨脹率和利率會上升。)
●華盛頓郵報:〈Inflation could make a comeback. If it does, Joe Biden will pay the price.〉(通貨膨脹可能會捲土重來。 如果這樣,拜登將為此付出代價。)
●紐約時報:大標:〈Should We Fear Post-Pandemic Inflation?〉(我們應該害怕疫情過後的通貨膨脹嗎?);小標:〈It’s not the biggest thing to be worrying about right now, and in fact it could wind up being a sign of success.〉(通貨膨脹現在不是最該擔心的事情,實際上它可能是一個成功的標誌。)
●彭博商業週刊:〈Five Reasons to Worry About Faster U.S. Inflation〉(擔心美國通貨膨脹加快的五個原因),文章提到,這五個原因分別是:
1.四月以後的物價上漲
2.疫苗問世
3.疫情過後的需求爆發
4.FED允許通貨膨脹存在
5.各國政府加大紓困力度
●經濟學人封面故事,大標:〈Will it return?〉(通貨膨脹將回歸嗎?);小標:〈Low inflation underpins today’s economic policies. Governments should prepare in case it doesn’t last〉(低通膨定調了今天的經濟政策,但萬一這個情況不再,政府應該未雨綢繆)
●11月18日倫敦金融時報Martin Wolf專欄:大標:〈Why inflation could be on the way back?〉(為什麼通貨膨脹正在回歸?);小標:〈The global economy may be shifting as it did four decades ago.〉(全球經濟也許正在轉向,可能回到四十年前)

分析解讀

隨著2020年的即將離去,「通貨膨脹會不會回歸」突然成了經濟學界最重要的爭論。根據統計,各國的紓困規模已經達到20兆美元之多,如果物價真的飆升,政府會面臨放緩紓困的壓力;如果通貨膨脹成真,勞工和消費者將會從薪資袋和家庭帳單上感受影響,退休人員的儲蓄更會遭受侵蝕。

倫敦經濟學院現年83歲的學者Charles Goodhart,和曾任職Morgan Stanley的Manoj Pradhan,在今年八月出版的《人口大逆轉》(The Great Demographic Reversal)一書中認為,四十年前的通貨膨脹噩夢即將來襲,這不但在西方世界一下子捲起了千層雪,更讓疫情過後的2021年,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

這期《經濟學人》報導正是聚焦於通貨膨脹,它的封面設計充滿著黑色幽默和驚悚--100美元鈔票上的美國政治家Benjamin Franklin,滿臉無奈的正和啃食著鈔票的一隻毛毛蟲四目相對,上面一排黑色字體:〈Will inflation return〉(通貨膨脹將回歸嗎?)。文章內容強調,低通膨定調了今天的經濟政策以及金融市場,但政府應該未雨綢繆,做好情況逆轉的準備。

文章認為,通膨的假設確實已大家認為理所當然。這正是各國央行敢於將利率降至零,並購買大量政府債券的真正原因。它還闡述了為使經濟免受疫情摧殘,政府為什麼敢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支出和借貸,以及為什麼富裕國家的公共債務都高達了GDP的125%,還是引不起人們的警覺。

然而,越來越多的不同意見認為,這個世界可能會從疫情反彈中迎來一個通貨膨脹的新時代。他們的論點目前說服力仍然不夠,但也不盡然完全空洞且無根據。即使全球債務的庫存如此大,即使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不停膨脹,但眼前通貨膨脹的嚴重性目前看來仍不大,但政府還是應該立即採取行動,確保自己有抵禦通膨危機的能力。

同樣的,Charles Goodhart和Manoj Pradhan的觀點可能也可能是正確的。他們認為,在未來的新世界中,人們儲蓄意願的下降速度會快於投資意願的下降速度,現在的儲蓄過剩很快會變成儲蓄短缺,然後促使實際利率將飆升;但儲蓄意願和投資意願之間的差距其實很小。

取而代之的,是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和資本財相對價格的持續下跌,在高收入經濟體中,企業的留存利潤很可能將繼續超過投資,中國企業也可能跟隨其後。如果是這樣的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需求可能保持疲軟,實際利率也可能保持低位,而所有這些經濟體中民營部門的巨額債務將進一步加劇這種情況。

