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財經聚焦
一、中美兩國半導體行業協會3月11日宣佈,將共同成立「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希望雙方開始交流有關出口管制、供應鏈安全、加密等技術和貿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
半導體的局勢又有變化?對台灣護國神山群影響幾何?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Reuters路透社:〈China semiconductor trade association establishes work group with U.S. counterpart〉(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與美國同業建立了工作小組)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華早報:〈US and China semiconductor working group unlikely to ease trade tensions in short term but seen as a good start, say analysts〉(分析師認為,中美半導體工作小組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緩解貿易緊張的局勢,但可以被視為一個良好的開端。)
●WSJ華爾街日報:〈Top U.S., China Officials to Meet Next Week in Alaska on Range of Issues〉(美中高級官員將於下周在阿拉斯加舉行會議,討論一系列問題)
分析解讀
3月11日,中、美兩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經過多輪討論磋商,宣佈成立「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將為中美兩國半導體產業建立一個即時溝通的資訊共用機制。計畫每年舉辦兩次會議,分享兩國在技術和貿易限制政策方面的最新進展。
今年的工作組會議將在線上舉行,今後視疫情緩解情況,將召開面對面會議。根據磋商結果,雙方協會將各自委派10家半導體會員公司,參加工作組進行對話。
事實上,最近半導體市場重大消息不斷,先是市場傳出中芯國際獲得美國成熟製程設備輸出許可,並簽下ASML 12億美元設備採購合約;3月3日,大陸國開行公佈,國家半導體基金二期共募集了人民幣2,000億元,並開始投資。看起來中美有志一同,都想擺脫對台晶圓代工依賴。
除了拜登要求100天內完成半導體等四大產品供應鏈風險審查外,3月1日,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建議政府,不要過度依賴台灣晶圓代工,避免美國失去攸關商業與軍事的半導體優勢。就在同一天,中國霸大陸工信部發言人田玉龍表示,政府將以國家層級全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給予半導體企業自獲利年度開始減免企業所得稅,打好材料、製程及設備基礎實力。
我很愛台灣,我希望台灣的護國神山長長遠遠,能夠幫台灣建立良好的競爭優勢。但商場如戰場,當我們自鳴得意於全球對台灣半導體的追捧之際,後續的「捧殺」,不是不可能的。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全球半導體總銷售金額4,390億美元,美企銷售佔比47.38%;記憶體IC部分,韓國市佔至少六成;晶圓代工部分,台灣65.2%、三星16.4%。由此可見,半導體產業的寡斷情況存在於各個環節。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採購國,採購金額佔了34.56%,其中60%是為了美國企業在大陸委外代工的產品出口之需。美國雖掌握全球半導體元件及品牌與銷售話語權,但礙於成本因素,晶圓製造仍需依賴台韓。
隨著川普下台之後,美國會不會出現「半導體民族主義」?我們必須持續觀察。
情況已經變化,繼去年11月高通證實商務部已放行華為可採購4G數據晶片之後(5G手機晶片仍未獲批),中芯國際也開始獲得部分設備廠商成熟製程設備採購合約。看來,美國應該不會再限制大陸半導體產業成熟製程發展。
除了保護美國及盟邦晶片技術持續領先優勢外,美國也不希望過渡依賴台灣。因此讓美國再次偉大、強化美國製造,拜登與川普英雄所見略同,但卻更明確指出,半導體製造必須回到美國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減少對台晶圓代工依賴,已成美智庫對政府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建議,台美半導體產業發展恐將從完全的互補合作關係,走向既合作又競爭。
美國經濟評論者艾迪森(Craig Addison),曾以「矽盾」(Silicon Shield) 形容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實力及重要性,認為這一產業會是美國無法坐視中國奪下台灣,甚至將協助台灣抵禦中國大陸壓力的重要理由。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表示,從台積電的角色,可以看到台灣在美中衝突中的兩難處境。譬如台積電被川普要求去美國設廠,恐失去中國訂單,或被中國制裁,但台灣更不可能拒絶美國。他說台積電處境就好比「拳擊沙包」,兩方都有理由對台灣施予打擊。
