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財經聚焦
一、2月15日,英特爾宣佈Pat Gelsinger接任CEO。
美國半導體巨頭Intel近年來面臨晶片製程落後,PC處理器市場AMD來勢洶洶,顯卡市場被NVIDIA拋在腦後,甚至7奈米製程研發也被延宕。英特爾會有什麼新動作?對台灣護國神山群有什麼影響?全球半導體又將何去何從?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商業板塊第二篇:《Can Pat Gelsinger turn Intel around?》(Pat Gelsinger能不能反轉Intel);小標:《The giant chipmaker’s new boss has his work cut out》(這個晶片巨擘新老闆必須先做減法)
●Bloomberg彭博商業週刊:《Intel Tumbles After New CEO Recommits to Chip Manufacturing
》(英特爾在宣佈重回晶片製造後股價大跌)
Gelsinger表示,2023年大部分的晶片將在Intel工廠生產;CFO認為,筆記型電腦的強勁需求將在2021年上半年出現。
●FT倫敦經金融時報:《The risks from a dash to chip nationalism》(從衝擊到晶片民族主義的風險);小標:《The global shortage has deepened anxieties about national security》(全球短缺,加劇了人們對國家安全的憂慮)
分析解讀
很少企業能夠像今天的台積電一樣享盡光環,它不僅成為地緣政治強權爭取的對象,也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但對台積電而言,是好是壞、是利是弊,恐怕現在尚無人可說得準。
2月15日,英特爾新任執行長Pat Gelsinger正式上任,外界對於這位曾在Intel效力30年、第一代的CTO紛紛寄予厚望。實際上,Pat Gelsinger能否帶領英特爾重振雄風,也攸關了美國能否守住在半導體領域的創新霸主地位。
我說了好幾次,當我們因為半導體產業短缺而沾沾自喜時,一定要知道,疫情過後,全世界即將迎來的區域化發展以及半導體自主權爭奪戰,正方興未艾。在眼前晶片嚴重短缺之際,英特爾很可能藉機重新形塑自家的潛力,向美國政府強調,該公司扮演著制衡亞洲晶圓代工業者的重要角色,以捍衛國安與美國創新領導地位。我相信,英特爾會尋求擴大製造規模與製造品項,向同業提供晶片產能,甚至尋求解決製程問題。
首先,英特爾可以要求台積電擴大在美製造,因為繼續增加委交給台積電、聯電或三星等亞洲晶圓代工業者的生產,勢必會引發美國商務部、國安機構與貿易組織的關切。如果有人提議,美國政府應該為半導體業者擴張提供補貼,以做為強化美國晶片產能的方式之一,並創造高薪就業機會,那麼美國商務部等機構可能會快速讓英特爾與同業的擴張計畫通關。
在這種狀況下,台積電或三星可能會被迫選擇併購,或在美國建立晶圓廠,藉此平衡在亞洲的產能。
第二,英特爾重振一旦被定位為「對東亞晶片霸權崛起,進行地緣政治的制衡」,則英特爾的先進製程就會得到支持,並想方設法取得成功。這樣一來,可以為那些尋求降低對台積電曝險的公司,擴大在美國本土的晶片生產。即便現在英特爾在很多方面仍不如台積電,但很可能因為美國政府的補貼而成長。
另外,蘋果、亞馬遜、Google、AMD、高通和輝達,都可能為支持提升美國的先進生產能力提供金援,藉此降低對台積電的依賴。一旦這些美國科技大廠達成共識、抱團取暖,對台灣怎麼會沒有影響?