2,美國準總統拜登(Joe Biden)12月10日提名戴琪(Katherine Tai)為美國貿易代表。
目前任職於眾議院的戴琪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貿易律師,精通中國問題。中美貿易的後續發展正引起全球的關注。最可笑的是,大陸網路上傳出了她是戴笠的孫女的傳言,可見這個事情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9日率先報導這則新聞。報導指出,拜登提名戴琪,意味著美國政府將透過與盟國密切合作,回應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競爭壓力,著手迅速處理未決的貿易議題。
●《南華早報》:10日報導,要是拜登對戴琪的任命獲得參議院通過,或許她會採合縱連橫的政策,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但可能不會改變川普政府時期對北京強硬的立場。而部分中國專家認為,拜登選擇對處理美中貿易爭議有豐富經驗的戴琪出任貿易代表,可能會使北京在與華府的關係上,面對更複雜的挑戰。
●CNBC:〈Biden picks longtime China critic Katherine Tai as top U.S. trade official〉(拜登選擇長期擔任中國對手的凱瑟琳·戴(Katherine Tai)為美國最高貿易官員)。
儘管戴可能會贊成與盟國加強合作,但她作為美國貿易代表的領導地位,並不一定預示著對華強硬立場的改變。
拜登曾表示,他將不會立即取消對中國的關稅,因為他的政府正在審查川普政府與北京達成的協議。
●法國《費加羅報》:12月10日報導,戴琦將負責修復因貿易戰受損的中美貿易關係。報導指出,如果拜登正式宣佈任命戴琦,那麼她必須獲得參議院的批准。她將接替現任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
●彭博新聞社:12月10日報導,川普政府留下一大堆待辦事務給即將上任的美國貿易代表。首先要處理的工作,可能包括執行(也許還需重新談判)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規劃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改革,以及解決美國與歐盟的各種貿易爭端。

分析解讀

拜登多次表示,上任後第一天就要廢除川普的多條行政命令,在他看來國際秩序已經「四分五裂」,而且「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赫夫鮑爾(Gary Hufbauer)認為,即便如此,中美貿易戰還是會持續,時間將遠遠超過拜登任職的四年。

「拜登執政後,外交政策會發生許多轉變,比如增進與北約和世衛的關係,但與中國對抗將保持不變。」經濟學人智庫(EIU)研究分析師伊莫金·佩吉-賈勒特(Imogen Page-Jarrett)認為,兩個大國會愈視對方為戰略競爭對手,對中國施壓也能獲得美國跨黨派支持。

貿易戰將不會是一場「始於川普,終於川普」的戰爭,這源於中美戰略競爭的深厚背景。中美貿易戰已演變成「第二次冷戰」的一部分,戰況可能會有起伏,但中美關係基本上已無可能回到布希和歐巴馬時代。

拜登對中策略,研判會有以下幾種可能:

1,更換武器:關稅不是唯一選項
拜登可能不會繼續在關稅問題上發揮,而是轉為利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集體談判以及國內稅收政策來支持美國企業。這種情況下,川普時代幾乎被邊緣化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可能將重新發揮作用。
2,更換目標:縮小逆差到戰略對抗
可能會減少針對盟友的關稅,集中壓力對付中國。馬志昂認為,拜登很可能利用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外交摩擦,比如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端,與澳洲的新貿易戰,以及與日本、韓國和台灣的長期緊張關係。
3,更換策略:從全面施壓到重點突破
美國有可能在經濟、外交、科技、人權等所有領域全面對華施壓。

無論如何,貿易戰可能會更換武器,更換目標,更換策略,中美關係長期惡化在所難免,貿易戰將以不同形式持續下去,也成必然之勢。

《經濟學人》總評&其他重點內容

●推薦文章:一個瘋狂的IPO募資年。

本期內容用了兩篇文章討論這個議題。第一篇是緒論第三篇,大標:〈Will the IPO bonanza last?〉(IPO繁榮能不能持續?);小標:〈From Airbnb to Tesla, 2020 will be a bumper year for capital-raising〉(從阿里巴巴到特斯拉,2020年是資本募集的豐收年)。第二篇是商業板塊第一篇,大標:〈A year of raising furiously〉(一個瘋狂的募資年);小標:〈Companies have issued more debt and equity in 2020 than ever before. What now?〉(企業在2020年發行了有史以來最多的債券與股票,現在怎麼辦?)

過去十多年,許多金融界人士一直擔心著上市公司的衰落。曾經,大企業透過股票回購,來縮減原本的資本基礎,包括了數百家高科技獨角獸在內的快速發展企業,競相選擇繼續留在私人市場,不想為了進行IPO掛牌的程序而煩惱。結果就是產生了風險更大的資產負債表,以及排除了一般投資者的投資機會。

但今年,大規模資金的募集扭轉了這整個趨勢。

過去幾天,特斯拉宣佈將再出售價值50億美元的新股,食品配送公司DoorDash在IPO中成功籌集了34億美元。在香港,數位醫療京東健康募集了35億美元,上市首日更上漲了50%。最大的獨角獸公司之一Airbnb,上市估值已經超過400億美元。

在2020年,非金融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成功籌集了大約8000億美元的股本,這已經創下了歷史的新高。

投資者欣喜若狂,但他們也面臨著若干的風險。一是股票價格已經太高,另一則是目前尚不清楚整體企業債務是否會下降,因為封鎖所造成的損害其實仍在增加。最後的風險,則來自於一大批現金過多的企業,他們會不會又開始瘋狂投資、虛擲資金?

各國政府應歡迎股權投資的繁榮。他們應該改革相關稅法,幾乎所有政府都通過減免利息成本來促進發債,但如果能好好利用資本市場和股權投資,或許帶來的收益,能償還政府本身的巨額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