我相信未來的軍備競賽,不再只是坦克或飛機的「宏觀軍備競賽」,而是微觀的「奈米電子」軍備競賽。台灣的護國神山群很難再持續長久以來的左右逢源,而是必須在地緣政治夾擊下,進行另外一種權衡取捨的新戰略。這需要台灣半導體產業合作,形成自己的不可或缺,更需要政府適時的政策支持,在現在這個既有近憂(缺水缺電)又有遠慮(地緣政治夾擊)的關鍵時刻,我們確實必須先拋開得意忘形,好好靜下心,想清楚未來十年台灣護國神山群的保育工作。
二、布蘭特原油價格雖然稍微下跌,但仍然徘徊在每桶70美元附近,由於樂觀情緒增加,美國原油期貨持續上漲趨勢。
因除了美國總統拜登的1.9兆美元紓困方案過關,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上修原油的需求預期,更因為汽油庫存的驟降推高了油價。怎麼解讀?我們應該用什麼角度分析?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T倫敦金融時報:〈Oil sector revival has producers eyeing boom times〉(石油產業的復甦,使生產商相信繁榮將再來);小標:〈Rebound shows that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has not weaned the world off fossil fuels〉(反彈表明,疫情尚未使世界擺脫化石燃料的依賴)
●WSJ華爾街日報:〈Fiscal Stimulus, Vaccine Rollouts Brighten OPEC’s Oil Demand Forecasts〉(財政刺激、疫苗的推出,使OPEC的石油需求看來光明);小標:〈Cartel increases its forecasts for global oil demand global economic growth in latest monthly report〉(石油組織在最新月度報告中,提高了對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
●CNBC:〈Oil posts first negative week in three despite improving demand outlook〉(儘管需求前景改善,但油價還是連續三個星期上漲後回調了)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2021開年以來,包括嚴寒氣候、疫情緩解激勵消費動能,原油庫存大幅回落等各項因素,帶動原油價格表現亮眼,布蘭特油期和紐約輕油,價格分別上漲了22.2%、23.5%。
原油庫存減少無疑是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但越來越多人對2021全年原油價格走勢不僅維持樂觀,還進一步調高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預測至65~70美元/桶,但沒想到70元來得這麼快。
隨著秋冬防疫專案接盡尾聲,加上疫苗廣泛在各個市場推出,居民出行得以恢復,經濟活動也將重啟。而邊境關閉等防疫措施也將逐漸取消,預料將能帶動先前受到壓抑的休閒及商務旅行的需求。
但烏鴉也來了,隨著國際油價勁揚,各國開始擔心能源成本升高是否會拖累全球經濟復甦,並引發通膨疑慮。由於石油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持續減產,加上全球需求回升,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已急漲逾30%,加上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出口設施遭到飛彈襲擊,更使布蘭特油價一度衝破每桶70美元,是去年元月以來首見。
雖然這周國際油價小幅拉回,但油價上漲對通膨及全球復甦將造成多大衝擊,將視漲勢能否持續而定。第一個關鍵是,帶動油價上漲的原因,而非價格本身。油價上漲的原因若是需求強勁,通常表示經濟成長熱絡且強韌;但如果是因為產油國抑制供給量,便可能壓抑經濟的復甦。
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者估算,油價必須升破每桶85美元的長期平均水準,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負擔。因此目前的情況還算安全,但距離危機也不遠了。
另外,這一波油價急漲之前,各界已在激辯全球通膨的未來走勢。
由於公債殖利率不斷上升,投資人正在考驗各國央行的決心。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則堅持,今年不會有通膨威脅。這方面我抱持折衷看法:超低通膨時代已經結束,但確實不表示惡性通膨正蓄勢待發。
我比較擔心的是各國央行現在都聚焦於核心通膨率(排除能源及食品)。若國際油價持續且大幅上漲,將會帶動運輸及電力成本上升,導致核心通膨升高,並壓迫央行縮小對經濟的支持力道。
至於新興市場,凡是通膨低於目標、物價預期穩定、本身貨幣與原料價格掛鉤、或實質利率較高者,將不會因為油價上漲就緊縮貨幣政策。但某些國家有可能須升息(例如巴西與奈及利亞),或延後降息步調(例如印度、墨西哥、土耳其)。
