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avatar
丁學文 |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
聲音課程 42小時33分42秒 共 10 集

一週財經聚焦:

1.
美國政府12月16日將瑞士和越南列為匯率操縱國,印度、泰國和台灣也被列入觀察名單,懷疑它們故意讓本國貨幣貶值。這是國際貿易戰的死灰復燃嗎?還是川普下台前的最後一炮?看來這是拜登上任後最需要解決的複雜問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彭博商業週刊:〈U.S. Tags Switzerland Currency Manipulator, Keeps China on Watch〉(美國把瑞士列入貨幣操縱國,並保持對中國的持續關注);小標:〈Treasury releases semiannual foreign-exchange report,Taiwan, Thailand and India added to watch list of 10〉(財政部的半年匯率報告,台灣、泰國和印度加入十個觀察名單中)
倫敦金融時報:〈US declares Switzerland and Vietnam currency manipulators〉(美國宣佈瑞士及越南為匯率操縱國);小標:〈Treasury move in final days of Trump administration will present dilemma for new president〉(財政部這個做法讓新總統陷入麻煩)
華爾街日報:〈Climbing Asian Currency Reserves Will Revive Manipulation Debates〉(持續上漲的亞洲貨幣重新點燃外匯操縱的爭論);小標:〈Upward pressure on the Chinese, Taiwanese and South Korean currencies leaves them at greater risk of becoming the targets of the incoming Biden administration〉(人民幣、新台幣以及南韓貨幣的上漲壓力,讓它們有可能成為拜登政府針對的目標)

分析解讀

「貨幣操縱」的議題,可以從以下三個面項來解讀:

貿易原因:
由於疫情期間貿易盈餘激增,今年以來新台幣、人民幣和韓元兌美元均上漲了約6%。這些亞洲貨幣的持續反彈,讓它們升至該國出口商和政府一個不大舒服的位置,並增加了與美國財政部再次緊張的可能性。

疫情紓困:
今年全球主要央行為了因應疫情而拚命印鈔,印得有多用力呢?目前美國、歐洲、日本三大央行的資產規模相對GDP的比重,幾乎是2007年的3-6倍。

資金原因:
為了抵銷疫情衝擊而憑空冒出來的鈔票,一窩蜂湧進公債市場,使得公債殖利率被壓低。作為資產價格定錨基準的公債殖利率降低了,大量的資金於是找不到投資標的。以退休金、社會保險金為例,相較於過去利率4%的年代,目前利率不到1%,如果要維持同樣的理賠水準,那勢必得提高風險偏好,例如不能只買那些利率低到不忍直視的債券,現在起得提高購買股票的比重,或是錢進新興市場。

前幾天美國表示,台灣是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不過對於台灣央行而言,卻有不得不操縱的「苦衷」,因為台灣只是「小小池塘」,「大鯨魚」跳進來就會水花四濺,這個時候以維持匯率穩定為職責的中央銀行,勢必得進場調節。

話說回來,「大鯨魚」又是誰養出來的呢?不正是這些大舉印鈔的國際央行嗎?所以央行總裁楊金龍才會說:「你的寬鬆,就是我們的挑戰。」

為維持金融穩定,央行必須採取應對措施,例如買匯阻升、延緩新台幣匯率升值速度,而這些因應措施稍有不慎,就會被美國指控「匯率操縱」,恐招致貿易報復。

被美國指控匯率操縱,和攸關出口競爭力的新台幣匯率,哪一邊比較重要?楊金龍雖未明說,但態度很明顯,維持金融穩定是央行最重要的職責,不能因美國匯率報告施壓,就全然棄守匯率穩定。

換個角度想,新台幣匯率升值並非全是壞處,央行副總裁嚴宗大說,在這個時刻,可鼓勵廠商進行產業升級。另外,美國在意的對美貿易順差大幅擴張,或許可以從增加海外投資與對美採購等方向著手,減緩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告別驚濤駭浪、劇烈波動的2020年,迎來的2021年恐怕也難以安穩平順,央行如何解開這一道「吃力不討好」的匯率習題,攸關台灣明年會不會被列入匯率操縱國,甚至是傳統產業的興衰存亡,分寸拿捏的重要性不在話下。

只是不管央行怎麼做,注定是順了姑意、逆了嫂意,楊金龍也說,央行本於職責,在匯率有失序變動之虞時,必須進場調節維持秩序,至於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以後再說吧!

2.《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公佈了今年的「年度國家」(country of the year),台灣以亮眼的防疫成績和經濟表現進入候選名單。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彭博商業週刊:〈The Best and Worst Places to Be in the Coronavirus Era〉(疫情復甦排名,新冠期間表現最好與最差);小標:〈台灣排名第三,僅次於紐西蘭、日本;後面是南韓、芬蘭。〉
如果把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政治緊張考慮進去,台灣的第三名表現更引人注目。儘管沒有本地傳播的病例,但已經過了200多天,儘管邊界仍然封閉,台灣的生活基本上已經恢復正常。不過唯一的缺點,是到目前為止台灣尚未達成疫苗協議。
南華早報:〈Why US-China tensions and demand for hi-tech products spells good news for Taiwan’s economy, despite coronavirus〉(儘管疫情緊張,為什麼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和對高科技產品的需求,對台灣經濟來說仍然是個好消息?)
台灣政府預測,在今年的強勁增長之後,2021年經濟將可以再增長3.83%;增長將受到對高科技出口的需求,和從中國回歸台商的支持。
路透社:〈Taiwan says economy to rebound; 2021 rate increase depends on situation〉(台灣說經濟已經反彈,2021的反彈將視情況而定)

分析解讀

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基配」是3%~4%,已成為銀行業新共識。我認為全球科技產業的復甦程度,將決定台灣2021年經濟表現,或許台灣GDP增長的空間沒有想象中那麼樂觀,因為影響台灣2021年經濟表現的主要動能,來自全球經濟需求的復甦與反彈。

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到底是3%還4%,有三大決定要素:
1. 全球復甦的時間點,以及是否能持續復甦。
2. 復甦可能的力度以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3. 5G、資通訊、ICT等產業,是「一次性需求」?還是能持續性發展?