還有,川普在任內把供應鏈武器化,破壞各國間依據商業原則運作的基本信任。但另一方面,各國還有一個更恐怖的發現是:對半導體,他們竟是如此的缺乏。
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被美國一指就掐死,看看中國固然手機生產威風八面、半導體設計看似先進、晶圓代工也已發展十多年,但沒有核心技術與生產能力,還是被美國一掐就死。即使是歐洲、日本這些美國的盟邦,回頭盤點自己手上擁有的半導體技術與製造能力,大概都會打寒顫。
即使是坐擁大部份核心技術、擁有眾多半導體生產能力的美國,也發現最先進的生產能力不在手上,所以歐盟啟動半導體計劃,日本有意找聯電或台積電去投資設廠,中國更是大手筆投資要強化半導體自主能力,避免再被美國「卡脖子」。
未來,不只Apple這種大公司想要自製晶片,包括亞馬遜、Google等也都有類似計畫。無論如何,迄今美國仍在晶片設計上具有主導地位;荷蘭 ASML 則壟斷最好的半導體設備;日本則是關鍵化學、設備主要供應商。台積電必須想辦法鞏固自己的領先地位。
半導體的民族主義以及自主權爭奪戰已經不可避免,美國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員 Michael McCaul正與參眾兩院國會議員合作,優先考慮讓《為半導體生產建立有效激勵措施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剩餘條款盡快通過。去年12月,歐盟17個成員國也簽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準備花費1450億歐元,用於半導體研究投資。而中國大陸去年10月發表的五年計畫(至2025年),將提撥1.4兆美元預算,資助包括半導體產業在內的科技業。
此外,台灣IC去年出口1225億美元,佔出口35.5%,成長率22%。但檢視其出口市場,大陸和香港佔61%,成長率近27%,是帶動IC成長的主力,集中度過高是IC產業的風險之一。
其次,去年台灣IC進口623億美元,用於內需和封裝測試後再出口,來源包括大陸、南韓、日本等亞洲國家佔76%,美、歐佔10%。IC進口和出口比值高達50%以上,顯示台灣是亞洲IC產業分工體系的一環,而非全球獨強。
另外,2018年日韓貿易摩擦,日本對南韓就氟化聚醯亞胺、光阻劑、高純度氟化氫三項IC製程關鍵特用化學品出口,取消優惠待遇,造成南韓半導體產業重大困擾。凡此種種,說明了在半導體產業生態體系的構建,台灣仍有許多待努力的重要節點。
在美國壓力之下,台積電已不得不前往亞歷桑納州投資設廠。這可能只是開端,半導體產業未來只會面對更激烈的競爭。
台灣產業本身也存在生態體系強化、研發投入誘因不足、政府科技投入縮減、人才欠缺、下游應用市場過於狹小等問題。鑒於半導體是科技發展和武器的關鍵,美、日、歐、大陸等無不以各種租稅、財政補助等優惠措施,積極促進本土產業發展,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勢將面對艱困挑戰。台積電和半導體產業成為護國神山固是可喜,但懷璧其罪,也可能帶來危機。
二、2月19日,比特幣寫下5萬4182美元新高價位,貨幣總市值正式突破了1兆美元。
如果說美國的GameStop是 2021 年最狂妄的一隻股票,那比特幣就是春節期間最大的驚奇。我們看見一大群小散戶一夕暴富,熱血沸騰的金融大戲,變成只談股價無關價值的多空大激戰。這是金融市場靜悄悄的一場革命,年輕散戶對建制派下了戰帖,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發出怒吼,「數位散戶」的力量,勢必將形塑投資市場的新生態,讓傳統金融走向另外一個新境界。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Yes, bitcoin could be the new GameStop》(是的,比特幣可能是新的Gamestop)
●WSJ華爾街日報:《The GameStop Short Squeeze Shows an Ugly Side of the Investing World》(
GameStop的賣空,展示了投資世界的醜陋一面);小標:《Short sellers are thick-skinned, but the nasty comments, insults and threats leveled at them feel like political fights, not investing differences.》(看空者通常很強悍,但批評他們的評論、侮辱和威脅,聽起來更像是政治鬥爭,而不是投資看法的差異表述。)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Palantir becomes an unlikely darling of the GameStop crowd》(Palantir成為下一個Gamestop)
分析解讀
春節期間,比特幣仍是全球漲幅最大的資產,就如過去一年一樣。截至2021年2月17日,一枚比特幣的價值,首度漲破51000美元。