而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挪威與奈及利亞等原油出口國,將因為油價上漲,而使政府或石油業者的收入增加,有助於各國修補預算赤字,改善經常帳收支並增加公共支出,以推動景氣復甦。新興經濟體之中有不少都是石油出口國,因此油價上漲對新興經濟體較有利。但石油消費國就慘了,這可能使通膨上升,並傷害經濟復甦。
在我有記憶以來,石油危機的惡夢就揮之不去,我希望這波石油價格的飆漲,就真的只是供需方面的變化所致,真的不要又搞出什麼不該出現的通貨膨脹黑天鵝。
我為什麼這麼說?事實上,油價自今年以來已經大漲了3成,原物料價格當然會跟著水漲船高,民眾其實已感受到了「通膨巨獸」要來的壓力。原油供給不足的狀態確實存在,根據EIA原油庫存報告指出,現在每日有140萬桶的缺口,加上基本金屬、採礦等原物料成本不斷墊高,「通膨預期的時代真的來臨了」。
現在,美國、台灣2月CPI(物價)年增率分別為1.7%、1.37%,還沒有突破2%通膨標準。可是油價重返100美元,卻是近來美國華爾街討論的熱門話題。油價到現在還沒有飆破每桶100美元,是因為還在「吃庫存」,所以油價飆漲的壓力還沒那麼明顯。
主計長朱澤民上周於立法院質詢時表示,台灣不會發生通膨,因為物價呈「緩慢上漲」。不過,攤開主計總處最新統計數據,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37%,已經創13個月以來最大增幅。
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從供給面來說,生產成本的上升,會致使廠商的獲利減少,這將促使部分生產效率低、競爭力不強的廠商退出市場,導致供給的減少。就需求面而言,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消費石化產品,由於廠商生產成本的上升,一定有部分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將致使物價上揚,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另外,在汽車油料方面,油價上漲後導致消費者產生排擠效果,會抑制消費者其他的支出。
最不好的發展,就是這一波的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導致了國內供給及需求的同時減少,可能會重演一九七○年代石油危機所導致的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現象。
我希望這種情況不要發生,因為疫情肆虐,大家的心裏都很脆弱,日子難過怕只是雪上加霜。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這期的封面設計讓人啼笑皆非。在淡藍色的封底前,我們看見的是一隻粉紅色的小豬撲滿,好笑的是,經濟學人讓它戴上了拜登標誌性的雷朋墨鏡,旁邊還搭配了四個黑色的小小人影。上面兩排黑色字體,大字寫的是「Biden’s big gamble」(拜登的大賭注);小字寫的則是「What a $1.9 trillion stimulus means for the world economy」( 一個1.9兆美元的刺激方案,對全球經濟的意義。), 本期雜誌共用了四篇文章,探討這個議題。
如果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濟管制措施相比,那今天各國的隔離封鎖,會顯得微不足道。當時的美國對所有的食物都進行著定量配給,並關閉了冰箱到自行車的生產,1943年甚至只售出了139輛汽車。但隨著兩年後戰爭結束,由消費者主導的繁榮,啓動了戰時積累的個人儲蓄,七年後的汽車製造商生產了超過800萬輛的汽車。
如今,各國政府正在嘗試慢慢放鬆封鎖措施,因此大家心中最大的疑問是:富裕世界可不可能重演戰後復甦的劇本,紓困沈澱的大量儲蓄,真會帶給我們一個美麗新未來?
在2007-09年金融危機發生後的十年內,美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者一直被批評過於謹慎,今天,他們決定放手一搏。
Joe Biden的1.9兆美元刺激法案,將讓自去年12月份以來的紓困支出總額提高到了近3兆美元規模(危機前GDP的14%),這將讓疫情爆發以來的紓困總額,一舉達到了六兆美元。按照目前美國聯準會FED和財政部的規劃,它們今年還將向銀行系統注入約2.5兆美元的資金,而利率仍將被保持在零。
拜登的刺激措施是一場大賭局。如果能獲得回報,美國會避免走入日本和歐洲所面臨的通貨緊縮。如此一來,其他各國的央行一定會紛紛仿效,全球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會因此成為應對衰退的正常反應。
然而,最大的風險在於,美國會不會留下不斷增加的債務、一個通貨膨脹的問題,和中央銀行的信譽考驗。
不管怎麼樣,全球紓困真的丟進了數兆美元,我們無法質疑美國大量紓困的對與錯,但市場也無法預測美國這次試驗的最終結果。拜登的刺激措施確實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賭局。水漲確實就會船高,無止境的印鈔,確實可以讓我們像打嗎啡一樣享受著紓困帶來的不勞而獲。但理智告訴我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單靠資金挹注造成的繁榮景象到底可不可以持續,時間很快就會告訴我們答案。