2021年經濟肯定比2020年好,但中美貿易可能持續緊張,全球供應鏈仍在重整,包括RCEP成立,亦對台灣產業有分散佈局的壓力,全球經濟的復甦需耗時數年,許多經濟體的產能並沒有跟進回升,疫苗對經濟表現的加持效果與經濟復甦效益,可能要等到2021下半年才能有效展現。

2021年台灣經濟發展將維繫於六大趨勢:
1.必須從V型復甦轉向全面的復甦,出口和內需最好同時復甦;
2.科技業仍是主要動力;
3.傳統製造業、服務業不要拖後腿;
4.觀察資產通膨會不會升溫;
5.貿易戰壓力能夠緩和;
6.科技戰風險能否季序台灣。

部份台灣人憂心,在美國總統川普貿易政策下產生的動能,會隨著拜登入主白宮而消失,隨著川普未能連任,中美貿易戰看似壓力趨緩,實際上科技戰的風險仍在,台灣半導體廠商陷在中美對峙的技術管制效應之內,仍然有苦難言。

確實,中美貿易戰導致的影響,可能會在2021年稍微緩和;但台灣科技業仍將面臨壓力,需要佈局多元的供應鏈,以規避中美科技緊張的風險。

現階段,台灣、中國大陸和越南三個國家,是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2020年仍能保持正成長的三個亞洲經濟體。有兩大因素帶給台灣經濟有力成長,一是政府對防疫的超前部署,另一則是科技產業的強勁表現。

這其中歸功於台灣具備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估計半導體行業、資通訊業可望繼續成為2021年台灣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需注意的是,2020年3C產品在全球熱銷,但多屬於一次性購買交易,2021年3C產品消費需求將逐漸消失。

其實台灣的經濟處方很簡單,即使很難也必須努力。台灣必須讓自己在其他產業也能夠自給自足,就像在半導體的表現一樣。這種高價值的壁壘,將幫助台灣免受中國壓力,也更適合台灣有限的資源和人口持續減少的現狀。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本週的封面設計,我們看見一名在火星上的太空人身影,藉由畫面,帶出了這期耶誕雙週刊想表達的19個面向。

在緒論第一篇,《經濟學人》回顧了被Covid-19折騰的這一年。在這變動的一年,新冠病毒是創新的一個引擎,它證明了科學的價值,及其建立事實的正確方式,它還重塑了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處於封鎖狀態的人們,會開始自問「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在這個苦難灰燼中浴火重生,會讓我們產生新的體悟,那就是生活不應被動等待,而應積極追求。

或許在若干年後,回首前塵,你會發現2020年很可能是最好的一年,很多我們原本消極被動的、不願面對的事物,因為疫情的影響而加快了腳步,積極推動轉型和改革。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大家都得抓緊機會。

其他重點內容

推薦文章:〈America and Europe clamp down on big tech〉(美國與歐洲企圖鉗制科技巨頭) ;小標:〈Trustbusters say they are going after the tech giants. Markets don’t take them seriously〉(反托拉斯法執行者緊盯科技巨頭,市場卻不是太認真對待)

文章中提到,不過五年前,反托拉斯現象看起來還是平靜無波。在美國,不可一世的反托拉斯法行動者尚未注意到大型科技巨頭的崛起;在歐盟,雖然這個現象引發了某些重視,但具體作為也不是太多。

如今,監管行為終於開始湧現。12月15日,歐盟公佈了兩項數位服務的法律草案,這形成一個全面的監管機構,負責抵制矽谷;在美國,聯邦政府剛剛針對Google和Facebook發起了反托拉斯立案。這些動作,標誌著這個世代關於競爭政策的巨大轉變,或許投資者應該開始擔心,大型科技巨頭即將受到的嚴重威脅。

但相反的,投資人的反應出奇的冷淡。矽谷五大科技巨頭的市值在2020年又增長了46%,現在已經高達7.2兆美元。反托拉斯法的不受重視,反應的是跨大西洋協作的缺乏,和這麼兩個截然不同策略的重大缺陷。

在美國,由於國會陷入了僵局,一些政治人物認為,美國本土的科技巨頭是能夠與中國持續競爭的優勢之一,因此想要順利通過相關法律,機會不大,所以不要期待近期內可以的塵埃落定。

如果美國的戰略被認為過於狹隘且沒有前瞻性,那歐盟的則是過於空泛而且太過超前,加上美國和歐洲又相互制衡,所以想落實反拖拉斯法,真得困難重重。

文章認為,想在跨大西洋兩岸取得共識還很遙遠。反托拉斯應該擔心的是那些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豐滿,而新進入者壁壘卻越來越高的產品領域,線上搜索和在線(網路)廣告就非常符合這個描述。但另外一些科技領域卻看起來越來越充滿爭議,包括串流媒體、電子商務和雲端計算,而且它們面臨的競爭還是來自其他那些大型的科技巨頭。是它們,而不是跨大西洋兩邊的反托拉斯運動者,可能正在改變全球的產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