也就在2020年3月,即全球疫情暴發之初,比特幣曾經大跌,一枚比特幣的價格最低跌至近3800美元。近11個月過去了,如今比特幣的上漲幅度超過了1200%。更可怕的昰,目前華爾街主流機構似乎認為這個「剛性泡沫」還可以更大。
我個人會把比特幣現象拿來和去年的特斯拉相比擬。為什麼?他們一樣代表新的商業模式,代表充滿想象空間的未來,更重要的是,它們佔據了那塊想象空間的龍頭角色。但比特幣還有另外一層的意義,就像特斯拉對傳統車廠的警示,比特幣可以當做傳統金融業的啓發。
曾經,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k確實是近年來金融產業許多人在談的話題,但本來大多數金融科技企業正開始啟動,但疫情對於金融科技的發展,一下子起了推波助瀾的功效。
以美國為例,以前很多美國人習慣用支票、去銀行櫃台辦理業務、去保險公司的現場購買保單。但疫情爆發之後,很多人被迫把金融業務轉移到網上進行、實現移動支付等等。相信2021年,還會有大量實質性的金融、保險、投資、資產管理等業務,由傳統金融機構轉向科技化、數位化。
我們先看看2020年美國股市最大的意外事件--GameStop,它的成因包括免費券商平台興起、年輕人大量進入市場。這一年,免手續費券商羅賓漢崛起,羅賓漢以劫富濟貧的英雄命名,迎合當今社會貧富不均的氛圍。打著「奪回華爾街超收的手續費」口號(傳統券商交易一次需 30 美元),並且將金融交易遊戲化,加入許多量化操作模式,入門金額低、不收手續費,吸引大量年輕人加入,使用槓桿交易,才讓散戶大軍成功翻到了避險基金公司。
有人說他們成不了氣候,因為資金有限,我卻不這麼認為。隨著嬰兒潮世代(約40歲-60歲) 年歲已高陸續離世,把財富用遺囑的方式轉移給子女,在十年之內,下一代的財富可望增加兩倍。根據經濟學人估計,到2042年,預計千禧世代將繼承大約22兆美元的財富。
更多的金融企業並沒有做好準備,他們仍然對嬰兒世代的巨額財富虎視眈眈,假如這些資產管理公司希望繼續存在,他們應該盡快轉變思維,而不是繼續嘲笑著千禧世代,否則終有一天,他們會被千禧世代拋棄。
從特斯拉股價一路暴衝到GameStop的炒作過程,就是一種「劫富濟貧」,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改朝換代。更多的年輕人加入了市場,帶動了更頻繁的交易、更多的槓桿,造就無國界的投資,還有理財書籍的暢銷等。台灣也一樣,年輕人大舉投入量化、高頻率交易,熱門股的當沖比率也高達五成到七成,每家券商開始想方設法拉攏年輕人開戶。
所有這些,都可視為散戶的反撲,也反應出金融市場制度的不合理、定價的荒謬。重要的是,大型金融機構不再能呼風喚雨,天之驕子也有掉進臭水溝的一天。而在此之前,早有許多傳統投資圈認為「荒謬」的事件存在,其一是各國央行大量QE(量化寬鬆),將利率降至零,任由資金氾濫成災;其二,或許是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
當然,我無法鐵口直斷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經過GameStop、特斯拉、比特幣到Palantir,年輕的散戶大軍已經越來越有自信以及戰略;但這些事情也都告訴我們,這個世界錢太多了!
加上社群媒體可以輕易召喚狂熱的群眾,各類槓桿交易越來越方便,他們甚至不為了賺錢,只為了出一口氣,或者支持某一種理念。這次的軋空大戲像是靜悄悄的革命,對建制派下戰帖,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發出怒吼,「數位散戶」的力量將形塑投資市場的新生態,傳統金融市場一定要提高警覺。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充滿了巧思,整個畫面一眼望去好像是美國國旗,但你仔細看,上面既有風力渦輪發電機,還有著一排排紅色的太陽能發電板、輸電塔以及水力發電機組。上面兩排黑色字體,大字寫的是「America’s better future 」(美國的更好未來);小字則是「No carbon and no blackout s」(不再碳排放,也不再斷電)。
《經濟學人》這次共用了六篇文章,嘗試從美國能源市場的改革計劃,帶我們看清楚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迫在眉睫。
確實,美國能源系統的改革規劃,在未來幾個月會提交國會,拜登也表示,他希望在2035年前能夠停止化石燃料的發電以及排放,甚至在2050年之前成功實現碳中和。而美國現在不僅是全球第二大的排放國,還是全球與氣候有關的政策、科技以及未來領導力的可能依據。華盛頓即將展開的規劃議程,將為美國的未來十年,乃至更遠的將來樹立方向。
這場冬季風暴不僅導致了德州的停電,還揭示了美國能源基礎設施的嚴重缺陷。時間比想象還緊迫,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比想像的大,所以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